加强型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25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加强型建筑模板。包括挡板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挡板的两端,且两个支撑板与挡板垂直;挡板两端均设有加强板,两个加强板均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加强板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挡板进行支撑,以避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型建筑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混凝土成型,建筑领域中一般在浇筑混凝土前先使用若干模板和各种紧固件搭建成墙板,搭建时,先使两块模板平行,且二者之间存在缝隙,这个缝隙即为浇筑腔,浇筑时,混凝土被注入浇筑腔中。当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将模板拆除,凝固的混凝土构成建筑物的墙体,而建筑物的墙体较宽,需要由多个模板搭建组成墙板。而在建筑物的墙体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模板的长度越大,所需要的模板的数量越少,安装的次数也越少,搭建效率越高。但是浇筑时,当混凝土落入浇筑腔后,组成墙板的模板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支撑,模板受到的压力较大,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形,这就导致最后形成的浇筑腔变形,浇筑得到的墙体变形,这种墙体属于不合格品,所以需要一种强度更大的模板,以防止模板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建筑模板,以避免模板变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加强型建筑模板,包括挡板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挡板的两端,且两个支撑板与挡板垂直;挡板两端均设有加强板,两个加强板均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加强板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加强板的设置能够对挡板进行支撑,避免挡板向外发生变形,避免浇筑腔和浇筑成型的墙体变形,且还可以提高挡板的使用寿命,减少模板的损耗,从而降低建筑成本。2.目前为了防止挡板变形,在模板制造时一般会增大挡板的厚度,以增大挡板的强度,但这就导致制造模板需要的材料增加,成本大量增大。本方案中的加强板对挡板进行支撑后挡板不容易变形,所以与厚度增大的挡板相比,本方案中的挡板的厚度可以减小,而且由于加强板的长度均大大小于挡板,所以制造加强板需要的材料比增大挡板厚度需要的材料更少,从而减小制造模板所需要的总的材料量,降低模板生产成本。进一步,支撑板与挡板一体成型,且两个加强板靠近挡板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50mm。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支撑板无需在挡板成型后由人工再进行焊接,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加工效率。进一步,支撑板和挡板均与加强板一体成型。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加强板无需在挡板和支撑板成型后由人工再进行焊接,进一步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加工效率。进一步,支撑板与挡板圆滑过渡。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支撑板与挡板之间为90°的直角相比,本方案中的支撑板和挡板之间没有转角处的狭小空间,脱模更方便。进一步,加强板包括沿挡板竖向分布的若干筋板,相邻筋板间隙设置。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若干筋板沿竖向分布,同时对挡板的上下两端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对挡板的支撑效果。进一步,加强板顶部与挡板顶部等高,加强板底部与挡板底部等高。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两个加强板对挡板的两端均进行支撑,对挡板的支撑效果更好,且与相邻筋板之间存在间隙相比,本方案中的加强板为一个整体,加强板的强度更大,支撑效果更好。进一步,支撑板远离挡板一端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厚度大于支撑板的厚度。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支撑板相比,凸块的厚度更大,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不易发生弯曲形变,从而避免支撑板变形后在安装时无法与相邻模板的支撑板相贴,影响模板的固定。进一步,凸块远离另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板远离另一支撑板的一端位于同一平面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模板安装时,相邻模板上的支撑板相贴,凸块与支撑板位于同一平面上可以避免凸块对相邻模板上的支撑板造成阻碍,导致支撑板无法相贴,进一步避免模板的固定受到影响。进一步,凸块与支撑板一体成型。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无需人工将凸块与支撑板焊接,也避免人工焊接出现偏差,导致凸块发生偏移。进一步,支撑板包括钻孔部,钻孔部靠近挡板一侧和远离挡板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背离另一支撑板。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支撑板上钻出螺纹孔的部位即为钻孔部,模板安装时,将螺栓旋入相贴的支撑板上的螺纹孔即可快速完成对相邻模板的固定。原有的模板在钻孔时,由于钻头对钻孔部的压力,钻孔部会发生微小的变形,导致钻孔部向外凸起,这种模板在安装时,凸起部分导致相邻模板的支撑板无法贴紧,模板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板容易发生形变。而本方案中的模板在钻孔时,钻孔部向两个凹槽处发生形变,所以钻孔部不会向外凸起,避免模板的安装受到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向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模板使用时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B向向视图;图7为图4的C向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挡板1、支撑板2、钻孔部21、凹槽22、凸块23、螺纹孔24、加强板3。实施例1加强型建筑模板,如图1所示,包括挡板1和两个支撑板2,本实施例中的挡板1的长度为200mm、厚度为3.8mm,如图2所示,两个支撑板2均位于挡板1的下侧,两个支撑板2均与挡板1垂直并分别位于挡板1的两端,左侧的挡板1的左壁与挡板1左端位于同一平面;右侧的挡板1的右壁与挡板1右端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支撑板2与挡板1之间圆滑过渡。挡板1上设有两组加强板3,加强板3的厚度为3mm,本实施例中的挡板1、加强板3和两个支撑板2均为铝制。两组加强板3均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组加强板3包括竖向分布的若干筋板,相邻筋板间隙设置,且筋板的一端位于挡板1上,另一端位于支撑板2上,且本实施例中的挡板1、若干筋板和两个加强板3均一体成型。再如图2所示,两组支撑板2上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50m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左侧的加强板3上端与挡板1左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右侧的加强板3上端与挡板1右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均为35mm,两个加强板3上端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130mm。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实施例中的模板使用时,挡板1竖向设置,如图4所示,挡板1的挡板1和支撑板2分别与相邻模板的挡板1和支撑板2相抵,并采用紧固件固定,挡板1的上表面组成浇筑腔的侧壁,支撑板2对挡板1进行支撑,加强板3位于挡板1和支撑板2之间,对挡板1进行支撑,避免挡板1在浇筑时向下变形。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加强板3为一整块铝板,加强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挡板1的上下两端等高,且两个加强板3均与挡板1一体成型。如图5所示,两个支撑板2下端均一体成型有凸块23,凸块23的厚度大于支撑板2的厚度,避免支撑板2下端变形,以左侧的凸块23为例,凸块23的左壁与支撑板2的左壁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支撑板2上均设有钻孔部21,如图7所示,钻孔部21用于加工出螺纹孔24,方便模板使用时进行安装。且本实施例中的钻孔部21的两侧均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强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挡板的两端,且两个支撑板与挡板垂直;所述挡板两端均设有加强板,两个加强板均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加强板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强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挡板的两端,且两个支撑板与挡板垂直;所述挡板两端均设有加强板,两个加强板均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加强板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挡板一体成型,且两个加强板靠近挡板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挡板均与加强板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挡板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沿挡板竖向分布的若干筋板,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超刘祥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瑞鑫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