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524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包括地板、墙板以及顶板,地板设置在地面上,墙板与墙体固定相连,顶板通过吊顶设置在屋顶,墙板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地板相连,墙板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顶板相连;墙板包括通过第三连接件顺次相连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地板、顶板、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围设形成室内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设计巧妙,安装方便灵活,施工周期短,同时,墙板与墙板之间过渡平滑,墙板与顶板之间接缝严密,整体视觉效果好并且方便后续进一步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好的样板间不单能起到对楼盘良好的展示形象,更多是能更好地促进销售,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一些楼盘的样板间由于视觉效果好,价格适中,成了抢手货。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把样板间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做,有其一定的市场因素或内在道理。由于样板间属于外观效果的展示性用房,所以对结构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样板间的装修要求效率,并且要求美观,尤其是墙板与其他材料的连接处的接缝要求严密、无缝隙才能达到好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具有装配效率高,连接紧密,视觉效果好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其中,包括地板、墙板以及顶板,地板设置在地面上,墙板与墙体固定相连,顶板通过吊顶设置在屋顶,墙板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地板相连,墙板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顶板相连;墙板包括通过第三连接件顺次相连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地板、顶板、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围设形成室内空间。进一步,第一连接件为横截面为U型的型材,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地板相连另一端与墙板相连,U型的开口与墙体相连。进一步,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相连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垂直设置,墙板可容置在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的夹角处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为圆弧状,第三连接件设置在墙体的拐角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墙板。进一步,顶板的两侧设置有灯槽,灯槽为J型,J型的长边的端部与墙体相连,J型的长边的外侧壁通过连接件与龙骨相连以实现灯槽的固定;J型的开口与墙体相对应,J型的短边内容置有灯带。进一步,J型灯槽的内侧设置有反光板,反光板包括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第一反光板设置在J型的长边的内侧,墙板的上端通过第四连接件与第一反光板相连。进一步,第四连接件还可以为L型,第四连接件为两条,两条第四连接件分别扣接在墙板的上端的两侧。进一步,第四连接件的横截面为Z字型,Z字型包括顺次相连第一横壁、竖壁以及第二横壁,第一横壁的与灯槽相连并与墙体形成墙板腔,墙板的上端容置在墙板腔内,灯槽的内壁、Z字型的竖壁以及第二横壁形成反光板腔,第一反光板的一端容置在反光板腔内。进一步,第四墙板所在的墙体上设置有走廊,第四墙板在走廊的上方设置有空调出风孔,空调出风口的四周设置有压边框,压边框的截面为L型。进一步,第四墙板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第二连接件与顶板相连,第二连接件为横截面为L型的型材,L型的一端的外侧面与顶板相连,内侧面与第四墙板的上端部相连,L型的另一端的内侧面与第四墙板的外侧壁相连。进一步,第二墙板和窗户之间设置有窗帘盒,第二墙板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顶板相连,第四墙板的下端部通过第六连接件相连,第六连接件为U型,第六连接件套设在第四墙板与窗帘盒的外侧,以增加窗帘盒的美感。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设计巧妙,安装方便灵活,施工周期短,同时,墙板与墙板之间过渡平滑,墙板与顶板之间接缝严密,整体视觉效果好并且方便后续进一步包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立体图1;图2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立体图2;图3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第三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灯槽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第四连接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空调出风口处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的窗帘盒处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包括地板1、墙板2以及顶板3,地板1设置在地面上,墙板2与墙体固定相连,顶板3通过吊顶设置在屋顶,墙板2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41与地板1相连,墙板2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件42与顶板3相连;墙板2包括通过第三连接件43顺次相连的第一墙板21、第二墙板22、第三墙板23以及第四墙板24,地板1、顶板3、第一墙板21、第二墙板22、第三墙板23以及第四墙板24围设形成室内空间。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41为横截面为U型的型材,第一连接件41的一端与地板1相连,另一端与墙2相连,U型的开口与墙体相连,第一连接件41与墙体形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木板以增强第一连接件41的强度。优选的,第一连接件41采用黑色不锈钢制,以达到踢脚线的装饰效果。如图4所示,第三连接件43包括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相连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垂直设置,墙板2可容置在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第三连接件43设置在墙体的拐角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墙板。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的夹角处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为圆弧状,以使相邻两个墙板2的夹角处过度的更平滑,进而增强相邻两个墙板2夹角处的设计美感。如图1和5所示,顶板3的两侧设置有灯槽5,灯槽5内设置有灯带51。具体来说,灯槽5为J型,J型的长边的端部与墙体相连,J型的长边的外侧壁通过连接件与龙骨相连以实现灯槽5的固定。J型的开口与墙体相对应,J型的短边内容置有灯带51。优选的,J型灯槽5的内侧设置有反光板52,反光板52包括第一反光板521和第二反光板522,第一反光板521设置在J型的长边的内侧,墙板的上端通过第四连接件44与第一反光板521相连。具体来说,第四连接件44的横截面为Z字型,Z字型包括顺次相连第一横壁、竖壁以及第二横壁,第一横壁的外侧壁与灯槽5相连并与墙体形成墙板腔,墙板2的上端容置在墙板腔内,灯槽5的内壁、Z字型的竖壁以及第二横壁形成反光板腔,第一反光板521的一端容置在反光板腔内。第二反光板522竖直设置在J型灯槽5的侧壁上,第二反光板522的一端与第一反光板521相连,另一端与灯,5J型的短边内侧相连,第二反光板522可对第一反光板521起支撑的作用,使第一反光板521更稳固。如图6所示,第四连接件44还可以为L型,第四连接件44为两条,两条第四连接件分别扣接在墙板2的上端的两侧,第四连接件44可使墙板2与墙体之间以及墙板2与第一反光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如图1和7所示,第四墙板24所在的墙体上设置有走廊,第四墙板24在走廊的上方设置有空调出风口,空调出风口的四周设置有压边框6,压边框6的截面为L型。压边框6可使空调出风口的截面整齐美观,同时也方便空调出风口处墙纸的粘贴或乳胶漆的涂覆。第四墙板24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42相连,第二连接件42与顶板3相连,第二连接件42为横截面为L型的型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墙板以及顶板,地板设置在地面上,墙板与墙体固定相连,顶板通过吊顶设置在屋顶,墙板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地板相连,墙板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顶板相连;墙板包括通过第三连接件顺次相连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地板、顶板、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围设形成室内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墙板以及顶板,地板设置在地面上,墙板与墙体固定相连,顶板通过吊顶设置在屋顶,墙板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地板相连,墙板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顶板相连;墙板包括通过第三连接件顺次相连的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地板、顶板、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以及第四墙板围设形成室内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为横截面为U型的型材,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地板相连另一端与墙板相连,U型的开口与墙体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相连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垂直设置,墙板可容置在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的夹角处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为圆弧状,第三连接件设置在墙体的拐角处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墙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板的两侧设置有灯槽,灯槽为J型,J型的长边的端部与墙体相连,J型的长边的外侧壁通过连接件与龙骨相连以实现灯槽的固定;J型的开口与墙体相对应,J型的短边内容置有灯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板间硬装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J型灯槽的内侧设置有反光板,反光板包括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第一反光板设置在J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姜增辉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贝装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