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13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包括铁轨和枕木,所述枕木顶面设置有铁轨,且铁轨通过扣件与枕木连接,所述枕木顶面位于铁轨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接座,且插接座内部开设有插接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和底层橡胶垫,第一橡胶垫夹铁轨和枕木之间,第二橡胶垫夹在竖向插接环和插接座之间,当火车在铁轨上运行时,第二橡胶垫率先变形,然后竖向插接环连通铁轨一同下降,挤压第一橡胶垫,第一橡胶垫变形,在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变形的同时,底层橡胶垫同步变形,共同作用吸收震动带来的能量,分层逐级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更小,充分提高了减震降噪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轨道交通通常铺设有轨道,当列车在轨道上行驶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而震动带来的噪音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减震措施,大多数都是在道床顶面铺设较厚的橡胶垫来吸收震动带来的能量,从而进行减震,但是,较厚的橡胶垫在承载列车重量时,进行一次性变形,橡胶垫在进行竖向变形的同时,有可能受到列车转弯或者加减速而带来的惯性力影响,导致橡胶垫产生水平向的变形,进而导致轨道产生水平移动,列车具有脱轨的风险,为了减小风险,通常做法是减小橡胶垫厚度,但是减小橡胶垫厚度之后,减震效果又会大大折扣,因此需要一种使用安全又减震性好的轨道交通减震降噪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具备减震降噪效果好、运行稳定安全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减震降噪效果好、运行稳定安全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包括铁轨和枕木,所述枕木顶面设置有铁轨,且铁轨通过扣件与枕木连接,所述枕木顶面位于铁轨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接座,且插接座内部开设有插接槽,并且插接槽内壁粘贴有第二橡胶垫,所述铁轨底面对应插接槽位置焊接有竖向插接环,且竖向插接环插接在插接槽内部并与第二橡胶垫抵接,所述铁轨底面位于插接座内部铁轨和枕木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垫,且枕木下方设置有道床,并且道床顶面开设有盛放槽,所述盛放槽内部粘贴有底层橡胶垫,所述枕木放置在盛放槽内部并与底层橡胶垫抵接。进一步的,所述枕木两端通过预埋钢板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盛放槽内壁对应滑动块位置通过预埋钢板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插接在滑动槽中并与滑动槽竖向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插接环和插接座之间填充有第一建筑密封胶封边。进一步的,所述道床顶面和枕木之间填充有第二建筑密封胶封边。进一步的,所述枕木外表面位于第二建筑密封胶上方固定连接有挡雨板。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槽截面面积略大于竖向插接环截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了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和底层橡胶垫,第一橡胶垫夹铁轨和枕木之间,第二橡胶垫夹在竖向插接环和插接座之间,当火车在铁轨上运行时,第二橡胶垫率先变形,然后竖向插接环连通铁轨一同下降,挤压第一橡胶垫,第一橡胶垫变形,在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变形的同时,底层橡胶垫同步变形,共同作用吸收震动带来的能量,分层逐级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更小,充分提高了减震降噪的性能。(2)、本技术采用了竖向插接环、插接座、滑动槽和滑动块,竖向插接环在插接座内部的插接槽中竖向移动,插接座在水平方向上阻挡竖向插接环,避免第一橡胶垫在竖向变形时产生水平向移动,从而第一橡胶垫只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变形,避免铁轨出现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从而出现脱轨的现象,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滑动块在滑动槽内部上下滑动,滑动槽限制滑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限制枕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进而避免枕木发生水平向移动,从而避免铁轨发生水平向移动,避免发生脱轨现象,运行更加稳定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道床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滑动槽和滑动块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铁轨;2、第一橡胶垫;3、第一建筑密封胶封边;4、竖向插接环;5、插接槽;6、第二橡胶垫;7、插接座;8、枕木;9、第二建筑密封胶封边;10、预埋钢板;11、滑动槽;12、滑动块;13、底层橡胶垫;14、盛放槽;15、挡雨板;16、道床。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包括铁轨1和枕木8,枕木8顶面设置有铁轨1,且铁轨1通过扣件与枕木8连接,为常见连接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枕木8顶面位于铁轨1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接座7,插接座7为矩形环状结构,且插接座7内部开设有插接槽5,插接槽5为矩形环状结构,并且插接槽5内壁粘贴有第二橡胶垫6,铁轨1底面对应插接槽5位置焊接有竖向插接环4,竖向插接环4为矩形环状结构,且竖向插接环4插接在插接槽5内部并与第二橡胶垫6抵接,铁轨1底面位于插接座7内部铁轨1和枕木8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垫2,且枕木8下方设置有道床16,并且道床16顶面开设有盛放槽14,盛放槽14内部粘贴有底层橡胶垫13,枕木8放置在盛放槽14内部并与底层橡胶垫13抵接,第一橡胶垫2夹铁轨1和枕木8之间,第二橡胶垫6夹在竖向插接环4和插接座7之间,当火车在铁轨1上运行时,第二橡胶垫6率先变形,然后竖向插接环4连通铁轨1一同下降,挤压第一橡胶垫2,第一橡胶垫2变形,在第一橡胶垫2和第二橡胶垫6变形的同时,底层橡胶垫13同步变形,共同作用吸收震动带来的能量,分层逐级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更小,充分提高了减震降噪的性能,同时,竖向插接环4在插接座7内部的插接槽5中竖向移动,插接座7在水平方向上阻挡竖向插接环4,避免第一橡胶垫2在竖向变形时产生水平向移动,从而第一橡胶垫2只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变形,避免铁轨1出现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从而出现脱轨的现象,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枕木8两端通过预埋钢板10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2,滑动块12与预埋钢板10焊接,盛放槽14内壁对应滑动块12位置通过预埋钢板10固定连接有滑动槽11,滑动槽11与预埋钢板10焊接,滑动块12插接在滑动槽11中并与滑动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轨(1)和枕木(8),所述枕木(8)顶面设置有铁轨(1),且铁轨(1)通过扣件与枕木(8)连接,所述枕木(8)顶面位于铁轨(1)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接座(7),且插接座(7)内部开设有插接槽(5),并且插接槽(5)内壁粘贴有第二橡胶垫(6),所述铁轨(1)底面对应插接槽(5)位置焊接有竖向插接环(4),且竖向插接环(4)插接在插接槽(5)内部并与第二橡胶垫(6)抵接,所述铁轨(1)底面位于插接座(7)内部铁轨(1)和枕木(8)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垫(2),且枕木(8)下方设置有道床(16),并且道床(16)顶面开设有盛放槽(14),所述盛放槽(14)内部粘贴有底层橡胶垫(13),所述枕木(8)放置在盛放槽(14)内部并与底层橡胶垫(13)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轨(1)和枕木(8),所述枕木(8)顶面设置有铁轨(1),且铁轨(1)通过扣件与枕木(8)连接,所述枕木(8)顶面位于铁轨(1)正下方固定连接有插接座(7),且插接座(7)内部开设有插接槽(5),并且插接槽(5)内壁粘贴有第二橡胶垫(6),所述铁轨(1)底面对应插接槽(5)位置焊接有竖向插接环(4),且竖向插接环(4)插接在插接槽(5)内部并与第二橡胶垫(6)抵接,所述铁轨(1)底面位于插接座(7)内部铁轨(1)和枕木(8)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垫(2),且枕木(8)下方设置有道床(16),并且道床(16)顶面开设有盛放槽(14),所述盛放槽(14)内部粘贴有底层橡胶垫(13),所述枕木(8)放置在盛放槽(14)内部并与底层橡胶垫(13)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的减震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木(8)两端通过预埋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旻侯陇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启智浦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