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045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属于覆膜层领域,包括金属材料和覆膜层,所述覆膜层位于金属材料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金属材料表面粘合的0.1毫米‑0.3毫米的纤维网布层,便利于提高涂层以及保护膜的附着力度,同时提高整个覆膜层的韧性,通过纤维网布层顶端粘合的0.1毫米‑0.3毫米的高光膜,可有效提高整个覆膜层的色彩效果,通过高光膜表面涂抹有0.1毫米‑0.3毫米的聚硅氮烷层,通过聚硅氮烷层可有效提高整个覆膜层的硬度,同时能降低金属材料老化速度,通过聚硅氮烷层表面喷涂的0.1毫米‑0.3毫米的液体胶膜,便利于对整个覆膜层进行保护,胶膜能有效避免液体的浸入以及外界物质直接接触覆膜层内部覆层,提高了覆膜层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覆膜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覆膜层是一种保护金属材料的膜层,可有效提高了金属材料使用寿命,同时可利于覆膜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提供其他功能。而传统的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单一,功能性单一,只具有单一耐磨隔热的效果,同时传统的覆膜层结构寿命周期较短,容易脱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通过纤维网布层与高光膜之间覆合有0.1毫米-0.3毫米的静电隔离膜,可用于避免覆膜层静电的产生,通过高光膜与聚硅氮烷层之间真空溅射有0.1毫米-0.3毫米的纳米陶瓷隔热膜,起到了隔热的功能,通过金属材料表面镶嵌的颗粒凸块,提高了金属材料覆膜面的附着力,从而避免覆膜脱落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包括金属材料和覆膜层,所述覆膜层位于金属材料表面,所述覆膜层内部包含有纤维网布层、高光膜、聚硅氮烷层和液体胶膜,所述纤维网布层粘合于金属材料表面,所述高光膜位于纤维网布层顶端,所述聚硅氮烷层位于高光膜顶端,所述液体胶膜喷涂于聚硅氮烷层表面。可选的,所述纤维网布层与高光膜之间覆合有静电隔离膜。可选的,所述高光膜与聚硅氮烷层之间真空溅射有纳米陶瓷隔热膜。可选的,所述覆膜层表面镶嵌有颗粒凸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通过金属材料表面粘合的0.1毫米-0.3毫米的纤维网布层,便利于提高涂层以及保护膜的附着力度,同时提高整个覆膜层的韧性,通过纤维网布层顶端粘合的0.1毫米-0.3毫米的高光膜,可有效提高整个覆膜层的色彩效果,通过高光膜表面涂抹有0.1毫米-0.3毫米的聚硅氮烷层,通过聚硅氮烷层可有效提高整个覆膜层的硬度,同时能降低金属材料老化速度,通过聚硅氮烷层表面喷涂的0.1毫米-0.3毫米的液体胶膜,便利于对整个覆膜层进行保护,胶膜能有效避免液体的浸入以及外界物质直接接触覆膜层内部覆层,提高了覆膜层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的覆膜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的金属材料结构侧视图;图中,1、金属材料;101、纤维网布层;102、高光膜;103、聚硅氮烷层;104、液体胶膜;2、覆膜层;201、颗粒凸块;3、纳米陶瓷隔热膜;4、静电隔离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包括金属材料1和覆膜层2,所述覆膜层2位于金属材料1表面,所述覆膜层2内部包含有纤维网布层101、高光膜102、聚硅氮烷层103和液体胶膜104,所述纤维网布层101粘合于金属材料1表面,所述高光膜102位于纤维网布层101顶端,所述聚硅氮烷层103位于高光膜102顶端,所述液体胶膜104喷涂于聚硅氮烷层103表面。示例的,通过金属材料1表面粘合的0.1毫米-0.3毫米的纤维网布层101,便利于提高涂层以及保护膜的附着力度,同时提高整个覆膜层2的韧性,通过纤维网布层101顶端粘合的0.1毫米-0.3毫米的高光膜102,可有效提高整个覆膜层2的色彩效果,通过高光膜102表面涂抹有0.1毫米-0.3毫米的聚硅氮烷层103,通过聚硅氮烷层103可有效提高整个覆膜层2的硬度,同时能降低金属材料1老化速度,通过聚硅氮烷层103表面喷涂的0.1毫米-0.3毫米的液体胶膜104,便利于对整个覆膜层2进行保护,胶膜能有效避免液体的浸入以及外界物质直接接触覆膜层2内部覆层,提高了覆膜层2使用寿命。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的所述纤维网布层101与高光膜102之间覆合有静电隔离膜4。示例的,通过纤维网布层101与高光膜102之间覆合有0.1毫米-0.3毫米的静电隔离膜4,可用于避免覆膜层2静电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采用所述高光膜102与聚硅氮烷层103之间真空溅射有纳米陶瓷隔热膜3。示例的,通过高光膜102与聚硅氮烷层103之间真空溅射有0.1毫米-0.3毫米的纳米陶瓷隔热膜3,起到了隔热的功能。示例的,所述覆膜层2表面镶嵌有颗粒凸块201。示例的,通过覆膜层2表面镶嵌的颗粒凸块201,提高了金属材料覆膜面的附着力,从而避免覆膜脱落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包括金属材料1、纤维网布层101、高光膜102、聚硅氮烷层103、液体胶膜104、覆膜层2、颗粒凸块201、纳米陶瓷隔热膜3、静电隔离膜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包括金属材料和覆膜层,所述覆膜层位于金属材料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内部包含有纤维网布层、高光膜、聚硅氮烷层和液体胶膜,所述纤维网布层粘合于金属材料表面,所述高光膜位于纤维网布层顶端,所述聚硅氮烷层位于高光膜顶端,所述液体胶膜喷涂于聚硅氮烷层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表面覆膜层结构,包括金属材料和覆膜层,所述覆膜层位于金属材料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内部包含有纤维网布层、高光膜、聚硅氮烷层和液体胶膜,所述纤维网布层粘合于金属材料表面,所述高光膜位于纤维网布层顶端,所述聚硅氮烷层位于高光膜顶端,所述液体胶膜喷涂于聚硅氮烷层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泽兴铁路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