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94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稳定的止水性的传感器元件。该传感器元件具备:传感器;支架(10),保持所述传感器;线缆(60),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并且从所述支架(10)向后方延伸;橡胶栓(30),配置于所述支架(10)的后方,具有供所述线缆(60)贯通的贯通孔(31)并紧贴于所述线缆(60)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支架(10)的后表面中的所述线缆(60)的周缘部;以及罩(40),在将所述橡胶栓(30)向前方按压的状态下卡定于所述支架(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感器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元件。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与线束的末端部连接的传感器元件(例如,记载于下述专利文献1中)。传感器元件具有传感器和保持传感器的支架,与传感器连接的线缆从支架向后方延伸。支架具备内侧部和一体成形于内侧部的外侧的外侧部,外侧部是以被覆传感器、内侧部以及与传感器连接的线缆的一部分的方式通过注射成形等形成的。通过外侧部的成形热量而使线缆的护套与外侧部熔接,防止水向支架内部浸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968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由于外侧部与护套的熔接状态会受到外侧部的成形条件、护套的材料等的影响,因此难以确保稳定的止水性。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稳定的止水性的传感器元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元件具备:传感器;支架,保持所述传感器;线缆,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并且从所述支架向后方延伸;橡胶栓,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后方,具有供所述线缆贯通的贯通孔并紧贴于所述线缆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支架的后表面中的所述线缆的周缘部;以及罩,在向前方按压所述橡胶栓的状态下卡定于所述支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够通过橡胶栓来防止水从线缆的周缘向支架的内部浸入,因此能够确保稳定的止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传感器元件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传感器元件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支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支架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支架的后视图。图6是表示橡胶栓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橡胶栓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橡胶栓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罩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罩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传感器元件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传感器元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相当于图11的A-A位置处的剖面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支架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支架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支架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支架的后视图。图17是表示罩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罩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传感器元件的侧视图。图20是表示传感器元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罩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罩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元件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架具有:内侧部,保持所述传感器;以及外侧部,一体成形于所述内侧部的外侧,所述外侧部包围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并在整周上熔接于所述线缆的护套。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除了基于橡胶栓的止水以外,还对外侧部与护套进行了熔接,因此能够确保更高的止水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元件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架的后端部设有能够供所述罩外嵌的罩嵌合部,在所述罩嵌合部形成有外螺纹部,在所述罩形成有内螺纹部。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罩螺合于支架的罩嵌合部,能够将罩固定于支架。<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10详细地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元件S是安装于车辆的车辆用传感器,尤其是指车轮速度的测定所使用的车轮速度传感器。传感器元件S与同车辆的车轮一体地旋转的转子相向并固定于车辆。传感器元件S具有与搭载于车辆的控制装置等连接的线缆60,车辆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来自传感器元件S的输出信号计算车辆的车轮速度,用于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的控制。以下,在各结构部件中,以图1的左侧为前方、右侧(缆线60的延伸方向)为后方进行说明。传感器元件S具备:未图示的传感器,包括将作为对象的物理量变换为电学上的量等的检测元件;支架10,保持传感器;线缆60,与传感器电连接,并从支架10向后方延伸;橡胶栓30,配置于支架10的后方,防止水从线缆60与支架10之间的间隙向支架10的内部浸入;以及罩40,在将橡胶栓30向前方按压的状态下卡定于支架10。线缆60是将两根未图示的电线一并用护套61覆盖而成的部件。护套61为聚氨酯树脂制,与后述的外侧部16的熔接良好。各电线的导体被绝缘被覆层被覆,在末端部被除去绝缘被覆层,露出的导体通过焊料等与未图示的传感器的连接端子电连接。支架10整体呈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如图3所示,支架10的前侧的部分(之后称为支架前部11)呈四棱柱形状,后侧的部分(之后称为支架后部12)呈圆柱形状。在支架前部11埋入有传感器,在支架后部12埋入有线缆60的一部分。在支架10设有固定于车辆的托架13。托架13设于支架10的靠后端的位置。托架13呈大致长圆形的板状,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将托架13固定于车辆的固定用孔14,在另一端部形成有供支架10固定的插通孔25。托架13与支架10在插通孔25中被一体化。支架10具备:内侧部15,保持传感器;以及外侧部16,对内侧部15进行树脂密封。内侧部15以及外侧部16为例如包含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强化纤维的聚酰胺(PA)等合成树脂制。内侧部15是通过将传感器作为嵌入品进行嵌入成形(一次成形)而形成的。外侧部16是通过将在一次成形品连接有线缆60的状态下的部件作为嵌入品进行嵌入成形(二次成形)而形成的。即,外侧部16是通过向设置有一次成形品的模具内填充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而一体成形于一次成形品的外侧的。外侧部16构成支架后部12的大致整体。外侧部16在整周上包围线缆60的一部分,并且通过成形外侧部16时的热量而在整周上热熔接于线缆60的护套61,从而无间隙地紧贴。如图2所示,在支架10的后端部设有供橡胶栓30嵌合的橡胶栓嵌合部18和供罩40嵌合的罩嵌合部19。橡胶栓嵌合部18呈包围线缆60的筒状,形成从罩嵌合部19的后表面向后方进一步突出的形态。罩嵌合部19设于支架10中的橡胶栓嵌合部18的前方且托架13的后方。如图5所示,当从后方观察支架10时,橡胶栓嵌合部18以及罩嵌合部19呈以线缆60为中心的同轴的圆环状。罩嵌合部19比橡胶栓嵌合部18大一圈,即厚度尺寸(径向上的尺寸)变大。如图2所示,在橡胶栓嵌合部18的前端以及罩嵌合部19的前端形成有相对于线缆60的轴向交叉(正交)的台阶面22、23。位于橡胶栓嵌合部18的前端的第一台阶面22与嵌合于橡胶栓嵌合部18的状态下的橡胶栓30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上相向。位于罩嵌合部19的前端的第二台阶面23与嵌合于罩嵌合部19的状态下的罩40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上相向。第二台阶面23的径向上的尺寸比第一台阶面22的径向上的尺寸小(台阶较小)。此外,第二台阶面23是沿托架13的后表面设置的凸缘部21的后表面,被配置为靠近托架13。在罩嵌合部19设有供罩40卡定的卡定承受部24。如图3以及图5所示,卡定承受部24是突出设置于罩嵌合部19的外周面的突起。卡定承受部24在以罩嵌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元件,具备:/n传感器;/n支架,保持所述传感器;/n线缆,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并且从所述支架向后方延伸;/n橡胶栓,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后方,具有供所述线缆贯通的贯通孔并紧贴于所述线缆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支架的后表面中的所述线缆的周缘部;以及/n罩,在向前方按压所述橡胶栓的状态下卡定于所述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0 JP 2017-2436351.一种传感器元件,具备:
传感器;
支架,保持所述传感器;
线缆,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并且从所述支架向后方延伸;
橡胶栓,配置在所述支架的后方,具有供所述线缆贯通的贯通孔并紧贴于所述线缆的外周面,并且紧贴于所述支架的后表面中的所述线缆的周缘部;以及
罩,在向前方按压所述橡胶栓的状态下卡定于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正晴金京佑小林利成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