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楼板和类似物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91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该板包括上条板(1)、下条板(2)、以及布置在上条板(1)与下条板(2)之间的多方向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3),上条板和下条板两者是扁平的,并且中间结构在间断地定位及分布的接触区域或连接点(4)和(5)处接合至上条板(1)和下条板(2),以限定在整个板上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间隙式的且连续的腔室(6)和(7)、通道或中空空间。以此方式,获得轻质板,该轻质板在结构上、声学上和热学上是有耐力的,该轻质板易于系统地制造或安装,并且该轻质板可以由于内部孔也可以用作用于安装件的一体的进出通道而有效地用作用以建造楼板和类似物的整体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楼板和类似物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
如标题所确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制造楼板(slab)和类似物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本专利技术通过形成板的一部分的元件中的每个元件的结构特性和设计特性来限定。所述特性使得板能够用作楼板或类似物,并且由于板在板的内部上具有多方向连续的孔的网格,因而板是特别轻的,且不对板的抵抗特性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板还能够与包括房屋安装件(housinginstallation)和类似物的用于所述用途的所有必需特征有效地结合,并且允许这些必需特征穿过。因此,本专利技术落入在建筑物的建造中使用的楼板式建造元件和类似物的领域内。
技术介绍
楼板是一种呈水平平面(或者对于屋顶而言是倾斜平面)的形式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支承自身的重量以及来自使用、分割、动力等的超载,不需要在楼板的整个表面上得到支承。所述载荷通过结构的诸如梁、柱、墙和地基之类的其他元件传递至地面。目前,最常见的楼板是由加强混凝土制成的,通常由混凝土梁和托梁(现浇加强的、预制的、预加应力的,等等)、砌块(或者轻质的陶瓷构件、混凝土构件等)、以及压缩混凝土的上层构成,并且借助于钢网被轻微加强。现今不太常见的、或者用于更特定目的其他类型的楼板利用板材——板材的下面搁置在由木材或钢制成的单向或双向地布置的托梁或梁上——制成,或者利用结构面板——结构面板包括粘附在诸如膨胀聚苯乙烯等的轻质材料的芯部的两侧上的两块木板材——制成。在不同类型的加强楼板中,以下加强楼板是最常见的:-单向楼板,单向楼板包括托梁(加强混凝土或金属的托梁)、砌块(安装在托梁之间)、或预制楼板、以及经压缩的加强混凝土层。托梁将载荷从压缩层传递至周边梁或边缘梁。-双向楼板或网状楼板:双向楼板或网状楼板由布置为格栅的格板(coffer)(或其他轻型元件)构成。在这些格板之间以及在这些搁板上面,在两个方向上安装有钢条框架,并且填充有混凝土。借助于实心柱头(capital)将载荷传递至柱。格板通常被移除(回收)。-其他加强混凝土楼板。实心楼板是较重类型的楼板。借助于被完全覆盖在混凝土中的较轻的填料或单向的内孔由加强混凝土制成的较轻的楼板通常被称为空心楼板。还在单向的波纹形钢板上制造不太厚的加强楼板,从而形成通常被称为复合楼板的结构组件。所描述的楼板基于单向设计,必须另外由周边梁或边缘梁支撑。加强混凝土楼板由于诸如材料的刚性以及材料的可获得性和廉价的成本之类的优点而是最常用的类型,而不管诸如重量过大和另外的先前提及的建造过程的低效率之类的缺点。该类型的楼板能够承受重的载荷,甚至对于相对较宽的跨度也能够承受重的载荷,并且该类型的楼板可以构成整体式组件,该整体式组件是高度耐火的,并且具有可接受的隔音效果。因此,在不管是单向还是双向的所有的前述加强混凝土楼板中,虽然以其重量为代价,但实现了必需的结构耐力。还在所有的前述情况中,相应的楼板没有用于放置安装件或管道或者用于使安装件或管道穿过的间隙式的可进出空间。因此,在建造建筑物中使用的楼板必须另外由可进出或不可进出的一个或两个空心层或腔室补充,所述空心层或腔室被建造成附接至楼板的上面或下面,用于放置必需的安装件或管道,或者用于使安装件或管道穿过。这些建造层另外增加了楼板的实际厚度,但是没有与主要结构功能配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板,该板的重量显著地低于当前常见楼板的重量,并且该板的承载能力和抵抗能力等于或大于当前常见楼板的承载能力和抵抗能力,该板结合所有指出的特征,并且能够以快速的、高效的且系统的方式被制造。所述板的开发如下所述,并且板的基本特性包括在第一项权利要求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模块化空心耐力板,该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包括平行布置的两个扁平条板(strip),所述两个扁平条板借助于中间的层状结构连接,该层状结构多方向地形成重复的折叠部、弯曲部或起伏部。术语“条板”是指呈二维刚性表面的形式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不一定是平坦的,并且具有相对于条板的其余尺寸的较小厚度,尽管条板可以使用若干不同的构件通过将构件接合而制成,但是该结构元件具有基本连续的外观,并且/或者该结构元件可以包括一些表面孔和/或线状加强件,线状加强件包含在表面上或者纵向地附接至表面。板的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在两个扁平的外条板之间所包括的空间中延伸,并且在间断地接合和分布的多个点或区域处接合至两个扁平的外条板,所述多个点或区域由呈略微截断的顶部或峰部的形式的折叠部、弯曲部或起伏部限定,或者与中间结构的具有较大折叠部或弯曲部的一些区域重合。由于间断地定位及分布的多个点或区域,扁平的外条板可以相对较薄,扁平的外条板借助于所述多个点或区域接合至中间的折叠结构。在特定情况下,扁平的外条板可以包括线状加强件,线状加强件根据条板的平面定向,将所述接合点或接合区域连接至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并且/或者扁平的外条板还可以包括分布于所述接合区域之间的表面孔或穿孔。由于如所描述的那样间断地固定至平行布置的两个扁平的外条板的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的布置,获得沿着板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两个连续的间隙式腔室、通道或中空空间,所述腔室、通道或中空空间至少包括在两个扁平的外条板中的每一个条板与中间结构之间。对于特定的用途或应用,所描述的板的设计由于附加功能而是有利的,该附加功能是由于所指出的腔室或中空空间的存在和几何形状而产生的,是通过中间结构的多方向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形式而产生的,并且还是由于板的物理行为(力学上的、热学上的、声学上的,等等)的特殊性能——所述特殊性能是由于板的形状而得到的,并且不同于其它现有结构的性能——而产生的。系统地生成像所描述的中间结构那样的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的形式的一种可能的方式包括将重复的模块接合,该方式使得能够利用很少量类型的构件制造中间结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呈具有特定数量的侧部的截断的、空心的和修边的棱锥状件或其重复组合的形式。同样地,系统地生成像所描述的中间结构那样的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的形式的另一种可能的方式通过下述表面获得:该表面借助于平坦的、连续的和打断的、弯曲的或起伏的母面沿着同样是平坦的、连续的和打断的、弯曲的或起伏的准线的运动而产生,该方式甚至使得能够通过连续的过程制造中间结构。在不排除其他可能的用途或应用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板对象为整体制造楼板和包括其他结构系统和建造封围件的类似物提供了几个优点。板的模块化和轻的重量允许该板基本上被预制成宽的板面板或部段的形状,这些板面板或部段运输到现场并在现场进行组装,而不是就地建造。如前所述,多方向分开的板的结构布置使得所述板能够自我支撑。这意味着,当板水平布置时,该板可以在典型建筑物尺寸的跨度上进行支撑,而不需要建造由柱直接支撑的梁。同样地,通过板的结构布置促进的板的较轻重量使得能够减轻对板进行支撑的结构元件的其余部分的重量。宽的内部腔室或空心空间的存在促进了对于指定用途的显著的隔声和隔热的能力。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楼板和类似物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包括:/n-扁平的上条板(1);/n-扁平的下条板(2);/n-多方向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3),所述中间结构(3)布置在所述上条板(1)与所述下条板(2)之间,并且所述中间结构(3)在间断地定位及分布的接触区域或连接点(4)和(5)处接合至所述上条板(1)和所述下条板(2),使得所述中间结构(3)限定有在整个所述板上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间隙式的且连续的腔室、通道或空心空间(6)和(7)。/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制造楼板和类似物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包括:
-扁平的上条板(1);
-扁平的下条板(2);
-多方向折叠的、弯曲的或起伏的中间结构(3),所述中间结构(3)布置在所述上条板(1)与所述下条板(2)之间,并且所述中间结构(3)在间断地定位及分布的接触区域或连接点(4)和(5)处接合至所述上条板(1)和所述下条板(2),使得所述中间结构(3)限定有在整个所述板上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间隙式的且连续的腔室、通道或空心空间(6)和(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条板(1)和/或所述下条板(2)具有穿孔。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条板(1)和/或所述下条板(2)具有线状加强件,所述线状加强件包含在所述上条板(1)和/或下条板(2)的表面上或者纵向地附接至所述上条板(1)和/或下条板(2)的表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结构(3)与所述上条板(1)和所述下条板(2)之间的接合部是通过下述接合方式中的一种接合方式或组合接合方式而形成的:这些接合方式包括金属板或连接件、角型材、螺钉、榫槽联接、以及借助于粘合剂进行的接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空心耐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结构(3)由包括截断棱锥状件(14)的各个模块制成,所述截断棱锥状件(14)具有从三个基部侧开始的多边形基部。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费尔南德斯埃雷罗
申请(专利权)人: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费尔南德斯埃雷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班牙;E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