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90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48
一种斗齿适配器(40),其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斗齿(20)的凹部(22)插入而将斗齿(20)保持于铲斗主体(10),具备:连接部(42),其包含基端(44),该基端是与铲斗主体(10)连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43),其包含前端(45),该前端是向凹部(22)插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43)包含:基体部(48);高硬度部(49),其形成于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基体部(4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本专利技术涉及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本申请基于2018年2月27日提出申请的美国申请第15/906545号主张优先权,引用该美国申请所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技术介绍
在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等的铲斗的开口部的外缘设置斗齿。作为将斗齿设置于铲斗的方法之一,可采用使用斗齿适配器的方法。斗齿适配器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设置于铲斗的开口部的外缘。斗齿以斗齿适配器的一部分向形成于斗齿的凹部插入的状态保持于斗齿适配器。在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砂土侵入斗齿与斗齿适配器之间,斗齿适配器磨损。若斗齿适配器的磨损发展,则有在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产生晃动、因此使斗齿适配器产生破裂的情况。作为针对上述斗齿适配器磨损的对策,提出了使斗齿与斗齿适配器之间夹设间隙调整体(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105609号公报(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56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对策中,不仅部件数量增加,还对各部件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因此,可能会产生制造成本的上升、加工困难等问题。针对于此,可考虑使斗齿适配器的硬度上升而使耐磨损性提高的对策。但是,若使斗齿适配器的硬度上升,则有斗齿适配器的韧性降低,反而容易产生破裂的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在使耐磨损性提高的同时抑制破裂的产生的斗齿适配器以及具备该斗齿适配器的铲斗。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斗齿适配器是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作业机械的斗齿的凹部插入而将斗齿保持于作业机械的铲斗主体的斗齿适配器。该斗齿适配器具备:连接部,其包含基端,该基端是与铲斗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其包含前端,该前端是向上述凹部插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包含基体部和高硬度部,该高硬度部形成于包含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基体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斗齿适配器,能够在使耐磨损性提高的同时抑制破裂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使用斗齿适配器设置的斗齿的铲斗的构造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第一变形例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第二变形例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顺序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顺序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9是表示斗齿适配器的前端附近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顺序的流程图。图11是用于说明堆焊部的形成方法的概略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概要]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是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作业机械的斗齿的凹部插入而将斗齿保持于作业机械的铲斗主体的斗齿适配器。该斗齿适配器具备:连接部,其包含基端,该基端是与铲斗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其包含前端,该前端是向上述凹部插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包含基体部和高硬度部,该高硬度部形成于包含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基体部。在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中,在包含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形成有硬度高于基体部的高硬度部。由于该高硬度部的存在,可抑制斗齿适配器的磨损。其结果,能够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另外,由于存在硬度低于高硬度部的基体部,因此可抑制斗齿适配器的韧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减少韧性不足所导致的破裂的产生。如此,根据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能够在提高耐磨损性的同时抑制破裂的产生。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上述高硬度部可以包含插入部的表面中的与斗齿接触的区域。如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上述高硬度部可以包含插入部的表面中的前端。如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该结构特别适合斗齿适配器在插入部的前端与斗齿接触的构造。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插入部的表面中的基端侧的端部可以包含于基体部。来自斗齿的弯曲应力强力地作用于插入部的表面中的基端侧的端部、即位于斗齿的凹部的入口附近的插入部的表面。因此,通过使该区域包含于韧性较高的基体部,能够减少来自斗齿的弯曲应力导致产生破裂的风险。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上述高硬度部可以是高频淬火硬化部。与基体部之间的硬度梯度大的高频淬火硬化部优选作为本申请的高硬度区域。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高硬度部的硬度可以是47HRC以上65HRC以下。通过使高硬度部的硬度为47HRC以上,易于确保足够的耐磨损性。通过使高硬度部的硬度为65HRC以下,能够避免高硬度部的韧性以必要程度以上的程度降低。高硬度部的硬度更优选的是50HRC以上。高硬度部的硬度更优选的是55HRC以下。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基体部的硬度为25HRC以上40HRC以下。通过使基体部的硬度为25HRC以上,能够对斗齿适配器赋予足够的刚性。通过使基体部的硬度为40HRC以下,能够对斗齿适配器赋予足够的韧性。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高硬度部的厚度可以是3mm以上10mm以下。通过使高硬度部的厚度为3mm以上,易于确保足够的耐磨损性。通过使高硬度部的厚度为10mm以下,易于对斗齿适配器赋予足够的韧性。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高硬度部与基体部的硬度差可以是5HRC以上25HRC以下。如此,易于兼得耐磨损性与韧性。高硬度部与基体部的硬度差更优选的是10HRC以上。高硬度部与基体部的硬度差更优选的是20HRC以下。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优选地,高硬度部的硬度为斗齿中与斗齿适配器接触的区域的硬度以上。如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本申请的铲斗是作业机械的铲斗。该铲斗具备:铲斗主体,其具有开口;上述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其设置于铲斗主体的开口的外缘;斗齿,其具有凹部,斗齿适配器插入于该凹部而连接于铲斗主体。本申请的铲斗包含抑制破裂产生的上述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因此,根据本申请的铲斗,能够提供耐久性优异的铲斗。[实施方式的具体例]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不再重复其说明。<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使用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设置的斗齿的铲斗的构造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段A-A的剖面图。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铲斗1是液压挖掘机的铲斗。铲斗1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小臂(未图示)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齿适配器,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作业机械的斗齿的凹部插入而将所述斗齿保持于所述作业机械的铲斗主体,其中,具备:/n连接部,其包含基端,该基端是与所述铲斗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n插入部,其包含前端,该前端是向所述凹部插入的一侧的端部;/n所述插入部包含:/n基体部;/n高硬度部,其形成于包含所述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所述基体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7 US 15/906,5451.一种斗齿适配器,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作业机械的斗齿的凹部插入而将所述斗齿保持于所述作业机械的铲斗主体,其中,具备:
连接部,其包含基端,该基端是与所述铲斗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
插入部,其包含前端,该前端是向所述凹部插入的一侧的端部;
所述插入部包含:
基体部;
高硬度部,其形成于包含所述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所述基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包含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中的与所述斗齿接触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包含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中的所述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中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包含于所述基体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是高频淬火硬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生翔平汤本段S伊格纳西奥永田贵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汉斯莱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