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471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包括第一平移组件和转向机构。通过第一平移组件上的第一驱动臂驱动料车在第一方向上直线运行,当运行至第一方向末端,由转向机构通过第二驱动臂驱动料车沿曲线轨迹运动从初始运行的第一方向转移到第二方向上,使得料车在不脱离运输线路的情况下实现转向,便于上线,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上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
本技术属于运输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
技术介绍
SPS(SetPartsSystem即零部件成套供应系统)技术作为当今汽车装配运输的新手段广泛应用于各汽车生产制造厂,实现多品种混流共线生产的高效率和快捷的配送运输过程,单台汽车物料由配送区运送至生产线旁,多数情况下需由装配滑板(每台装配滑板上放置一台待装配的汽车,生产线上由若干装配滑板连续排列组成)的中部上线,实际生产操作中,无法完全保证物料的配送方向与装配滑板生产线的排列方向在同一方向上,甚至在上线工位前方存在其它设备,导致料车运送至指定工位处时处于斜放的状态,增加了上线难度,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料车配送过程中实现料车转向至生产线上的机构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助推装置无法超出驱动器的最大行程进行更长程的推送。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包括第一平移组件,其具有第一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适于连接在料车上并驱动料车在第一方向上运行;转向机构,其具有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二驱动臂适于连接在料车上并驱动料车沿曲线轨迹运动从运行的第一方向转移到第二方向上。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二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曲线轨迹一侧;所述第二平移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臂做直线往复运动;转向导轨,沿所述曲线轨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臂的长度不小于位于所述曲线轨迹上任一位置处的料车与所述第二驱动臂的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平移组件的垂线的长度。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还包括一个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安装板,垂直于所述转向导轨设置在料车上;两个导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端;两个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转向导轨两侧并适于抵靠在所述转向导轨上。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组;任一所述导向轮组包括安装板,垂直于所述转向导轨设置在料车上;两个导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端;两个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转向导轨两侧并适于抵靠在所述转向导轨上;沿所述曲线轨迹的转向过程中,至少两个导向轮组中的至少一个导向轮抵靠在所述转向导轨上。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所述曲线轨迹为一段圆弧轨迹;转向过程中,位于所述圆弧轨迹同侧的两个导向轮与所述转向导轨配合处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圆弧轨迹的圆弧半径重合。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所述转向导轨包括导条;导引部,设置在所述导条两端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导条的宽度小于任一个导向轮组中两个导向轮之间间隔的宽度;所述导引部朝向所述导条呈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设置。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所述导向轮组在料车上沿直线分布。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所述第一平移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器,沿第一方向设置;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臂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平移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曲线轨迹一侧,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臂做直线往复运动。优选地,上述料车上下线系统,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第二驱动器均采用无杆气缸。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包括第一平移组件和转向机构。通过第一平移组件上的第一驱动臂驱动料车在第一方向上直线运行,当运行至第一方向末端,由转向机构通过第二驱动臂驱动料车沿曲线轨迹运动从初始运行的第一方向转移到第二方向上,使得料车在不脱离运输线路的情况下实现转向,便于上线,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上线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料车上下线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料车上下线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料车上下线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1-第一平移组件;11-第一驱动臂;12-第一驱动器;2-第二平移组件;21-第二驱动臂;22-第二驱动器;3-导向轮组;31-安装板;32-导向轮;4-转向导轨;41-导条;42-导引部;5-料车;6-限位导轨;7-第一上线导轨;8-第二上线导轨;9-装配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该料车上下线系统整体分布在汽车的装配滑板9生产线一侧,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平移组件1和转向机构。沿物料配送区朝向生产线运行的第一方向a上设置用于限制料车移动路径的限位导轨6,两个限位导轨6之间形成料车5的运行空间,第一平移组件1设置在限位导轨6一侧,如图2所示,第一平移组件1包括第一驱动器12和第一驱动臂11,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2采用无杆气缸,无杆气缸通过支撑架架设在限位导轨6一侧,第一驱动臂11为推杆,推杆朝向第一方向a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安装在无杆气缸上并随无杆气缸直线往复运动,推杆水平设置,推杆的推送面上安装缓冲垫。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臂11通过复位组件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常态下,受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第一驱动臂11上远离推送面的一端抵靠在定位销上,当第一驱动器12驱动第一驱动臂11在第一方向a上后退时,第一驱动臂11上背向推送面的一侧壁面受到料车5的反向作用力使具有推送面的一端朝向第一方向a绕转轴转动,从而拉伸弹性件,第一驱动臂11端部脱离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平移组件(1),其具有第一驱动臂(11);所述第一驱动臂(11)适于连接在料车上并驱动料车在第一方向(a)上运行;/n转向机构,其具有第二驱动臂(21);所述第二驱动臂(21)适于连接在料车上并驱动料车沿曲线轨迹运动从运行的第一方向(a)转移到第二方向(b)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车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平移组件(1),其具有第一驱动臂(11);所述第一驱动臂(11)适于连接在料车上并驱动料车在第一方向(a)上运行;
转向机构,其具有第二驱动臂(21);所述第二驱动臂(21)适于连接在料车上并驱动料车沿曲线轨迹运动从运行的第一方向(a)转移到第二方向(b)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车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
第二平移组件(2),设置在所述曲线轨迹一侧;所述第二平移组件(2)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臂(21)做直线往复运动;
转向导轨(4),沿所述曲线轨迹设置;
所述第二驱动臂(21)的长度不小于位于所述曲线轨迹上任一位置处的料车与所述第二驱动臂(21)的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平移组件(2)的垂线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车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导向轮组(3);所述导向轮组(3)包括
安装板(31),垂直于所述转向导轨(4)设置在料车上;
两个导向轮(32),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两端;两个导向轮(32)分别位于所述转向导轨(4)两侧并适于抵靠在所述转向导轨(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车上下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导向轮组(3);任一所述导向轮组(3)包括
安装板(31),垂直于所述转向导轨(4)设置在料车上;
两个导向轮(32),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两端;两个导向轮(32)分别位于所述转向导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焱卓姜海波傅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