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249471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其中,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目标对应关系。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建立不同TRP到不同PUCCH波束的映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技术介绍
在5GNR的R15设计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反馈是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调度进行资源确定的。具体包括:PDCCH的3比特资源信息指示域指示一个特定的资源子集,然后再依据PDCCH的控制信道单元索引(CCEindex)来确定最终资源。其中,对每个PUCCH资源还配置了一个特定的波束方向,用空间信息指示域(spatialinformationfield)进行指示。对于空间波束信息的指示,可以用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令进行配置,但当RRC信令的信息中包含多个空间信息域,则可以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信令进行动态指示选择一个。在R16的多TRP技术应用中,多个TRP可能传输不同的PDSCH,为了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更及时的反馈到不同的TRP节点,需要对不同的TRP来的数据进行分别处理,即所获得的HARQ-ACK信息在不同的PUCCH资源上传输或者在同一个PUCCH资源的不同的波束方向上传输。其中,当多TRP进行数据传输时,不同的TRP可以发送不同的PDSCH,并使用不同的PDCCH进行调度。从终端的角度看,不同TRP的PDCCH和PDSCH对应不同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ConfigurationIndicator,TCI)信息,即不同的下行波束参考信息。如果不同TRP是理想连接时,上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信息可以反馈到一个TRP,然后相互共享。但如果TRP之间是非理想连接,即非理想回程连接(non-idealbackhaul)时,TRP之间的信息交互是不及时的,因此,当HARQ-ACK信息进行反馈时,在非理想backhaul时,ACK信息从一个TRP到另一个TRP的传递则有较大时延,这导致数据传输有较大时延。为了解决该问题,一种常用的办法是每个TRP的HARQ-ACK信息单独反馈,即占用多个PUCCH资源进行ACK/NACK信息独立反馈,可以解决HARQ-ACK信息反馈时延问题。具体地,如图1所示,两个TRP为一个终端进行服务,一个终端在某一时刻可能收到来自两个TRP的PDSCH,为了能快速的反馈HARQ-ACK信息,可以为终端分配两个PUCCH资源,不同PDSCH的确认信息(ACK)/不确认信息(NACK)的信息比特单独在不同资源上通过对应相应TRP的波束进行反馈。然而,如何建立不同TRP到不同PUCCH波束的映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建立不同TRP到不同PUCCH波束的映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其中,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目标对应关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根据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根据PDCCH的参数或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向目标传输点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一收发机、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第一收发机用于:向终端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其中,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目标对应关系。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二收发机、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第二收发机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根据PDCCH的参数或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向目标传输点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PDCCH参数或者PDSCH参数指示PUCCH波束方向,或者将PUCCH波束方向信息携带在PDCCH上承载的DCI信息中,从而将不同TRP映射到不同PUCCH波束方向上。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多TRP下的PUCCH资源指示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的流程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模块示意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框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向终端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n其中,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目标对应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目标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PDCCH的控制资源集合标识CORESETID或控制资源集合小组标识CORESETgroupID与PUCCH波束方向的第一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PDCCH的控制信道单元索引号CCEindex与PUCCH波束方向的第二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PDSCH的扰码标识ID与PUCCH波束方向的第三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指示的PUCCH资源中含有多个空间信息域,每个所述空间信息域对应一个候选的波束方向,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为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所对应的空间信息域的对应关系。


6.一种波束方向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根据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根据PDCCH的参数或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向目标传输点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PDCCH的控制资源集合标识CORESETID或控制资源集合小组标识CORESETgroupID与PUCCH波束方向的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PDC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向目标传输点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包括:
当接收到目标TRP发送的PDCCH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接收到的PDCCH的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的标识ID或者小组标识groupID对应的PUCCH波束方向,并作为用于向目标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PDCCH的控制信道单元索引号CCEindex与PUCCH波束方向的第二对应关系;
根据PDC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向目标传输点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包括:
当接收到目标TRP发送的PDCCH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接收到的PDCCH的CCEindex对应的PUCCH波束方向,并作为用于向目标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PDSCH的扰码标识ID与PUCCH波束方向的第三对应关系;
根据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用于向目标传输点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包括:
当接收到目标TRP发送的PDCCH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接收到的PDSCH的扰码ID对应的PUCCH波束方向,并作为用于向目标TRP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ACK信息的PUCCH波束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指示的PUCCH资源中含有多个空间信息域,每个所述空间信息域对应一个候选的波束方向,所述目标对应关系为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所对应的空间信息域的对应关系。


11.一种基站,包括第一收发机、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机用于:
向终端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其中,PDCCH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携带有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波束方向信息;或者,PDCCH的参数或者PDSCH的参数与PUCCH波束方向存在目标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PDCCH的控制资源集合标识CORESETID或控制资源集合小组标识CORESETgroupID与PUCCH波束方向的第一对应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德山高秋彬
申请(专利权)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