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33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包括三角窗、竖向密封条、上固定件、下固定件、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竖向密封条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分别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的上端、下端;竖向密封条通过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固定于车门板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密封性、防尘性、防水性、隔音性、扩大视角范围和整体外形美观,加强整体牢固的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密封领域,具体为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前门窗导轨一般采用如下两种结构:2.1、顶条与A柱竖条单独采用EPDM模压结合,然后安装在前门窗框上,A柱竖条卡接在A柱单独设置的导轨内,三角窗玻璃后装。3.2、顶条与A柱竖条、A柱三角窗条和玻璃采用TPV模压接合。4.其中,前者模具结构简单,EPDM接角牢度好等特点,但玻璃后装会造成装配松动,玻璃与EPDM之间产生缝隙,严重时会造成玻璃晃动。后者制造工序少,结构简单,但是TPV的接角牢度不好,容易造成接角开裂等缺陷,影响产品外观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密封性、防尘性、防水性、隔音性、扩大视角范围和整体外形美观,加强整体牢固的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包括三角窗、竖向密封条、上固定件、下固定件、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竖向密封条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分别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的上端、下端;竖向密封条通过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固定于车门板金。进一步的,竖向密封条包括U形骨架、第一覆盖部、第二覆盖部、短叶、长叶和加强覆盖部;第一覆盖部、第二覆盖部一起完全覆盖U形骨架,加强覆盖部设置在第一覆盖部、第二覆盖部的接触部,接触部中靠近U形骨架的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加强覆盖部;U形骨架的一侧长度短于另一侧,U形骨架的一侧设置的第一覆盖部连接短叶,U形骨架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覆盖部连接长叶;其中,短叶和长叶都向U形骨架远离开口的一侧弯曲,且短叶和长叶接触。进一步的,第一覆盖部和短叶一体成型,第二覆盖部和长叶一体成型。进一步的,上固定件采用L形,且上固定件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的上端的连接件与三角窗长边的密封条连接处;上固定件与三角窗长边的密封条通过紧配合连接。进一步的,下固定件采用长方体,且下固定件设置在三角窗靠近第一稳固件边的密封条处;下固定件与该处密封条通过紧配合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稳固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一衔接部、第一固定部,第一基座通过第一衔接部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一基座套接在竖向密封条上,且第一基座与竖向密封条紧配合;第一基座整体呈L形,且第一基座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弧形钩和第二弧形钩;第一弧形钩在第一基座设置的该端的两侧设置,且第一弧形钩的弯曲角度为90°,第二弧形钩在第一基座设置的该端的两侧设置,且第二弧形钩的弯曲角度为180°;第一衔接部上设置向上凸起的弧形加强筋;第一固定部采用矩形长片,且第一固定部上设置连接孔,并在连接孔相应位置处向竖向密封条方向凹陷。进一步的,第二稳固件包括第二基座、第二衔接部、第二固定部;第二基座通过第二衔接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第二基座套接在竖向密封条上,且第二基座与竖向密封条紧配合;第二基座包括第二基座本体、第三弧形钩、第四弧形钩,第二基座本体整体呈矩形,且第二基座本体的两侧长边分别设置第三弧形钩和第四弧形钩;第三弧形钩在第二基座本体设置的该侧的两端设置,且第三弧形钩包括直板和弧形过渡部,直板两端都设置弧形过渡部,弧形过渡部的弯曲角度为90°,第四弧形钩在第二基座本体设置的该侧的两端设置,且第四弧形钩的弯曲角度为180°;第二衔接部整体呈矩形,其倾斜角度为在竖直方向的夹角30°,第二衔接部上设置向下凹陷的弧形加强筋;第二固定部采用矩形长片,且第二固定部上设置连接孔,并在连接孔相应位置处向竖向密封条方向凹陷。进一步的,包括螺栓,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将竖向密封条与车门板金固定。本技术相比于传统方式,具有以下优点:6.本技术前三角窗带玻璃使用EPDM整体模压成型,并使用特殊的竖向密封条进行安装,具备密封性、防尘性、防水性、隔音性、扩大视角范围和整体外形美观并使导槽与车门钣金安装牢固,达到固定玻璃升降位置,以及防止玻璃升降时高速抖动和导槽脱槽现象。7.本技术前门角窗导轨采用带玻璃EPDM接角结构,在满足接角强度的情况下,避免因使用TPV材料造成的开裂问题;同时解决EPDM不带玻璃接角(后装玻璃)造成的玻璃松动、EPDM包覆缝隙等缺陷。8.本技术竖向密封条直接与车门钣金使用螺母链接,安装牢固,且位置精确,容易做到一次性安装到位,实现多工序一次性完成,达到生产效率高、尺寸精度高,支架安装位置准确度高,支架安装力度可调,提高支架安装中支架角度的精度。本技术方案成功解决了玻璃升降时松动异响和玻璃偏离轨道的问题,且此结构用于SUV等大型车型上更加能体现出其优势,并对车辆行驶稳定和整车美观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9.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竖向密封条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固定件配合使用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固定件配合使用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稳固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稳固件的结构图。图中标识:三角窗1、竖向密封条2、U形骨架21、第一覆盖部22、第二覆盖部23、短叶24、长叶25、加强覆盖部26、上固定件3、下固定件4、第一稳固件5、第一基座51、第一衔接部52、第一固定部53、第一弧形钩54、第二弧形钩55、凸起的弧形加强筋56、第二稳固件6、第二基座61、第二衔接部62、第二固定部63、第三弧形钩64、第四弧形钩65、凹陷的弧形加强筋6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包括三角窗1、竖向密封条2、上固定件3、下固定件4、第一稳固件5和第二稳固件6。竖向密封条2设置在三角窗1的竖边,上固定件3、下固定件4分别设置在三角窗1的竖边的上端、下端;竖向密封条2通过第一稳固件5和第二稳固件6固定于车门板金。其中,三角窗1采用带玻璃EPDM的接角结构,实现在满足接角强度的情况下,避免因使用TPV材料造成的开裂问题;同时解决传统EPDM不带玻璃接角(后装玻璃)造成的玻璃松动、EPDM包覆缝隙等缺陷。具体的,竖向密封条2包括U形骨架21、第一覆盖部22、第二覆盖部23、短叶24、长叶25和加强覆盖部26;第一覆盖部22、第二覆盖部23一起完全覆盖U形骨架21,加强覆盖部26设置在第一覆盖部22、第二覆盖部23的接触部,接触部中靠近U形骨架21的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加强覆盖部26;加强了对升降玻璃时对玻璃的稳固和精准升降作用。U形骨架21的一侧长度短于另一侧,U形骨架21的一侧设置的第一覆盖部22连接短叶24,U形骨架21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覆盖部23连接长叶25;其中,短叶24和长叶25都向U形骨架21远离开口的一侧弯曲,且短叶24和长叶25接触。由短叶24和长叶25一起作用加强对升降玻璃时对玻璃的稳固和精准升降作用。第一覆盖部22和短叶24一体成型,第二覆盖部2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窗、竖向密封条、上固定件、下固定件、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竖向密封条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分别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的上端、下端;竖向密封条通过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固定于车门板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窗、竖向密封条、上固定件、下固定件、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竖向密封条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分别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的上端、下端;竖向密封条通过第一稳固件和第二稳固件固定于车门板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其特征在于:竖向密封条包括U形骨架、第一覆盖部、第二覆盖部、短叶、长叶和加强覆盖部;第一覆盖部、第二覆盖部一起完全覆盖U形骨架,加强覆盖部设置在第一覆盖部、第二覆盖部的接触部,接触部中靠近U形骨架的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加强覆盖部;
U形骨架的一侧长度短于另一侧,U形骨架的一侧设置的第一覆盖部连接短叶,U形骨架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覆盖部连接长叶;其中,短叶和长叶都向U形骨架远离开口的一侧弯曲,且短叶和长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覆盖部和短叶一体成型,第二覆盖部和长叶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其特征在于:上固定件采用L形,且上固定件设置在三角窗的竖边的上端的连接件与三角窗长边的密封条连接处;上固定件与三角窗长边的密封条通过紧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其特征在于:下固定件采用长方体,且下固定件设置在三角窗靠近第一稳固件边的密封条处;下固定件与该处密封条通过紧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稳固件包括第一基座、第一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赟哲陈勇石明奇彭亮亮胡强强李俊辉李浩天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赵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