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21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涉及隔音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采用覆铝隔音隔热泡沫板,将泡沫板用铝膜包裹,高密度泡沫隔音效果一般且对震动消除程度不够的问题。所述上层铝膜的下方设置有海绵板,所述海绵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高密度泡沫板,所述第一高密度泡沫板的下方设置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高密度泡沫板,所述第二高密度泡沫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层铝膜,所述海绵板包括海绵片和棱台海绵片,所述棱台海绵片的内部设置有梯形海绵台,且梯形海绵台有多个,所述上层铝膜与海绵板组合连接,所述海绵板与第一高密度泡沫板通过密封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
本技术涉及隔音
,具体为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
技术介绍
聚苯乙烯泡沫板又名泡沫板、EPS板是由含有挥发性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的白色物体,其有微细闭孔的结构特点,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保温,复合板保温,冷库、空调、车辆、船舶的保温隔热,地板采暖,装潢雕刻等用途非常广泛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是生活必须品,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顶盖,汽车主要噪声来源便有发动机噪声,而且发动机运作时震动剧烈,转化了许多热能,震动同时也会带来噪音,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需满足汽车隔音隔热的功能。但是,现有的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采用覆铝隔音隔热泡沫板,将泡沫板用铝膜包裹,高密度泡沫隔音效果一般且对震动消除程度不够;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采用覆铝隔音隔热泡沫板,将泡沫板用铝膜包裹,高密度泡沫隔音效果一般且对震动消除程度不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包括上层铝膜,所述上层铝膜的下方设置有海绵板,所述海绵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高密度泡沫板,所述第一高密度泡沫板的下方设置有隔音棉,所述隔音棉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高密度泡沫板,所述第二高密度泡沫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层铝膜,所述海绵板包括海绵片和棱台海绵片,所述棱台海绵片的内部设置有梯形海绵台,且梯形海绵台有多个。优选的,所述上层铝膜与海绵板组合连接,所述海绵板与第一高密度泡沫板通过密封胶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密度泡沫板与隔音棉通过密封胶连接。优选的,所述隔音棉与第二高密度泡沫板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梯形海绵台设置为硬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高密度泡沫板与下层铝膜组合连接,所述海绵片与棱台海绵片组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海绵来进行减震,震动是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棱台海绵片的特殊结构,预留空间较大,根据发动机工作后震动的幅度来进行伸缩,梯形棱台式的构造在传递震动时,海绵可进行的压缩幅度大大增强,而且通过硬质结构,海绵片在震动后将进行自我恢复原本的形状,保证了海绵片止震的有效性和时效性;2、本技术通过棱台海绵台进行高效隔音,声音传递到海绵片时,将会进入预留空间中,而进行多次反射,消耗能量,海绵本身的吸音性,通过自身的多孔结构,将声音存留在体内,尽可能多地消耗能量,将声音转化为热能,达到隔音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海绵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棱台海绵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层铝膜;2、海绵板;3、第一高密度泡沫板;4、隔音棉;5、第二高密度泡沫板;6、下层铝膜;7、海绵片;8、棱台海绵片;9、梯形海绵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包括上层铝膜1,上层铝膜1的下方设置有海绵板2,进行止震和隔音的功能,海绵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不仅具有隔热隔音的作用,还具有稳固的作用,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的下方设置有隔音棉4,具有隔音的作用,隔音棉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的下方设置有下层铝膜6,海绵板2包括海绵片7和棱台海绵片8,经过其特殊结构进行有效的隔音与止震,棱台海绵片8的内部设置有梯形海绵台9,且梯形海绵台9有多个,保持止震的有效程度。进一步,上层铝膜1与海绵板2组合连接,海绵板2与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通过密封胶连接,增强板块之间的稳定性,且密封胶本身带有隔音的功能,以免声音在缝隙中传递。进一步,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与隔音棉4通过卡槽连接,稳固板块,防止摩擦带来多余的噪音。进一步,隔音棉4与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通过卡槽连接,梯形海绵台9设置为硬质结构,稳定台体的形状。进一步,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与下层铝膜6组合连接,海绵片7与棱台海绵片8组合连接,防止板块错位。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上层铝膜1与汽车发动机顶盖通过胶体连接,发动机工作时,发生震动,传出声音,震动传递到海绵板2,通过海绵易塑型的特性和梯形海绵台9的预留空间较多,棱台海绵片8随之伸缩,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减少震动;声音传递到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因为泡沫板的微孔较多,声音进行反射,消耗一部分能量,再传递到隔音棉4,经过隔音棉4的吸收,大部分的声音将被阻隔,通过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之后,声音会被海绵板2进行吸收和反射,因为梯形海绵台9的特殊构造,声音停留在预留空间的较多,从而实现高效隔音的目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包括上层铝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铝膜(1)的下方设置有海绵板(2),所述海绵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所述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的下方设置有隔音棉(4),所述隔音棉(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所述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的下方设置有下层铝膜(6),所述海绵板(2)包括海绵片(7)和棱台海绵片(8),所述棱台海绵片(8)的内部设置有梯形海绵台(9),且梯形海绵台(9)有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包括上层铝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铝膜(1)的下方设置有海绵板(2),所述海绵板(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所述第一高密度泡沫板(3)的下方设置有隔音棉(4),所述隔音棉(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所述第二高密度泡沫板(5)的下方设置有下层铝膜(6),所述海绵板(2)包括海绵片(7)和棱台海绵片(8),所述棱台海绵片(8)的内部设置有梯形海绵台(9),且梯形海绵台(9)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高发隔音泡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铝膜(1)与海绵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