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棉印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20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棉印花面料,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全棉面料无法对细菌起到较好的杀灭效果,在吸水和保湿的时候极为容易出现面料滋生细菌的情况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中间层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抗菌层和抗拉层,抗菌层和抗拉层通过连接线缝合连接,抗菌层由第一棉纤维和竹炭纤维一经纬编织而成,抗拉层由若干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抗拉纱线包括芯层,芯层由抗拉芯线以及螺旋缠绕于第二棉纤维和竹炭纤维二组成,抗拉芯线由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全棉印花面料通过抗菌层使得面料具备抗菌效果防止面料吸水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棉印花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棉印花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面料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全棉面料作为纯天然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湿性能,既能保持织物水平衡状态,又具良好的美观性,但是全棉面料无法对细菌起到较好的杀灭效果,在吸水和保湿的时候极为容易出现面料滋生细菌的情况。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抗菌层使得面料具备抗菌效果防止面料吸水滋生细菌的全棉印花面料。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棉印花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缝合连接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抗菌层和抗拉层,所述抗菌层和抗拉层通过连接线缝合连接,所述抗菌层由第一棉纤维和竹炭纤维一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由若干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拉纱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抗拉芯线以及螺旋缠绕于第二棉纤维和竹炭纤维二组成,所述抗拉芯线由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抗拉层,由于抗拉层由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从而使得抗拉层在各个方向上受力拉扯的时候,能够较好地承受拉力,并且具备一定的延展效果,同时抗拉纱线中的抗拉芯线通过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还在抗拉芯线的外侧缠绕第二棉纤维而后竹炭纤维二,从而使得抗拉纱线具备较好的抗拉效果,在抗拉纱线受力时需要花费较多的力才能够使得抗拉纱线被拉伸,并且抗拉纱线与抗菌层中分别存在竹炭纤维二和竹炭纤维一,从而使得抗拉层和抗菌层均具备一定的杀菌效果,避免面料滋生细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的外侧螺旋缠绕有腈纶纤维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腈纶纤维一,从而使得其能够对芯层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防止芯层被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腈纶纤维一的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三棉纤维和竹炭纤维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棉纤维和竹炭纤维三,从而使得两者能够进一步增强抗拉纱线的抗拉性能,使得抗拉纱线的抗拉极限得到提升,人们需要花费更大的作用力才能够令抗拉纱线被拉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纱线的外侧缠绕有腈纶纤维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腈纶纤维二,从而使得其能够对抗拉纱线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防止其被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由60S的第四棉纤维经编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表层由60S的第四棉纤维经编而成,从而使得构成表层的第四棉纤维较粗,表层更加耐磨且不易破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里层由120S的第五棉纤维经编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里层由120S的第五棉纤维经编而成,从而使得构成里层的纤维较细,令里层较为柔顺舒适,令人们在触摸本面料的里层的时候能够得到较为舒适的手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里层、抗拉层和抗菌层的克重之和为125-150g/m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抗拉层,由于抗拉层由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从而使得抗拉层在各个方向上受力拉扯的时候,能够较好地承受拉力,并且具备一定的延展效果,同时抗拉纱线中的抗拉芯线通过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还在抗拉芯线的外侧缠绕第二棉纤维而后竹炭纤维二,从而使得抗拉纱线具备较好的抗拉效果,在抗拉纱线受力时需要花费较多的力才能够使得抗拉纱线被拉伸,并且抗拉纱线与抗菌层中分别存在竹炭纤维二和竹炭纤维一,从而使得抗拉层和抗菌层均具备一定的杀菌效果,避免面料滋生细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表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抗拉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层;2、里层;3、抗菌层;4、抗拉层;5、第四棉纤维;6、第五棉纤维;7、第一棉纤维;8、竹炭纤维一;9、抗拉芯线;10、第二棉纤维;11、竹炭纤维二;12、腈纶纤维一;13、第三棉纤维;14、竹炭纤维三;15、腈纶纤维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全棉印花面料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全棉印花面料,包括表层1和里层2,表层1和里层2之间缝合连接有中间层,表层1由60S的第四棉纤维5经编而成,里层2由120S的第五棉纤维6经编而成,表层1、里层2、中间层的克重之和为125-150g/m2,中间层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抗菌层3和抗拉层4,抗菌层3和抗拉层4通过连接线缝合连接,连接线为40S的棉纱,抗菌层3由第一棉纤维7和竹炭纤维一8经纬编织而成,抗拉层4由若干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抗拉纱线包括芯层,芯层由抗拉芯线9以及螺旋缠绕于第二棉纤维10和竹炭纤维二11组成,抗拉芯线9由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芯层的外侧螺旋缠绕有腈纶纤维一12,腈纶纤维一12的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三棉纤维13和竹炭纤维三14,抗拉纱线的外侧缠绕有腈纶纤维二15,上述编织各层的编织均可通过编织机编织而成,而抗拉芯线9、抗拉纱线均可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由于表层1由60S的第四棉纤维5经编而成,里层2由120S的第五棉纤维6经编而成,构成表层1的第四棉纤维5较粗,较为耐磨,从而使得本面料在人们使用过程中,表层1能够具备较好的耐磨效果,使得本面料不易被磨损坏,而构成里层2的第五棉纤维6较细,从而使得里层2在编织后较为平整,在人们与本面料的里层2接触的时候,令人们能够得到较好的触感,而通过设置中间层,由于中间层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抗菌层3和抗拉层4,抗菌层3和抗拉层4在面料中交替设置,从而使得抗拉层4能够增强本面料的抗拉效果的同时,不会增加面料的厚度,令本面料能够保持在较为轻薄的状态,并且由于抗拉层4通过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抗拉纱线中的抗拉芯线9由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从而使得抗拉纱线受力的时候,能够通过若干80S的棉单纱进行拉力分摊,从而使得每根棉单纱受到的作用力不会过大,并且所有棉单纱同时受力,使得抗拉芯线9受力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够进行拉伸,同时芯层中的第二棉纤维10和竹炭纤维二11能够进一步增强抗拉纱线所具备的抗拉强度,而通过设置腈纶纤维一12能够对第二棉纤维10和竹炭纤维二11起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再通过设置第三棉纤维13和竹炭纤维三14,对抗拉纱线的强度进行再次加强,并且抗拉纱线也具备竹炭纤维二11和竹炭纤维三14的抗菌除臭效果,使得抗拉层4亦具备一定的杀菌效果,而抗拉纱线外侧的腈纶纤维二15能够对抗拉纱线进行较好的保护,防止抗拉纱线被磨损,通过设置抗菌层3,从而使得本面料具备较好的抗菌效果,能够对本面料本身进行杀菌,避免由于本面料保湿和吸水使得面料本身滋生细菌,使得面料保持洁净的状态,使得面料不易发出异味。以上所述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棉印花面料,包括表层(1)和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和里层(2)之间缝合连接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抗菌层(3)和抗拉层(4),所述抗菌层(3)和抗拉层(4)通过连接线缝合连接,所述抗菌层(3)由第一棉纤维(7)和竹炭纤维一(8)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4)由若干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拉纱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抗拉芯线(9)以及螺旋缠绕于第二棉纤维(10)和竹炭纤维二(11)组成,所述抗拉芯线(9)由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棉印花面料,包括表层(1)和里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和里层(2)之间缝合连接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抗菌层(3)和抗拉层(4),所述抗菌层(3)和抗拉层(4)通过连接线缝合连接,所述抗菌层(3)由第一棉纤维(7)和竹炭纤维一(8)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拉层(4)由若干抗拉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抗拉纱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抗拉芯线(9)以及螺旋缠绕于第二棉纤维(10)和竹炭纤维二(11)组成,所述抗拉芯线(9)由若干为80S的棉单纱加捻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棉印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外侧螺旋缠绕有腈纶纤维一(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达英祁正丽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冠准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