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400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其包括:构建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指标系统;所述评估指标系统包括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每个板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评估指标;获取评估区域内的各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在未来一定时间的预测值;将每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预测值对照设定的赋分表标准,获得每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将各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的得分值,并依据其各自得分值,确定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状态。根据上述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可以确定评估区域内当前或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水生态承载状态,确定关键影响指标,通过预测和分析进行动态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评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所依赖的重要元素,不同区域内的水生态是不同的,但每个区域的水生态所能承载的人类活动总量是一定的。一个区域内的人类的各种活动一旦超过了该区域水生态的承载力上限,则会对该区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将会严重制约生活在该区域的人类的各项活动。因此,有必要对区域的水生态承载力进行检测和评估。现有技术中,对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很多,但良莠不齐,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且与实际情景之间存在较大的不符,不能很好的对区域水生态的治理和区域内人类活动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综上所述,目前亟须建立一套新的、评估结果更准确的对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指标系统;所述评估指标系统包括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每个板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评估指标;获取评估区域内的各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在未来一定时间的预测值;将每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预测值对照设定的赋分表标准,获得每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将各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的得分值,并依据其各自得分值,确定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状态。其中,所述水资源板块包括水资源禀赋指数和水资源利用指数;所述水资源禀赋指数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所述水资源利用指数包括单位GDP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达标率。其中,在所述水资源板块中,水资源禀赋指数和水资源利用指数的权重均为0.5;在所述水资源禀赋指数中,人均水资源量的权重为1;在所述水资源利用指数中,单位GDP用水量的权重为0.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权重为0.2,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达标率的权重为0.5。其中,所述水环境板块包括水环境纳污指数和水环境净化指数;所述水环境纳污指数包括工业污染强度指数、农业污染强度指数和城镇污染强度指数;所述工业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工业COD排放强度、工业氨氮排放强度、工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工业总磷排放强度;所述农业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COD排放强度、农业氨氮排放强度、农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农业总磷排放强度;所述城镇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氨氮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总氮排放强度和城镇生活污水总磷排放强度;所述水环境净化指数包括水环境质量指数。其中,在所述水环境板块中,水环境污染指数的权重为0.4,水环境净化指数的权重为0.6;在所述水环境污染指数中,工业COD排放强度、工业氨氮排放强度、工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工业总磷排放强度的权重均为0.1,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COD排放强度、农业氨氮排放强度、农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农业总磷排放强度均为0.06,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氨氮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总氮排放强度和城镇生活污水总磷排放强度均为0.075;在所述水环境净化指数中,水环境质量指数的权重为1。其中,所述水生态板块包括水生生境指数和水生生物指数;所述水生生境指数包括林草覆盖率、水域面积指数、河流连通性和生态基流保障率;所述水生生物指数包括河湖库综合指数、藻类完整性指数和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其中,在所述水生态板块中,水生生境指数和水生生物指数的权重均为0.5;在所述水生生境指数中,林草覆盖率的权重为0.2,水域面积指数的权重为0.25,河流连通性的权重为0.25,生态基流保障率的权重为0.3;在所述水生生物指数中,河湖库综合指数的权重为0.4,藻类完整性指数为0.25,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为0.35。其中,每项评估指标的赋分值标准根据以下方式确定:若评估指标为固定值型,则按照下述公式(a)计算获得该评估指标的得分值:若评估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则在Ii∈(Iil,Iih]时,按照下述公式(b)计算获得该评估指标的得分值:而在Ii∈(Iil,+∞)时,按照下述公式(c)计算获得该评估指标的得分值:且当Vi>100时,取100作为Vi值;若评估指标的数值越小越好,则在Ii∈(Iil,Iih]时,按照下述公式(d)计算获得该评估指标的得分值:而在Ii∈(Iil,+∞)时,按照下述公式(e)计算获得该评估指标的得分值:且当Vi<0时,取0作为Vi值;上述公式(a)~(e)中,Vi代表评估指标i的分值;Vil为评估指标i所在类别标准下限分值;Vih为评估指标i所在类别标准上限分值;Ii为评估指标i原始数据,Iil为原始数据Ii所在分级的下限;Iih为原始数据Ii所在分级的上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通过构建科学的、包含能够影响水生态承载力的各项指标的评估指标系统,获取各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在未来一定时间的预测值,并依据该实际数值或预测值,结合对照的赋分表标准,获得每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继而通过加权计算获得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的得分值,依照该三个模块的得分值,可以准确地确定评估区域内当前的或者未来一定时间的水生态承载状态,并确定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间内影响水生态承载状态的具体评估指标,通过预测和分析指导实践进行动态调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构建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指标系统的步骤。其中,所述评估指标系统包括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每个板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评估指标。具体地,所述水资源板块包括水资源禀赋指数和水资源利用指数。所述水资源禀赋指数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所述水资源利用指数包括单位GDP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达标率。所述水环境板块包括水环境纳污指数和水环境净化指数。所述水环境纳污指数包括工业污染强度指数、农业污染强度指数和城镇污染强度指数;所述工业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工业COD排放强度、工业氨氮排放强度、工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工业总磷排放强度;所述农业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COD排放强度、农业氨氮排放强度、农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农业总磷排放强度;所述城镇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氨氮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总氮排放强度和城镇生活污水总磷排放强度。所述水环境净化指数包括水环境质量指数。所述水生态板块包括水生生境指数和水生生物指数。所述水生生境指数包括林草覆盖率、水域面积指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构建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指标系统;所述评估指标系统包括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每个板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评估指标;/n获取评估区域内的各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在未来一定时间的预测值;/n将每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预测值对照设定的赋分表标准,获得每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n将各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的得分值,并依据其各自得分值,确定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指标系统;所述评估指标系统包括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每个板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评估指标;
获取评估区域内的各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在未来一定时间的预测值;
将每项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或预测值对照设定的赋分表标准,获得每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
将各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加权计算,获得水资源板块、水环境板块和水生态板块的得分值,并依据其各自得分值,确定评估区域内水生态承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资源板块包括水资源禀赋指数和水资源利用指数;
所述水资源禀赋指数包括人均水资源量;
所述水资源利用指数包括单位GDP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达标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资源板块中,水资源禀赋指数和水资源利用指数的权重均为0.5;
在所述水资源禀赋指数中,人均水资源量的权重为1;
在所述水资源利用指数中,单位GDP用水量的权重为0.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权重为0.2,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达标率的权重为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境板块包括水环境纳污指数和水环境净化指数;
所述水环境纳污指数包括工业污染强度指数、农业污染强度指数和城镇污染强度指数;所述工业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工业COD排放强度、工业氨氮排放强度、工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工业总磷排放强度;所述农业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COD排放强度、农业氨氮排放强度、农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农业总磷排放强度;所述城镇污染强度指数包括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氨氮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总氮排放强度和城镇生活污水总磷排放强度;
所述水环境净化指数包括水环境质量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环境板块中,水环境污染指数的权重为0.4,水环境净化指数的权重为0.6;
在所述水环境污染指数中,工业COD排放强度、工业氨氮排放强度、工业总氮排放强度和工业总磷排放强度的权重均为0.1,单位耕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久贺李春晖马婉玉王烜张远杨中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