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400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泡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内腔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模型下压板,所述机体内腔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缓冲板;通过设置的液压杆、模型下压板、模型槽、下压模型块,四者相配合,可以很好的通过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按键,操作按键通过电线通讯连接控制液压杆进行垂直向下移动,从而液压杆可以很好的带动模型下压板进行垂直向下移动,模型下压板上的下压模型块与放置在模型槽内的泡泥相加工,下压模型块可以很好的让泡泥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泡泥成型的速度与泡泥成型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泥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泡泥生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泡泥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泡泥是用硅酸铝质材料、SiC、焦粒等材料及结合剂、外加剂配制而成的堵铁口的耐火材料,其具有以下特点:粘塑性好、易烧结、抗冲刷、耐侵蚀、体积稳定性好、铁口深度合适、使用效果好,随着高炉操作技术的变化和革新,使高炉不断地向大型化和长寿化发展,由于高温高压操作,铁水温度升高,出铁量和流速增大,出铁时间延长,对高炉出铁口用泡泥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泡泥成型装置,体积过大,结构复杂,通过工作效率缓慢,不能快速简便的对泡泥进行成型,同时现有的泡泥成型装置不能很好的对放置泡泥成型的放置板进行很好的安装与拆卸,同时不便于清洁放置板,造成放置板使用寿命不长,导致增加工作人员需要更换新的零件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具有便于安装、拆卸与大批量定型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机体内腔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模型下压板,所述机体内腔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缓冲板,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顶部左右两侧通过第一滑道活动连接有第一平移板,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平移板左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一可调节螺丝,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缓冲板,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顶部前后两侧通过第二滑道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二平移板,位于前端的所述第二平移板前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二可调节螺丝,所述第一平移板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模型缓冲板,所述模型缓冲板顶部阵列开设有模型槽,所述机体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可调节螺丝左侧贯穿螺纹连接于位于左侧所述的第一平移板左侧下端,所述第一可调节螺丝右侧贯穿螺纹连接于位于右侧所述的第一平移板右侧下端,所述第二可调节螺丝左侧贯穿螺纹连接于位于前端所述的第二平移板前侧下端,所述第二可调节螺丝后端贯穿连接于位于右侧所述的第二平移板后侧下端。优选的,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的长度尺寸与第一放置缓冲板的宽度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为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平移板相对侧对称固定连接于模型缓冲板左右两端,所述第二平移板相对侧对称固定连接于模型缓冲板前后两端。优选的,所述模型下压板底部阵列分布有下压模型块,所述下压模型块外径尺寸与模型槽的内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通过电线通讯连接于液压杆,所述操作面板与液压杆功能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液压杆、模型下压板、模型槽、下压模型块,四者相配合,可以很好的通过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按键,操作按键通过电线通讯连接控制液压杆进行垂直向下移动,从而液压杆可以很好的带动模型下压板进行垂直向下移动,模型下压板上的下压模型块与放置在模型槽内的泡泥相加工,下压模型块可以很好的让泡泥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泡泥成型的速度与泡泥成型的数量,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可调节螺丝、第一平移板、第一滑道、第二放置缓冲板、第二滑道、第二平移板与第二可调节螺丝,六者相配合,可以很好的分别调节第一课调节螺丝与第二可调节螺丝,通过调节的第一可调节螺丝,可以很好的使第一平移板通过第一滑道进行横向移动,通过调节的的第二可调节螺丝,可以很好的使第二平移板通过第二滑道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很好的对模型缓冲板进行很好的固定,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与拆卸模型缓冲板,同时提高了模型缓冲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需要更换新的模型缓冲板的成本。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一平移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模型下压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部件;2、机体;3、液压杆;4、模型下压板;5、第一放置缓冲板;6、第一滑道;7、第一平移板;8、第一可调节螺丝;9、第二放置缓冲板;10、第二滑道;11、第二平移板;12、第二可调节螺丝;13、模型缓冲板;14、操作面板;15、下压模型块;16、模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包括固定部件1,固定部件1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2,机体2内腔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液压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模型下压板4,机体2内腔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缓冲板5,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道6,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左右两侧通过第一滑道6活动连接有第一平移板7,位于左侧的第一平移板7左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一可调节螺丝8,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缓冲板9,第二放置缓冲板9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道10,第二放置缓冲板9顶部前后两侧通过第二滑道10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二平移板11,位于前端的第二平移板11前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二可调节螺丝12,第一平移板7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模型缓冲板13,模型缓冲板13顶部阵列开设有模型槽16,机体2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14。本实施例中:液压杆3的型号为HOB6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液压杆3、模型下压板4、模型槽16、下压模型块15,四者相配合,可以很好的通过按下操作面板14上的按键,操作按键14通过电线通讯连接控制液压杆3进行垂直向下移动,从而液压杆3可以很好的带动模型下压板4进行垂直向下移动,模型下压板4上的下压模型块15与放置在模型槽16内的泡泥相加工,下压模型块15可以很好的让泡泥成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泡泥成型的速度与泡泥成型的数量,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可调节螺丝8、第一平移板7、第一滑道6、第二放置缓冲板9、第二滑道10、第二平移板与第二可调节螺丝12,六者相配合,可以很好的分别调节第一课调节螺丝8与第二可调节螺丝12,通过调节的第一可调节螺丝8,可以很好的使第一平移板7通过第一滑道6进行横向移动,通过调节的的第二可调节螺丝12,可以很好的使第二平移板11通过第二滑道10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很好的对模型缓冲板13进行很好的固定,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与拆卸模型缓冲板13,同时提高了模型缓冲板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包括固定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1)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2),所述机体(2)内腔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模型下压板(4),所述机体(2)内腔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缓冲板(5),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道(6),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左右两侧通过第一滑道(6)活动连接有第一平移板(7),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平移板(7)左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一可调节螺丝(8),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缓冲板(9),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9)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道(10),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9)顶部前后两侧通过第二滑道(10)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二平移板(11),位于前端的所述第二平移板(11)前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二可调节螺丝(12),所述第一平移板(7)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模型缓冲板(13),所述模型缓冲板(13)顶部阵列开设有模型槽(16),所述机体(2)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包括固定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1)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2),所述机体(2)内腔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模型下压板(4),所述机体(2)内腔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缓冲板(5),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前后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滑道(6),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左右两侧通过第一滑道(6)活动连接有第一平移板(7),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平移板(7)左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一可调节螺丝(8),所述第一放置缓冲板(5)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缓冲板(9),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9)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滑道(10),所述第二放置缓冲板(9)顶部前后两侧通过第二滑道(10)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二平移板(11),位于前端的所述第二平移板(11)前侧下端贯穿连接有第二可调节螺丝(12),所述第一平移板(7)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模型缓冲板(13),所述模型缓冲板(13)顶部阵列开设有模型槽(16),所述机体(2)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泥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节螺丝(8)左侧贯穿螺纹连接于位于左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盛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