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暖风,包括上水室(3)、下水室(8)、进水管(1)、出水管(2)、主片(4),边板(5)、散热带(7)和扁管(6),主片(4)在其与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连接处周边设置有若干咬合在上水室和下水室的底部边缘(3.1)的齿片(4.1);边板在其与散热带两端相对应部位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二个鼓包(5.1)或弯头(5.2);主片在其与边板端部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咬合在边板端部的凸片(4.2);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正对进水管出水口的扁管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缓冲片(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水室与主片之间连接牢固、能防止在钎焊生产过程中把散热带局部融化烧坏和产生掉带现象、能使边板与主片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以及能使所有扁管进水流量均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暖风,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暖风的水室与 主片之连接结构。属汽车部件
技术介绍
汽车暖风是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制热的汽车部件,在结构 上分为八大部分进水管、出水管、上水室、下水室、主片、扁管、散 热带和边板。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 在生产工艺上采用钎焊,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水 室与主片之间焊接不牢,密封性不好以致于渗漏报废。2、 在汽车暖风钎焊生产过程中,因为散热带与主片所用材料不同, 所需的焊接温度随之不同,所以一次性焊接时常会发生散热带与主片接 触部位烧融,影响了散热带的有效散热面积与产品外观质量。还会出现 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掉带现象。3、 边板大多数只能靠与散热带的焊接来完成与主片之间的固定,以 此起着防止散热带受损伤及增加整体结构强度的作用。但这种固定方式 使得边板与主片的连接不太牢固可靠,导致汽车暖风的整体刚度较差, 同时不能有效地保护好散热带不受损伤。4、由于进水管的出水口有扁管正对,而冷却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这几根正对扁管的通水量将大于其它的扁管,结果将导致这几根扁管快 速老化毁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汽车暖风,该 暖风能使水室与主片之间连接牢固、能防止在钎焊生产过程中把散热带 局部融化烧坏和产生掉带现象、能使边板与主片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以 及能使所有扁管进水流量均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汽车暖风,包括上水室、 下水室、进水管、出水管、主片,边板、散热带和扁管,所述进水管和出 水管分别设置在上水室顶部的左右两边,扁管设置于上水室下方,主片设 置于上水室与扁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在其与上水室和下水室的连接处周边设置有若干齿片,所述 若干齿片咬合在上水室和下水室的底部边缘;所述边板在其与散热带两端相对应部位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二个鼓包; 所述主片在其与边板端部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凸片,所述凸片咬合在边 板端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正对进水管出水口的扁管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 缓冲片,且该缓冲片与进水管的出水口以及正对进水管出水口的扁管的进 水口之间分别留有出水空间和进水空间。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此种齿片咬合的方式首先在构成上保证了主片与上、下水室连接的 机械强度,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焊接连接,使水室与主片之间连接牢固。2、 采用此鼓包结构可以阻挡散热带与主片接触,同时增大了散热带与 边板的摩擦阻力,既可防止在钎焊生产过程中把散热带局部融化烧坏,又 可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掉带现象,从而保证了焊接质量。3、 采用此合压合结构后,边板与主片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大大增加 了汽车暖风的整体刚度,更为有效地保护好散热带不受损伤。4、 增加上述缓冲片能使所有扁管进水部分流量均衡,既保护了扁管又 增加了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汽车暖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上水室与主片在齿片咬合后的 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下水室与主片在齿片咬合后的 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下水室与主片在齿片咬合前的 局部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上水室与主片在齿片咬合前的 局部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下水室与主片在齿片咬合后的 局部装配图。图7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上水室与主片在齿片咬合后的 局部装配图。图8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边板两端设置鼓包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边板与散热带之间采用鼓包定 位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边板与散热带之间采用鼓包 定位的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边板与散热带之间采用弯头 定位的分解图。图12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暧风的边板与散热带之间采用弯头 定位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水室的主片与边板之压合前结 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水室的主片与边板之压合前分 解图。图15为采用本技术压合结构的汽车暖风的整体外观图。 图16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缓冲片与上水室、主片之间的 分解图。图17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暖风的缓冲片的安装图。 图中进水管l、出水管2、上水室3、主片4、边板5、扁管6、散热 带7、下水室8、缓冲片9、截流片IO、上水室和下水室的底部边缘3. 1、 齿片4. 1、凸片4.2、鼓包5. 1、弯头5.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汽车暖风在结构上分为八大部分进水管l、出水管2、上 水室3、下水室8、主片4、扁管6、散热带7和边板5。所述主片4在其 与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连接处周边设置有若千齿片4. 1,如图2、 3、 4 和5。装配时将所述若干齿片4. 1咬合在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与主片4 连接处(底部)边缘3. 1,然后再进行钎焊,如图6和7。此种结构可以应 用于所有型号的汽车暖风与工程水箱的主片与水室的连接。所述边板5在其与散热带7两端相对应部位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二个鼓 包5. 1或二个弯头5.2,如图8、 9、 lO和ll、 12 (图8、 9、 10边板两端 各设置有二个鼓包5.1,图ll、 12边板两端各设置有弯头5.2)。所述主片4在其与边板5端部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凸片4. 2,如图13、 14。装配时将所述凸片4. 2咬合并压紧在边板5端部,以此来完成边板5 与汽车暖风主片之间的固定,如图15。所述进水管1的出水口与正对进水管1出水口的扁管6的进水口之间 设置有缓冲片9,且该缓冲片9与进水管1的出水口以及正对进水管1出 水口的扁管6的进水口之间分别留有出水空间和进水空间,如图16、 17。 所述缓冲片9呈"r"。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暖风,包括上水室(3)、下水室(8)、进水管(1)、出水管(2)、主片(4),边板(5)、散热带(7)和扁管(6),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设置在上水室(3)顶部的左右两边,扁管(6)设置于上水室(3)下方,主片(4)设置于上水室(3)与扁管(6)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4)在其与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连接处周边设置有若干齿片(4.1),所述若干齿片(4.1)咬合在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底部边缘(3.1);所述边板(5)在其与散热带(7)两端相对应部位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二个鼓包(5.1)或二个弯头(5.2);所述主片(4)在其与边板(5)端部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凸片(4.2),所述凸片(4.2)咬合在边板(5)端部;所述进水管(1)的出水口与正对进水管(1)出水口的扁管(6)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缓冲片(9),且该缓冲片(9)与进水管(1)的出水口以及正对进水管(1)出水口的扁管(6)的进水口之间分别留有出水空间和进水空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暖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片(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暖风,包括上水室(3)、下水室(8)、进水管(1)、出水管(2)、主片(4),边板(5)、散热带(7)和扁管(6),主片(4)在其与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连接处周边设置有若干咬合在上水室和下水室的底部边缘(3.1)的齿片(4.1);边板在其与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暖风,包括上水室(3)、下水室(8)、进水管(1)、出水管(2)、主片(4),边板(5)、散热带(7)和扁管(6),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2)分别设置在上水室(3)顶部的左右两边,扁管(6)设置于上水室(3)下方,主片(4)设置于上水室(3)与扁管(6)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片(4)在其与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连接处周边设置有若干齿片(4.1),所述若干齿片(4.1)咬合在上水室(3)和下水室(8)的底部边缘(3.1); 所述边板(5)在其与散热带(7)两端相对应部位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二个鼓包(5.1)或二个弯头(5.2); 所述主片(4)在其与边板(5)端部连接处凸出设置有凸片(4.2),所述凸片(4.2)咬合在边板(5)端部; 所述进水管(1)的出水口与正对进水管(1)出水口的扁管(6)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缓冲片(9),且该缓冲片(9)与进水管(1)的出水口以及正对进水管(1)出水口的扁管(6)的进水口之间分别留有出水空间和进水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许惠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优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