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54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和分析处理系统,光源(10)发出的光经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和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后由光学探测器(50)接收,所述前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包含透镜Ⅰ(12)、滤光片Ⅰ(14)和光栏Ⅰ(16);所述后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设置有球面透镜(40)、光栏Ⅱ(41)、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所述球面透镜(40)将近90度角度内的荧光收集起来通过光栏Ⅱ(41),再经过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到达光学探测器(50)。本发明专利技术便携式光学探测仪,体积小、噪声低且检测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属于光学检测
,用于食品卫生、医疗及生物科学领域对微弱荧光信号进行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荧光检测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药、食品安全等行业,它是生物DNA检测与排序、化学分子及材料组分识别、医学癌细胞诊断中的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这类检测都是通过大型的荧光光谱仪来实现。这类光谱仪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光谱范围宽,缺点是成本高,所需样品量大,不适合于现场实时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的便携式光学探测仪。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其包括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和分析处理系统,所述前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前方设置光源,所述后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后方设置接受光学探测系统检测到的荧光信号的光学探测器,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经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和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后由光学探测器接收,所述前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包含透镜Ⅰ、滤光片Ⅰ和光栏Ⅰ,所述光源置于透镜Ⅰ的前方;所述后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设置有球面透镜、光栏Ⅱ、滤光片Ⅱ和透镜Ⅲ,所述透镜Ⅲ置于光学探测器前方;所述球面透镜将近90度角度内的荧光收集起来通过光栏Ⅱ,再经过滤光片Ⅱ和透镜Ⅲ到达光学探测器;球面透镜与透镜Ⅰ形成一个90度光学共焦系统;所述分析处理系统有包括CPU控制电路、一级放大器、二级放大器、数模转换电路、触摸屏控制电路、数字显示电路和USB接口电路,所述光学探测器通过一级放大器与CPU控制电路相连,所述CPU控制电路依次通过数模转换电路、二级放大器与光源相连,所述触摸屏控制电路、数字显示电路和USB接口电路分别与CPU控制电路相连。可选地,所述滤光片Ⅰ为低通或带通滤光片。可选地,所述滤光片Ⅱ为介质膜或吸收性滤光片。可选地,所述滤光片Ⅱ为长通滤光片或带通滤光片。可选地,所述光学探测器包括但不限于硅光探测器、集成光探测器、光雪崩二极管探测器或光电信增管。可选地,所述光源由LED作为激发光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由于球面透镜与透镜Ⅰ形成一个90度光学共焦系统,球面透镜可以接收到更多的信号和更微弱的信号,从而使得样品发出的荧光能够被最大化的收集,同时使整个结构更加小巧,方便携带;样品与探测器分别相对于球面透镜和透镜Ⅲ呈对称结构,都处于透镜的焦点上,这种结构能够保证样品发出的荧光平行透过滤光片Ⅱ,这样就消除了由于入射角不同会带来干涉滤光片通光波长位移的缺点,提高了检测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使用365纳米激发波长的灵敏度验证测试结果;图3为使用365纳米激发波长的信号线性度验证测试结果;图4为图1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光源10透镜Ⅰ12滤光片Ⅰ14光栏Ⅰ16光栏Ⅱ41球面透镜40滤光片Ⅱ42透镜Ⅲ44样品试管放置处20光学探测器50。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其包括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和分析处理系统。前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前方设置光源10,所述光源10由LED作为激发光源。后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后方设置光学探测器50,接受光学探测系统检测到的荧光信号。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经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和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后由光学探测器50接收。所述光学探测器50包括但不限于硅光探测器、集成光探测器、光雪崩二极管探测器或光电信增管。前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包含透镜Ⅰ12、滤光片Ⅰ14和光栏Ⅰ16,所述透镜Ⅰ12置于光源10前方,滤光片Ⅰ14为激发滤光片(低通或带通),其作用是将激发光中与样品荧光光谱成分重合的部分滤掉,只透过能够对样品有效的荧光。光栏Ⅰ16的作用是在空间上对激发光进行约束,避免激发光照射到试管壁较大的范围内,从而产生散射光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滤光片Ⅰ14可选用低通或带通滤光片,滤光片Ⅰ14的作用是将激发光中与样品荧光光谱成分重合的部分滤掉,只透过能够对样品有效的荧光。后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设置有球面透镜40、光栏Ⅱ41、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光栏Ⅱ41的作用是将源自试管壁上的散射光和荧光去除掉,只通过源自样品的荧光。在光栏Ⅱ41前增加球面透镜40可以将近90度角度内的荧光收集起来通过光栏Ⅱ41,再经过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到达光学探测器50,透镜Ⅲ44置于光学探测器50的前方。球面透镜40与透镜Ⅰ12形成一个90度光学共焦系统,它们的焦点在样品试管放置处20的样品内重合,从而达到高效率的荧光成分的收集,经球面透镜40准直后的荧光再通过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将荧光由透镜Ⅲ44汇聚到光学探测器50上。滤光片Ⅱ42为介质膜或吸收性滤光片,其作用是将激发光去掉,而只透过荧光成分,滤光片Ⅱ42也可选用长通滤光片或带通滤光片;光栏Ⅱ41的作用是将源自试管壁上的散射光和荧光去除掉,只通过源自样品的荧光。上述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工作时,由激发光源LED发出的光经由透镜Ⅰ12汇聚到样品试管放置处20的样品试管中,激发光到达样品之前需先通过滤光片Ⅰ14和光栏Ⅰ16;在激发光作用下,由样品发出的荧光经由光栏Ⅱ41、球面透镜40、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后,最后到达光学探测器50。所述分析处理系统有包括CPU控制电路60、一级放大器61、二级放大器62、数模转换电路65、触摸屏控制电路67、数字显示电路68和USB接口电路69,所述光学探测器50通过一级放大器61与CPU控制电路60相连,所述CPU控制电路60依次通过数模转换电路65、二级放大器62与光源10相连,对光源10进行调控。所述触摸屏控制电路67、数字显示电路68和USB接口电路69分别与CPU控制电路60相连,完成相应的人机对话功能。本专利技术上述便携式光学探测仪通过球面透镜40与透镜Ⅰ12形成一个90度光学共焦系统,从而使得样品发出的荧光能够被最大化的收集,从而增加了便携式光学探测仪的检测灵敏度,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为使用365纳米激发波长的灵敏度验证测试结果:25pM荧光试剂信号明显,与台式荧光探测仪相当。图3为使用365纳米激发波长的信号线性度验证测试结果:信号从低浓度到10000pM保持线性。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将上述两组光学组件放在一个机械外壳中,如图4所示,为图1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通过独立操作每个光学组件,我们可以将此便携式光学探测仪用于两种不同的激发波长,如365纳米激发波长和450纳米激发波长。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地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和分析处理系统,/n所述前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前方设置光源(10),所述后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后方设置接受光学探测系统检测到的荧光信号的光学探测器(50),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经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和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后由光学探测器(50)接收,所述前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包含透镜Ⅰ(12)、滤光片Ⅰ(14)和光栏Ⅰ(16),所述光源(10)置于透镜Ⅰ(12)的前方;/n所述后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设置有球面透镜(40)、光栏Ⅱ(41)、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所述透镜Ⅲ(44)置于光学探测器(50)前方;所述球面透镜(40)将近90度角度内的荧光收集起来通过光栏Ⅱ(41),再经过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到达光学探测器(50);球面透镜(40)与透镜Ⅰ(12)形成一个90度光学共焦系统;/n所述分析处理系统有包括CPU控制电路(60)、一级放大器(61)、二级放大器(62)、数模转换电路(65)、触摸屏控制电路(67)、数字显示电路(68)和USB接口电路(69),所述光学探测器(50)通过一级放大器(61)与CPU控制电路(60)相连,所述CPU控制电路(60)依次通过数模转换电路(65)、二级放大器(62)与光源(10)相连,所述触摸屏控制电路(67)、数字显示电路(68)和USB接口电路(69)分别与CPU控制电路(60)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光学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和分析处理系统,
所述前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前方设置光源(10),所述后置光学探测系统的后方设置接受光学探测系统检测到的荧光信号的光学探测器(50),所述光源(10)发出的光经前置光学探测系统、样品试管放置处(20)和后置光学探测系统后由光学探测器(50)接收,所述前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包含透镜Ⅰ(12)、滤光片Ⅰ(14)和光栏Ⅰ(16),所述光源(10)置于透镜Ⅰ(12)的前方;
所述后置光学探测系统依次设置有球面透镜(40)、光栏Ⅱ(41)、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所述透镜Ⅲ(44)置于光学探测器(50)前方;所述球面透镜(40)将近90度角度内的荧光收集起来通过光栏Ⅱ(41),再经过滤光片Ⅱ(42)和透镜Ⅲ(44)到达光学探测器(50);球面透镜(40)与透镜Ⅰ(12)形成一个90度光学共焦系统;
所述分析处理系统有包括CPU控制电路(60)、一级放大器(61)、二级放大器(62)、数模转换电路(65)、触摸屏控制电路(67)、数字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岳忠洪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法拉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