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4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包括冲管模具,所述冲管模具下模分为下模左、下模右与下模座,所述下模左与下模右之间安装有下模垫片,所述下模左与下模右底部均设置有导向燕尾键,所述下模座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燕尾槽,所述下模座两端均安装有下模挡板,所述下模挡板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该装置能够调节下模左及下模右与上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上下模前后之间的间隙,使其前后间隙均匀,能够改变上模与下模左及下模右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减小管材切口处的毛刺,减轻打磨工人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同时减轻上模、下模左与下模右的损耗,从而节省了冲管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
,具体为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冲管模具下模为一整体,且下模刃口尺寸加工完成后不可调,当上下模安装时,上下模前后间隙很难保证均匀,且调节难度较大,过大的冲裁间隙会造成后续管材的加工过程中,管材切口处毛刺较大,从而加大了打磨工人的工作量,减小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过小的冲裁间隙会造成刃口损耗加剧,甚至会使刃口崩裂,如果刃口损坏严重还会造成整块下模报废,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增加成本;市场上的该类装置在上下模安装时,上下模前后间隙很难保证均匀,且调节难度较大,过大的冲裁间隙会造成后续管材的加工过程中,管材切口处毛刺较大,从而加大了打磨工人的工作量,减小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过小的冲裁间隙会造成刃口损耗加剧,甚至会使刃口崩裂,如果刃口损坏严重还会造成整块下模报废,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增加成本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该类装置在上下模安装时,上下模前后间隙很难保证均匀,且调节难度较大,过大的冲裁间隙会造成后续管材的加工过程中,管材切口处毛刺较大,从而加大了打磨工人的工作量,减小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过小的冲裁间隙会造成刃口损耗加剧,甚至会使刃口崩裂,如果刃口损坏严重还会造成整块下模报废,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增加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包括冲管模具,所述冲管模具下模分为下模左、下模右与下模座,所述下模左与下模右之间安装有下模垫片,所述下模左与下模右底部均设置有导向燕尾键,所述下模座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燕尾槽,所述下模座两端均安装有下模挡板,所述下模挡板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两组所述下模调节螺丝分别与下模左及下模右之间安装有挡块,所述下模左与下模右正上方安装有上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管模具的下模设计为分体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左与下模右通过导向燕尾键配合燕尾槽滑动安装在下模座上,且导向燕尾键与燕尾槽相吻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调节螺丝穿过下模挡板与挡块相接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左与下模右平行设置,且导向燕尾键的形状为V字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调节螺丝与挡块的数量均为四组,两组所述下模挡板对称安装在下模座的两端,且下模挡板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燕尾槽一,燕尾槽一开口处与燕尾槽开口处相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在下模挡板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下模调节螺丝,在挡块的作用下,下模左与下模右通过底部设置的导向燕尾键配合燕尾槽能够很好的在下模座上移动,从而调节下模左及下模右与上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上下模前后之间的间隙,使其前后间隙均匀,通过调节下模垫片的厚度能够改变上模与下模左及下模右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减小管材切口处的毛刺,减轻打磨工人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同时减轻上模、下模左与下模右的损耗,从而节省了冲管模具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下模部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冲管模具整体剖面构造图;图3为本技术下模部分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下模左;2、下模右;3、下模垫片;4、下模座;5、下模挡板;6、下模调节螺丝;7、挡块;8、上模;9、导向燕尾键;10、燕尾槽;11、冲管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包括下模左1、下模右2、下模垫片3、下模座4、下模挡板5、下模调节螺丝6、挡块7、上模8、导向燕尾键9、燕尾槽10、冲管模具11,冲管模具11下模分为下模左1、下模右2与下模座4,下模左1与下模右2之间安装有下模垫片3,该装置通过调节下模垫片3的厚度能够改变上模8与下模左1及下模右2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减小管材切口处的毛刺,减轻打磨工人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同时减轻上模8、下模左1与下模右2的损耗,从而节省了冲管模具11成本;下模左1与下模右2底部均设置有导向燕尾键9,下模座4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燕尾槽10,下模座4两端均安装有下模挡板5,下模挡板5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6,两组下模调节螺丝6分别与下模左1及下模右2之间安装有挡块7,下模左1与下模右2正上方安装有上模8,冲管模具11的下模设计为分体结构,下模左1与下模右2通过导向燕尾键9配合燕尾槽10滑动安装在下模座4上,且导向燕尾键9与燕尾槽10相吻合,下模调节螺丝6穿过下模挡板5与挡块7相接触,下模左1与下模右2平行设置,且导向燕尾键9的形状为V字型,下模调节螺丝6与挡块7的数量均为四组,两组下模挡板5对称安装在下模座4的两端,且下模挡板5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燕尾槽一,燕尾槽一开口处与燕尾槽10开口处相切,该装置通过在下模挡板5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6,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下模调节螺丝6,在挡块7的作用下,下模左1与下模右2通过底部设置的导向燕尾键9配合燕尾槽10能够很好的在下模座4上移动,从而调节下模左1及下模右2与上模8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上下模前后之间的间隙,使其前后间隙均匀。工作原理:对于这类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在上下模安装时,通过在下模挡板5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6,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下模调节螺丝6,在挡块7的作用下,下模左1与下模右2通过底部设置的导向燕尾键9配合燕尾槽10能够很好的在下模座4上移动,从而调节下模左1及下模右2与上模8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上下模前后之间的间隙,使其前后间隙均匀,通过调节下模垫片3的厚度能够改变上模8与下模左1及下模右2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减小管材切口处的毛刺,减轻打磨工人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同时减轻上模8、下模左1与下模右2的损耗,从而节省了冲管模具11成本。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包括冲管模具(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管模具(11)下模分为下模左(1)、下模右(2)与下模座(4),所述下模左(1)与下模右(2)之间安装有下模垫片(3),所述下模左(1)与下模右(2)底部均设置有导向燕尾键(9),所述下模座(4)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燕尾槽(10),所述下模座(4)两端均安装有下模挡板(5),所述下模挡板(5)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6),两组所述下模调节螺丝(6)分别与下模左(1)及下模右(2)之间安装有挡块(7),所述下模左(1)与下模右(2)正上方安装有上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包括冲管模具(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管模具(11)下模分为下模左(1)、下模右(2)与下模座(4),所述下模左(1)与下模右(2)之间安装有下模垫片(3),所述下模左(1)与下模右(2)底部均设置有导向燕尾键(9),所述下模座(4)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燕尾槽(10),所述下模座(4)两端均安装有下模挡板(5),所述下模挡板(5)上安装有下模调节螺丝(6),两组所述下模调节螺丝(6)分别与下模左(1)及下模右(2)之间安装有挡块(7),所述下模左(1)与下模右(2)正上方安装有上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管模具(11)的下模设计为分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冲管模具冲裁间隙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波毕既亮王志勇李茂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泽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