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70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换热管束、管箱、进水管、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两组换热管束的夹角呈0~90°,每个管箱内用分程隔板划分成四次往返流程的换热管束,两个管箱之间有管道连接;在换热管束的侧下方设有挡流板,侧方设有导流板,上方设有阻流板。与同型立式容积式换热器设备相比,具有传热系数可提高约1倍,节能,总换热量大幅度提高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立式容积式换热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般热交换设备,特别是制备生活用热水的热交换设备。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常采用换热器。换热器有壳管式、容积式,又有立式、卧式。结构构造是在壳体容器内,设有换热管束,导流板,以蒸汽或高温水为热介质,通过换热管束将热量传递给壳体内的冷水,加热冷水,实现换热。现有容积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取决于换热管束的长度、管壁面积和换热介质的温度,一般传热系数K=300大卡/米2.度.时左右,热交换不充分。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现有措施是增加换热管束的数量和长度,以增大换热面积,增大换热量。如中国专利87215956“容积式换热器”,为一种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其增加了换热管束的回路长度,但其换热效果仍不足,该专利在实施测试中,当水-水换热时,其传热系数K仅为200大卡/米2.度.时,热交换不充分。其两组换热管束管箱呈相互平行或垂直状,安装使用时,布置不够灵活;罐体内导流板的设置,导流效果不够明显。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立式容积式换热器的结构构造作进一步改进,增加换热管束的回路,改进导流装置,以进一步提高其换热效果。本技术的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换热管束、管箱、进水管、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两组换热管束轴线的夹角呈0~90°,每个管箱内用分程隔板划分成四次往返流程的换热管束,两个管箱之间有管道连接;在换热管束的侧下方设有挡流板,侧方设有导流板,上方设有阻流板;换热管束由φ19的小管径U型短管制成;挡流板呈坡形,坡向外侧;阻流板呈坡屋顶形,顶角为90~150°;挡流板和导流板用角钢及小钢板支撑。本技术的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是这样实现的,当热介质(蒸汽或热水)进入管箱后,借助分程隔板,八次往返流经换热管束,它以较高流速通过较长的流程,可将其热量经管壁传给管外的冷水。被热水(冷水)在挡流板和导流板的作用下,以较大流速两次竖向冲刷换热管束,充分吸收热介质传出的热量,而变成热水。上升的被热水碰撞阻流板后,压迫导流板两侧的冷水往下流动,通过挡流板上的小孔折向换热管束,从而使整罐冷水很快全被加热。本技术的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热介质流经两组换热管束,八个行程,且管束采用的是φ19mm的小管径短管,流速增大;同时被热水流经换热管束外围的流速,在导流板和挡流板的作用下,亦明显增大,因而传热系数K值、热介质温降、被热水温升,比同型设备大为提高。当热介质为高温、低温水时,K值可提高1倍,达到500~650大卡/米2.度.时;当热介质为蒸汽时,K值可提高20%,凝结水温度降到50℃以下;且节能15%以上,总换热量大幅度提高。适用于各种立式容积式换热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图2的B-B剖面图。由图可见,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1、换热管束3、管箱2、进水管4、出水管5组成,其特征是,两个管箱的相对位置夹角呈0~90°,每个管箱内用分程隔板6划分成四次往返流程的换热管束,在换热管束的侧下方设有挡流板7,侧方设有导流板8,上方设有阻流板9。换热管束3采用φ19mm的小管径U型短管组成。挡流板7呈坡形,板面坡向外侧。阻流板9呈坡屋顶形,顶角为90~150°。挡流板、导流板采用角钢10及小钢板11支撑。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换热管束、管箱、进水管、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两组换热管束轴线的夹角呈0~90°,每个管箱内用分程隔板划分成四次往返流程的换热管束,两个管箱之间有水管连接;在换热管束的侧下方设有挡流板,侧方设有导流板,上方设有阻流板;换热管束由φ19的小管径U型短管制成;挡流板呈坡形,板面坡向外侧;阻流板呈坡屋顶形,顶角为90~150°;挡流板和导流板用角钢及小钢板支撑。专利摘要一种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换热管束、管箱、进水管、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两组换热管束的夹角呈0~90°,每个管箱内用分程隔板划分成四次往返流程的换热管束,两个管箱之间有管道连接;在换热管束的侧下方设有挡流板,侧方设有导流板,上方设有阻流板。与同型立式容积式换热器设备相比,具有传热系数可提高约1倍,节能,总换热量大幅度提高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立式容积式换热器。文档编号F28D7/10GK2102489SQ9122672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振印 申请人: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双孔容积式换热器,由罐体、换热管束、管箱、进水管、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两组换热管束轴线的夹角呈0~90°,每个管箱内用分程隔板划分成四次往返流程的换热管整,两个管箱之间有水管连接;在换热管束的侧下方设有挡流板,侧方设有导流板,上方设有阻流板;换热管束由φ19的小管径U型短管制成;挡流板呈坡形,板面坡向外侧;阻流板呈坡屋顶形,顶角为90~150°;挡流板和导流板用角钢及小钢板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印
申请(专利权)人: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