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和模块化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22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和模块化建筑。箱式建筑模块包括两个顶端梁、两个第一顶板、排水装置和第二顶板,两个第一顶板分别与两个顶端梁连接,排水装置设置在顶端梁和/或第一顶板处,以用于排出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第二顶板的沿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顶板连接,第二顶板的下表面与第一顶板的顶表面连接,第二顶板朝向排水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箱式建筑模块,排水装置用于排出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方便快捷地排出了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避免液体在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积聚而需要人工清理,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液体对箱式建筑模块造成诸如腐蚀等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和模块化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和模块化建筑。
技术介绍
模块化建筑包括箱式建筑模块,箱式建筑模块通常在工厂中预制完成之后,再运抵至施工现场。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包括顶侧梁、顶端梁和联接块,顶侧梁通过联接块与顶端梁连接。在施工现场搭建箱式建筑模块的过程中,为了防水,箱式建筑模块的顶侧梁需要覆盖防水层。覆盖有防水层的顶侧梁、顶端梁和联接块会在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共同形成四周高于中部的结构。这样,容易导致液体在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聚集,会对箱式建筑模块造成破坏,需要将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排出才能继续搭建。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和模块化建筑,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箱式建筑模块,所述箱式建筑模块包括:两个顶端梁;两个第一顶板,所述两个第一顶板分别与所述两个顶端梁连接;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端梁和/或所述第一顶板处,以用于排出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以及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沿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排水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箱式建筑模块,箱式建筑模块包括顶端梁、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排水装置,第一顶板与顶端梁连接,第二顶板的下表面与第一顶板的顶表面连接,第二顶板朝向排水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排水装置用于排出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方便快捷地排出了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避免液体在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积聚而需要人工清理,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液体对箱式建筑模块造成诸如腐蚀等破坏。可选地,还包括顶侧梁和侧部凹槽,所述侧部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顶侧梁之间,所述侧部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顶板构造为波纹板,所述第二顶板的波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所述侧部凹槽与所述第一顶板相连通,所述第二顶板上的液体能够经由所述侧部凹槽流至所述第一顶板上。由此便于排水。可选地,所述侧部凹槽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凹波相连,且所述侧部凹槽的所述一侧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凹波的底表面齐平或者低于所述第二顶板的凹波的底表面。由此便于第二顶板上的液体流至侧部凹槽中。可选地,所述侧部凹槽的底表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齐平或者高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由此便于侧部凹槽中的液体流至第一顶板上。可选地,还包括端部凹槽,所述端部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顶端梁之间,所述端部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液体能够流至所述端部凹槽中。由此便于第一顶板上的液体流至端部凹槽中。可选地,所述端部凹槽的沿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板相连,且所述端部凹槽的所述一端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齐平或者低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由此便于第一顶板上的液体流至端部凹槽中。可选地,所述顶端梁设置有所述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沿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顶端梁,以将所述端部凹槽中的液体经由所述排水管排出所述箱式建筑模块,所述排水管的内径表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端部凹槽的底表面齐平或者低于所述端部凹槽的底表面。由此便于端部凹槽中的液体流至排水管中。可选地,还包括底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有所述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沿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高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液体经由所述排水管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底部排出。由此避免液体污染箱式建筑模块周围的环境。可选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排水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排水装置中的两个沿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所述第二顶板的中部高于所述第二顶板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这样可以提高排水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所述模块化建筑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箱式建筑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建筑,模块化建筑包括至少两个箱式建筑模块,箱式建筑模块包括顶端梁、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排水装置,第一顶板与顶端梁连接,第二顶板的下表面与第一顶板的顶表面连接,第二顶板朝向排水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排水装置用于排出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方便快捷地排出了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避免液体在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积聚而需要人工清理,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液体对箱式建筑模块造成诸如腐蚀等破坏。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箱式建筑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箱式建筑模块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2中的线A-A所截的截面图;图4为图3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沿图3中的线B-B所截的截面图;图6为图5中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箱式建筑模块的俯视图;图8为图7所示的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高度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箱式建筑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箱式建筑模块的端部纵截面示意图;以及图11为图10中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300:箱式建筑模块111、211、311:第一顶端梁112、212:第二顶端梁113、213、313:第一顶侧梁114、214、314:第二顶侧梁115:第一顶端梁的内表面116、216、316:联接块121、221、321:第一前顶板122、222:第一后顶板131、231:第一排水装置132:第一排水管137:第一排水管的内径表面141、241、341:第二顶板142、342:凹波143:第二顶板的边缘151、251、351:第一侧部凹槽152、252:第二侧部凹槽153:角钢161、261:第一端部凹槽163:第一端部凹槽的底表面234:第二排水装置262:第二端部凹槽317:底板335:第三排水装置336:第三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包括:/n两个顶端梁;/n两个第一顶板,所述两个第一顶板分别与所述两个顶端梁连接;/n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端梁和/或所述第一顶板处,以用于排出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以及/n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沿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排水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包括:
两个顶端梁;
两个第一顶板,所述两个第一顶板分别与所述两个顶端梁连接;
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端梁和/或所述第一顶板处,以用于排出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顶部的液体;以及
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沿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顶板朝向所述排水装置的方向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侧梁和侧部凹槽,所述侧部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顶侧梁之间,所述侧部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顶板构造为波纹板,所述第二顶板的波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箱式建筑模块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所述侧部凹槽与所述第一顶板相连通,所述第二顶板上的液体能够经由所述侧部凹槽流至所述第一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凹槽的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凹波相连,且所述侧部凹槽的所述一侧的顶表面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凹波的底表面齐平或者低于所述第二顶板的凹波的底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凹槽的底表面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齐平或者高于所述第一顶板的顶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部凹槽,所述端部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建王东李世锰陈洋周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