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16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涉及活性炭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再生箱、箱盖、电热板、搅拌装置、蒸汽输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卸料口,再生箱悬置于底板上方,再生箱的上端设置有一进料口,箱盖可拆卸地连接在进料口上,电热板设置于再生箱的内侧壁上并与外部电源连接,搅拌装置设置于箱盖上,蒸汽输送装置设置于底板上,输出端贯穿再生箱的侧壁下方,并延伸至再生箱内,尾气处理装置设置于底板上,输出端贯穿再生箱的侧壁上方,并延伸至再生箱内,卸料口设置于再生箱的底部,卸料口处设置有用以开闭卸料口的阀门,不仅活性炭再生效率高,同时也避免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产生。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极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这些活性炭一经使用便会失效,变成固体废弃物,如果随意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些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的活性炭再生设备,通过对活性炭进行加热再生,但由于设备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降低了活性炭再生效率,同时缺乏尾气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不仅活性炭再生效率高,同时也避免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底板;再生箱,所述再生箱悬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再生箱的上端设置有一进料口;箱盖,所述箱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进料口上;电热板,所述电热板设置于所述再生箱的内侧壁上并与外部电源连接;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箱盖上,用于对所述再生箱内的待再生的活性炭进行搅拌;蒸汽输送装置,所述蒸汽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输出端贯穿所述再生箱的侧壁下方,并延伸至所述再生箱内;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输出端贯穿所述再生箱的侧壁上方,并延伸至所述再生箱内;卸料口,所述卸料口设置于所述再生箱的底部,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有用以开闭卸料口的阀门。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箱盖上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垂直贯穿所述箱盖;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箱盖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外周侧上。优选地,所述蒸汽输送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一加水口;塞子,所述塞子连接在水箱的加水口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置于所述水箱内并与外部电源连接;蒸汽输送管,所述蒸汽输送管一端与所述水箱的顶部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再生箱的侧壁下方,并延伸至所述再生箱内。优选地,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箱,所述尾气处理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尾气处理箱的侧壁设置有一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处可拆卸地连接有一密封塞;离心鼓风机,所述离心鼓风机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离心鼓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再生箱的侧壁上方,并延伸至所述再生箱内;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离心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尾气处理箱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筒,两个所述导向筒间隔竖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端面;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再生箱的底部,各导向杆与各导向筒一一对应,且各导向杆下端延伸于对应的导向筒内;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再生箱底部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还包括:两个以上的活动轮,设于所述底板底部边角处。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还包括: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端面;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插入至所述滚珠轴承的内部;把手,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拉杆的顶端。优选地,所述拉杆为伸缩杆。优选地,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具有螺纹连接头,所述第一拉杆远离螺纹连接头的一端插入至所述滚珠轴承的内部;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连接头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二拉杆远离螺纹孔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将待再生的活性炭通过进料口投入至再生箱内,此时蒸汽输送装置、电热板开始工作,电热板对活性炭进行加热,蒸汽输送装置源源不断的产生蒸汽通入到再生箱内,活性炭在高温条件下,通过水蒸气的作用重新获得吸附能力;同时搅拌装置用于对所述再生箱内的待再生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得活性炭受热均匀,使得活性炭再生效率高;水蒸气携带活性炭中的杂质通过尾气处理装置吸走,避免了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向筒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拉杆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0、底板;20、再生箱;30、箱盖;31、卡块;40、电热板;50、搅拌装置;51、驱动电机;52、搅拌轴;53、搅拌杆;60、蒸汽输送装置;61、水箱;62、塞子;63、加热棒;64、蒸汽输送管;70、尾气处理装置;71、尾气处理箱;72、离心鼓风机;73、进风管道;74、出风管道;75、密封塞;80、卸料口;90、活动轮;100、阀门;110、导向筒;120、导向杆;130、缓冲弹簧;140、滚珠轴承;150、拉杆;151、第一拉杆;152、第二拉杆;153、螺纹连接头;160、把手;170、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底板10、再生箱20、箱盖30、电热板40、搅拌装置50、蒸汽输送装置60、尾气处理装置70、卸料口80,再生箱20悬置于底板10上方,再生箱20的上端设置有一进料口,箱盖30可拆卸地连接在进料口上,电热板40设置于再生箱20的内侧壁上并与外部电源连接,搅拌装置50设置于箱盖30上,用于对再生箱20内的待再生的活性炭进行搅拌,蒸汽输送装置60设置于底板10上,输出端贯穿再生箱20的侧壁下方,并延伸至再生箱20内,尾气处理装置设置于底板10上,输出端贯穿再生箱20的侧壁上方,并延伸至再生箱20内,卸料口80设置于再生箱20的底部,卸料口80处设置有用以开闭卸料口80的阀门100。参照图1,为了便于箱盖30的拆装,在箱盖30的下端面设置有卡块31,在再生箱20进料口的上端面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再生箱,所述再生箱悬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再生箱的上端设置有一进料口;/n箱盖,所述箱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进料口上;/n电热板,所述电热板设置于所述再生箱的内侧壁上并与外部电源连接;/n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箱盖上,用于对所述再生箱内的待再生的活性炭进行搅拌;/n蒸汽输送装置,所述蒸汽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再生箱内部下端相连通;/n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再生箱内部上端相连通;/n卸料口,所述卸料口设置于所述再生箱的底部,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有用以开闭卸料口的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再生箱,所述再生箱悬置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再生箱的上端设置有一进料口;
箱盖,所述箱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进料口上;
电热板,所述电热板设置于所述再生箱的内侧壁上并与外部电源连接;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箱盖上,用于对所述再生箱内的待再生的活性炭进行搅拌;
蒸汽输送装置,所述蒸汽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再生箱内部下端相连通;
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再生箱内部上端相连通;
卸料口,所述卸料口设置于所述再生箱的底部,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有用以开闭卸料口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箱盖上端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垂直贯穿所述箱盖;
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箱盖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外周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送装置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一加水口;
塞子,所述塞子连接在水箱的加水口处;
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置于所述水箱内并与外部电源连接;
蒸汽输送管,所述蒸汽输送管一端与所述水箱的顶部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再生箱的侧壁下方,并延伸至所述再生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
尾气处理箱,所述尾气处理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尾气处理箱的侧壁设置有一出气孔,所述出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维李宝杰吴天浩韩新民徐泽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