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302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其使用小曲清香型原酒浸泡竹片制备成竹片醇溶液,随后与小曲清香原酒进行勾调处理,制作成复合香型白酒。该制作方法的复合香型白酒微黄透明,竹香突出,清香典型,口感微甜,还富有竹叶黄酮、竹多糖等健康功能成分,风格介于竹筒酒和传统白酒之间,属于健康白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酒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其枝修长挺拔,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备受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代文人墨客爱竹颂竹者众多。竹也具备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竹沥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近代药物化学分析证明:竹沥含有十多种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愈创木酚、甲酚、甲酸、乙酸、苯甲酸等多种化学成分。竹叶也可以用作药粥,《老老恒言》记载:“竹叶解渴除烦,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栀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进一、二杯即愈。”目前,市面上已有很多的竹筒生态酒,其制作工艺大同小异,主要是将原酒注入竹节内,经过一段时间的陈酿后将竹节砍伐下来,保留已注入原酒的竹节的外观,外表面经过处理后进行售卖。此方式的原理是将竹节内的有效活性成分经过醇溶液置换出来,包括竹叶黄酮、竹多糖、氨基酸等类物质,使原酒含有诸多健康因子。此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原酒降度快。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是用树根吸收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经过树干传输至枝叶上,而注入竹节内的酒会将竹腔内壁上的水分置换出来,从而降低了度数。然而,不仅仅是竹子内部的水分,竹子外部环境也会对竹节内部的原酒酒度产生影响,夏季尤为明显,以清香型白酒为例,55%VOL的小曲清香型原酒种入竹节内,14天后度数可降至35%VOL左右。(2)原酒易渗漉。将种酒后的竹节直接作为一个储酒容器,或在表面进行简单的保护处理,例如外表套一个抽真空包装,或低温冷冻保存,或高温碳化,但仍然无法阻止酒体的挥发,毕竟木制品本身的密封性是无法与玻璃瓶、陶瓷瓶等常用储酒容器相比。(3)酒质浑浊。竹节内部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竹茹、竹衣等等,原酒长时间的在竹节内陈酿,酒体内会存在大量木质素类的杂质,而种入竹节的酒体是直接售卖,不再进行过滤除浊等工艺,消费者购买后只能直接饮用。酒作为一个食品,是会被人体直接饮用和吸收,含有太多的杂质势必会对人体的吸收和代谢产生影响。(4)产品质量不稳定。竹节种酒受到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温度、海拔、气候等外部因素,也有竹龄、竹节大小等内部因素,甚至同一棵竹子在不同竹节上种酒,其各理化指标、健康因子的含量也不尽相同,因此,该产品的质量很难保持一致。(5)安全隐患大。一般白酒类的产品在灌装前还需进行一次安全指标监测,保障产品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后再进行灌装。而目前的竹筒酒基本无法实现,将酒种入竹节后就再无安全检测环节,另外,竹林种酒基本是在开放式的环境下操作,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很多,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持生态竹酒的风格和功能,又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无隐患的饮料酒,其能够避免原酒在置换竹内健康因子的同时而损失较多的酒内风味物质;保持每批次产品的功能成分和产品质量稳定;除去基酒中的异杂味,最大限度减少特殊风味物质和功能成分的损失,保持酒体口感醇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3年左右竹龄的竹子,将其清洗并加工成小块的竹片;(2)将小曲清香型原酒与竹片放入陶缸中浸泡,缸口用双层油纸和膜进行封口,得到浸泡酒;(3)将小曲原酒注入活竹的竹节中进行陈酿,得到活竹种酒;(4)将步骤(2)的浸泡酒与步骤(3)的活竹种酒勾调至目标度数,冷冻过滤进行除浊,得到竹酒;(5)精选小曲原酒进行勾调,目标度数与步骤(4)的竹酒保持一致,并用活性炭吸附除浊;(6)将步骤(4)和步骤(5)的酒体混合均匀,检测合格后,灌装。优选的,步骤(1)中将竹子加工成宽5-8cm、长8-10cm的竹片,用纯净水清洗残余的木屑和污垢。优选的,步骤(2)中竹片的投料比为20-30%,分三批放入陶缸,每批竹片浸泡15-20天。优选的,步骤(3)中陈酿期在14天以上。优选的,步骤(4)中将制备好竹酒进行勾调,并调整至目标度数,随后进行冷冻过滤,冷冻过滤温度为-10℃以下。优选的,步骤(6)中将勾调后的两种酒体混匀放入不锈钢罐中陈酿15-30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复合香型白酒。优选的,所述复合香型白酒的总黄酮为0.10g/L-0.3g/L,氨基酸为100mg/L-500m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浸泡竹片制得的竹酒,其酒度仍能保持在45%VOL左右,酒体内的风味物质成分损失较少,经过多轮次的浸泡使酒体的竹香风格更明显,入口醇厚感更强。2、采用活性炭吸附与冷冻过滤等两种工艺相结合。活性炭过滤工艺的优点:吸附杂质,除去异味,促进酒体老熟;缺点:损失部分重要的风味物质,损失部分黄酮类物质。冷冻过滤的优点:澄清酒体,风味物质含量损失少;缺点:无法除去酒体中异杂味等。冷冻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各有优缺点,目前行业内都采用其中一种方式处理,若将两种处理工艺结合则可以互相弥补其各自的优缺点。与单一的活性炭过滤相比,冷冻过滤对黄酮类功能成分的损失较少,但又能除去小曲酒中的异杂味,酒体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使酒体的保健功能更加显著。3、生产过程可在工厂内部进行,整个产品均在车间可监控的范围内完成,排除人为和环境等食品安全因素的干扰,提高生产效益,降低酒损成本。4、将竹片浸泡后的竹酒与小曲酒进行勾调和过滤,除去酒体中的杂质,待检测合格后灌装。此方式可保障每批次产品的质量稳定,包括酒度、香气、口感、健康因子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竹片加工选取三年竹龄的老竹,加工成宽5-8cm、长8-10cm的竹片,用纯净水清洗残余的木屑和泥土等污垢。1.2投料将竹片放入陶缸内的小曲原酒中浸泡,竹片投料比例为20%。1.3浸泡竹片放入陶缸中浸泡,每批竹片浸泡20天,共浸泡2批。此时酒体呈深黄色,酒度在45%VOL以上,相关参数参见表1。1.4种酒将小曲酒注入到竹节中,陈酿期在15天,此时酒体呈淡黄色,酒体度数保持在38-45%VOL左右,相关参数参见表1。1.5冷冻过滤将制备好竹酒进行勾调,并调整至目标度数,随后进行冷冻过滤,过滤温度为零下10℃以下,过滤后的酒体澄清透明,无杂质。表1竹片浸泡和竹节种酒各指标对比竹片浸泡(45天)竹节种酒(15天)酒精度45%VOL-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选取3年左右竹龄的竹子,将其清洗并加工成小块的竹片;/n(2)将小曲清香型原酒与竹片放入陶缸中浸泡,缸口用双层油纸和膜进行封口,得到浸泡酒;/n(3)将小曲原酒注入活竹的竹节中进行陈酿,得到活竹种酒;/n(4)将步骤(2)的浸泡酒与步骤(3)的活竹种酒勾调至目标度数,冷冻过滤进行除浊,得到竹酒。/n(5)精选小曲原酒进行勾调,目标度数与步骤(4)的竹酒保持一致,并用活性炭吸附除浊;/n(6)将步骤(4)和步骤(5)的酒体混合均匀,检测合格后,灌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3年左右竹龄的竹子,将其清洗并加工成小块的竹片;
(2)将小曲清香型原酒与竹片放入陶缸中浸泡,缸口用双层油纸和膜进行封口,得到浸泡酒;
(3)将小曲原酒注入活竹的竹节中进行陈酿,得到活竹种酒;
(4)将步骤(2)的浸泡酒与步骤(3)的活竹种酒勾调至目标度数,冷冻过滤进行除浊,得到竹酒。
(5)精选小曲原酒进行勾调,目标度数与步骤(4)的竹酒保持一致,并用活性炭吸附除浊;
(6)将步骤(4)和步骤(5)的酒体混合均匀,检测合格后,灌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竹子加工成宽5-8cm、长8-10cm的竹片,用纯净水清洗残余的木屑和污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香型白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翔
申请(专利权)人:劲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