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99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其使得胶和钢片的对应区域贴合后不产生气泡,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品质。预先在加工形成胶半成品、钢片半成品,之后将胶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下模的上表面的第一定位腔内,同时将钢片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上模的上表面的第二定位腔,之后将上模的上表面翻转后套位于贴合模具的定位柱,使得上模的钢片半成品向下靠近贴合所述下模的胶半成品的上胶面,在胶半成品的正下方的下模位置设置有仿形避让孔,每个仿形避让孔内插装有贴胶凸台,所述贴胶凸台的底部为连接柱,所述贴胶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正下而上仿形缩口的凸台结构,顶部的凸台结构相对于所述胶半成品的面域等比例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和钢片贴合的
,具体为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产品中,钢片的一表面需要贴付对应形状的胶,现有的工艺普遍是预先加工成型对应的钢片、同步加工对应形状的胶,之后通过平面的贴胶凸台将胶和钢片贴合在一起,在贴合过程中易产生气泡,进而会影响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其使得胶和钢片的对应区域贴合后不产生气泡,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先在加工形成胶半成品、钢片半成品,之后将胶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下模的上表面的第一定位腔内,同时将钢片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上模的上表面的第二定位腔,之后将上模的上表面翻转后套位于贴合模具的定位柱,使得上模的钢片半成品向下靠近贴合所述下模的胶半成品的上胶面,在胶半成品的正下方的下模位置设置有仿形避让孔,每个仿形避让孔内插装有贴胶凸台,所述贴胶凸台的底部为连接柱,所述贴胶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正下而上仿形缩口的凸台结构,顶部的凸台结构相对于所述胶半成品的面域等比例缩小、位于所述胶半成品的中心区域,所述上模带动下模沿着定位柱下行过程中,凸台结构将气体挤出,所述凸台结构为柔性材质,其在上模下压过程中逐渐发生形变下凹,最终使得仿形于胶半成品的贴胶凸台完全压附住胶半成品的下表面,进而使得胶半成品和钢片半成品完成无泡贴合。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内凹定位孔,未翻转状态下的所述上模的上表面对应于内凹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凸柱,其确保定位可靠准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由于在胶半成品的正下方的下模位置设置有仿形避让孔,每个仿形避让孔内插装有贴胶凸台,贴胶凸台的底部为连接柱,贴胶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正下而上仿形缩口的凸台结构,顶部的凸台结构相对于胶半成品的面域等比例缩小、位于胶半成品的中心区域,上模带动下模沿着导向柱下行过程中,凸台结构将气体挤出,凸台结构为柔性材质,其在上模下压过程中逐渐发生形变下凹,最终使得仿形于胶半成品的贴胶凸台完全压附住胶半成品的下表面,进而使得胶半成品和钢片半成品完成无泡贴合,其使得胶和钢片的对应区域贴合后不产生气泡,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所对应的模具示意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贴胶凸台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胶半成品1、钢片半成品2、下模3、内凹定位孔31、上模4、定位凸柱41、定位柱5、仿形避让孔6、贴胶凸台7、连接柱71、凸台结构72。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见图1、图2:预先在加工形成胶半成品1、钢片半成品2,之后将胶半成品1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下模3的上表面的第一定位腔内,同时将钢片半成品2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上模4的上表面的第二定位腔,之后将上模4的上表面翻转后套位于贴合模具的定位柱5,使得上模4的钢片半成品2向下靠近贴合下模3的胶半成品1的上胶面,在胶半成品1的正下方的下模3位置设置有仿形避让孔6,每个仿形避让孔6内插装有贴胶凸台7,贴胶凸台7的底部为连接柱71,贴胶凸台7的顶部设置有正下而上仿形缩口的凸台结构72,顶部的凸台结构72相对于胶半成品1的面域等比例缩小、位于胶半成品1的中心区域,上模4带动下模3沿着导定位柱5下行过程中,凸台结构72将气体挤出,凸台结构72为柔性材质,其在上模4下压过程中凸台结构72逐渐发生形变下凹,最终使得仿形于胶半成品1的贴胶凸台7完全压附住胶半成品1的下表面,进而使得胶半成品1和钢片半成品2完成无泡贴合;下模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内凹定位孔31,未翻转状态下的上模4的上表面对应于内凹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凸柱41,其确保定位可靠准确。其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在胶半成品的正下方的下模位置设置有仿形避让孔,每个仿形避让孔内插装有贴胶凸台,贴胶凸台的底部为连接柱,贴胶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正下而上仿形缩口的凸台结构,顶部的凸台结构相对于胶半成品的面域等比例缩小、位于胶半成品的中心区域,上模带动下模沿着导向柱下行过程中,凸台结构将气体挤出,凸台结构为柔性材质,其在上模下压过程中逐渐发生形变下凹,最终使得仿形于胶半成品的贴胶凸台完全压附住胶半成品的下表面,进而使得胶半成品和钢片半成品完成无泡贴合,其使得胶和钢片的对应区域贴合后不产生气泡,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先在加工形成胶半成品、钢片半成品,之后将胶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下模的上表面的第一定位腔内,同时将钢片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上模的上表面的第二定位腔,之后将上模的上表面翻转后套位于贴合模具的定位柱,使得上模的钢片半成品向下靠近贴合所述下模的胶半成品的上胶面,在胶半成品的正下方的下模位置设置有仿形避让孔,每个仿形避让孔内插装有贴胶凸台,所述贴胶凸台的底部为连接柱,所述贴胶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正下而上仿形缩口的凸台结构,顶部的凸台结构相对于所述胶半成品的面域等比例缩小、位于所述胶半成品的中心区域,所述上模带动下模沿着定位柱下行过程中,凸台结构将气体挤出,所述凸台结构为柔性材质,其在上模下压过程中逐渐发生形变下凹,最终使得仿形于胶半成品的贴胶凸台完全压附住胶半成品的下表面,进而使得胶半成品和钢片半成品完成无泡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与钢片的无泡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先在加工形成胶半成品、钢片半成品,之后将胶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下模的上表面的第一定位腔内,同时将钢片半成品阵列排布于贴合模具的上模的上表面的第二定位腔,之后将上模的上表面翻转后套位于贴合模具的定位柱,使得上模的钢片半成品向下靠近贴合所述下模的胶半成品的上胶面,在胶半成品的正下方的下模位置设置有仿形避让孔,每个仿形避让孔内插装有贴胶凸台,所述贴胶凸台的底部为连接柱,所述贴胶凸台的顶部设置有正下而上仿形缩口的凸台结构,顶部的凸台结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徐鑫刘月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