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膜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凹版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显著提高了塑料凹版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宽容度和稳定性,提高了印刷附着力和耐磨擦性能。由实施例的数据结果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在初始干燥、耐磨擦性、色浓度、光泽度等参数上的性能明显优异于市售塑料凹版油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凹版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膜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凹版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软包装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凹印油墨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塑料薄膜基材存在表面张力低和非吸收性等特点,现有技术中的塑料凹版油墨在塑膜印刷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印刷问题,例如:印刷过程干燥速度慢,气味大,耐磨擦性差,附着牢度差、色彩不够鲜艳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塑料凹版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具有干燥速度快、附着力强、耐磨擦性优异和印刷色泽明亮的特点,同时解决了塑料凹版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气味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凹版油墨,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优选的,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的质量比优选为1.5~1:0.5~1;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优选的,所述颜料包括二氯联苯胺重氮盐、乙酰苯胺、吡唑酮、无金属酞菁蓝、铜酞或永固红F2R。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聚丙烯酰胺。优选的,所述消泡剂包括酰胺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塑料凹版油墨的细度为小于等于15μm。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凹版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颜料、分散剂、消泡剂和流平剂依次进行混合和研磨,得到所述塑料凹版油墨。优选的,所述混合的温度为10~30℃;所述混合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为400~800rpm,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30min。优选的,所述研磨的温度为30~40℃;所述研磨的速度为400~500rpm;所述研磨的时间为60~120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凹版油墨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塑料凹版油墨在塑膜印刷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以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作为主要原料,由于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具有稳定的乳化适性的特点,作为塑料凹版油墨的连接料,促进了树脂、颜料、分散剂、消泡剂和平流剂更有效的乳化融合,从而显著提高了塑料凹版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宽容度和稳定性,提高了印刷附着力和耐磨擦性能。由实施例的数据结果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在初始干燥、耐磨擦性、色浓度、光泽度等参数上的性能明显优异于市售塑料凹版油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凹版油墨,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按质量份数计,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凹版油墨包括40~50份的树脂,进一步优选为42~46份,更优选为43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优选为25~28%;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优选为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当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时,所述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的质量份数比优选为1.5~1:0.5~1,更优选为1:1。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树脂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树脂购自武汉华翔科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RJ4229,所述UV树脂购自深圳冠达鑫化工有限公司,GD-2490B。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凹版油墨由于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具有稳定的乳化适性的特点,作为塑料凹版油墨的连接料,促进了树脂、颜料、分散剂、消泡剂和平流剂更有效的乳化融合,从而显著提高了塑料凹版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宽容度和稳定性,提高了印刷附着力和耐磨擦性能。以所述树脂的质量份数为基准,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凹版油墨包括5~10份的颜料,进一步优选为6~8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颜料优选包括二氯联苯胺重氮盐、乙酰苯胺、吡唑酮、无金属酞菁蓝、铜酞或永固红F2R。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颜料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以所述树脂的质量份数为基准,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凹版油墨包括5~10份的分散剂,进一步优选为5.5~7.2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散剂优选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聚丙烯酰胺;更优选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聚丙烯酰胺。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分散剂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散剂的作用是是用来颜料的分散使油墨光泽更加明亮。以所述树脂的质量份数为基准,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凹版油墨包括15~20份的消泡剂,进一步优选为16.5~18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消泡剂优选包括酰胺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包括酰胺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或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消泡剂优选包括酰胺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聚醚类消泡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消泡剂中的两种以上时,本专利技术对上述具体物质的质量配比没有特殊要求,采用任意配比即可。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消泡剂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消泡剂的作用是消除油墨中的气泡,使油墨的流动印刷更好。以所述树脂的质量份数为基准,本专利技术所述塑料凹版油墨包括7~15份的流平剂,进一步优选为8.5~10.2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流平剂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流平剂的作用是消除油墨中的气泡,使油墨的流动印刷更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凹版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颜料、分散剂、消泡剂和流平剂依次进行混合和研磨,得到所述塑料凹版油墨。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树脂、颜料、分散剂、有机硅类消泡剂和流平剂的混合顺序没有特殊要求,采用任意的混合顺序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优选为10~30℃,更优选为15~20℃;所述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优选为400~800rpm,更优选为550~750rpm;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5~30min,更优选为17.5~28min。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凹版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n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凹版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UV树脂;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凹版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40~50份,颜料5~10份,分散剂5~10份,消泡剂15~20份和流平剂7~15份;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和UV树脂的质量比为1.5~1:0.5~1;所述树脂的固含量为20~30%;所述流平剂为丙烯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凹版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包括二氯联苯胺重氮盐、乙酰苯胺、吡唑酮、无金属酞菁蓝、铜酞或永固红F2R。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凹版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聚丙烯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凹版油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张凯,杨敬宇,张江武,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樱花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