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美田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67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主要由吸热器(1)、传热管(2)、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连接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热器(1)与传热管(2)、连接器(4)固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内腔相通的密闭整体,内装有一定量的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并使其呈微真空状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属热传递
主要用于地热供暖、余热利用、工业烘干、温室大棚、农产品脱水等领域设备中。以前,在热能的传递方面,主要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来传递热能,如银、铜等。但存在传递效能低、成本高、传递过程中热损失大等缺点。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传热导管的,大都是直径较小的棒状结构,仍存在散热面积小,无法连接成大面积采暖系统,传热速度较慢,传热损失大等缺点,影响了使用和推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克服上述缺点,传热速度快,传热过程中热损失小,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根据需要可方便快捷地组成任意形状和散热面积的传热元件组件的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所说的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主要由吸热器、传热管、多元复合传热介质、连接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热器与传热管、连接器固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内腔相通的密闭整体,内装有一定量的多元复合传热介质,并使其呈微真空状态。本技术所涉及的这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由于吸热器端部具有内螺纹的空腔,可与连接器同规格的外螺纹紧密配合,可根据需要方便快捷组成任意形状和散热面积的传热元件组件。连接器既起连接作用,又起快速散热作用,也是下一段吸热器的热源。导致散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达80~100厘米/秒,传热过程中热损失小,提高了热效率,节约了能源,制造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是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1所示,本技术由吸热器(1)、传热管(2)、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连接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热器(1)与传热管(2)、连接器(4)固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内腔相通的密闭整体,内装有一定量的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并使其呈微真空状态。本技术所涉及的这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由于吸热器(1)端部有内螺纹的空腔,能与连接器(4)同规格的外螺纹紧密配合,可方便快捷组成任意形状和散热面积的传热元件组件。本技术工作时,通过吸热器(1)吸收热量,当温度达到32℃时,元件内的多元复合介质(3)汽化,产生高能物理变化(相变),导致传热管(2)迅速升温传热,传热速度达80~100厘米/秒。连接器(4)外有与吸热器(1)内螺纹同规格的外螺纹,既起连接作用,也起快速散热作用,连接时,又作为下一段吸热器(1)的热源超速传递下去。这样不仅传热速度快,又降低了热源制造成本,传热过程中热损失小,提高了热效率,节约了能源,是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本技术可以广泛用于民用取暖、地热供暖、余热利用、工业烘干、温室大棚、农产品脱水等领域设备中,也可广泛用于太阳能、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航空航天及原子能利用等领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效节能传热元件。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主要由吸热器(1)、传热管(2)、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连接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热器(1)与传热管(2)、连接器(4)固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内腔相通的密闭整体,内装有一定量的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并使其呈微真空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吸热器(1)其端部有内螺纹的空腔,可与连接器(4)同规格的外螺纹紧密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传热元件,主要用于地热供暖、余热利用、工业烘干、温室大棚、农产品脱水等领域设备中。本技术主要由吸热器(1)、传热管(2)、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连接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吸热器(1)内装有一定量的多元复合传热介质(3),呈微真空状态,其端部有内螺纹的空腔,可与连接器(4)同规格的外螺纹紧密配合,根据需要能方便快捷地组成任意形状和散热面积的传热元件组件。具有传热速度快,工艺性能好,热损失小,成本低,用途广等特点。文档编号F28D15/00GK2580382SQ0228592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谭美田 申请人:谭美田, 胡刚, 程福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美田
申请(专利权)人:谭美田胡刚程福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