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艳专利>正文

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63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主要涉及传染病隔离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表面设有隔离舱,所述隔离舱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弧形海绵棒,所述隔离舱底部一侧设有拉链,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铰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支撑腿底部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存放,能快速打开使用,有利于对突发传染病患者进行应急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
本技术涉及传染病隔离领域,具体是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
技术介绍
突发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简称“SARS”)、同时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这类传染病一般发病快,传染性强,对于患病的人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在学校或者商场等人员较多的区域,如果有人患有突发传染病,那么病毒会立即在人群中进行传播,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对患病者和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但是一般学校或商场不具备专业的隔离场所,在出现这种情况后大多是空置出一间房间来对患病人员进行隔离,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病毒的隔离效果不好,且在患病人员转移到医院后需要对该房间进行消毒处理,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消毒人员感染的几率,还会使该房间闲置一段时间,浪费资源,而如果单独购置隔离类的产品的话,无疑会占用空间,而那些折叠储存的产品,无法实现快速打开和组装,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它便于存放,能快速打开使用,有利于对突发传染病患者进行应急隔离。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两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表面设有隔离舱,所述隔离舱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弧形海绵棒,所述隔离舱底部一侧设有拉链,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铰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支撑腿底部设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舱一侧设有进风扇,所述隔离舱内部一侧且进风扇对侧设有过滤罐,所述隔离舱外侧设有排风扇,所述过滤罐与排风扇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设有插扣。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与第二支撑板的铰接轴为阻尼轴。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隔离舱一侧通过拉链连接在一起,将拉链拉开掀开隔离舱,使患病者躺在隔离舱内,然后拉上拉链,达到隔离的目的,隔离舱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弧形海绵棒,能将隔离舱撑起,使隔离舱内形成一个空间,使处于隔离舱内的病人不会感到压抑,同时隔离舱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底部铰接有支撑腿,支撑腿底部设有万向轮,可作为担架床使用,方便移动患者,平时将第二支撑板沿铰接处转动90度后,两个第二支撑板将隔离舱挤压到中间,而由于弧形海绵棒压缩后依然能恢复原样,因此打开第二支撑板后能立即投入使用,便于存放的同时能快速的对患者进行隔离,能快速的对突发传染病患者进行应急隔离处理。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折叠形态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剖视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隔离舱;4、弧形海绵棒;5、拉链;6、支撑腿;7、万向轮;8、进风扇;9、过滤罐;10、排风扇;11、连接带;12、插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主体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两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第二支撑板2的转动极限为平行或垂直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表面设有隔离舱3,隔离舱3底面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在传染病人使用后,方便将隔离舱3拆下进行消毒处理,隔离舱3为透明的膜结构,所述隔离舱3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弧形海绵棒4,弧形海绵棒4被塞在隔离舱3内,将隔离舱3撑起使其内部形成一空间,所述隔离舱3底部一侧设有拉链5,通过拉链5来使隔离舱3打开或闭合,操作方便,防止隔离舱3内的污染空气泄漏,所述第二支撑板2底部且靠近第一支撑板1的位置铰接有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支撑腿6的最大转动限度为垂直或平行第二支撑板2,支撑腿6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板2的宽度,通过转动两侧的第二支撑板2将设备折叠后,整个设备为第一支撑板1在上,和两侧的第二支撑板2一起将隔离舱3保护在内,而支撑腿6转动到与第二支撑板2平行的位置,万向轮7依然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腿6底部设有万向轮7,便于转移转染病患者,且万向轮7上设有制动片,保证设备停止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隔离舱3一侧设有进风扇8,所述隔离舱3内部一侧且进风扇8对侧设有过滤罐9,所述隔离舱3外侧设有排风扇10,所述过滤罐9与排风扇10相通,进风扇8和排风扇10底部都设有蓄电池,为进风扇8和排风扇10提供动力,通过进风扇8和排风扇10的配合作用使隔离舱3内的气压略小于外部气压,使隔离舱3内部为负压状态,同时隔离舱3内的气体在经排风扇10排出前要先经过过滤罐9过滤,在保证隔离舱3内部空气流动的同时防止病毒气体外泄,防止外界人员被感染。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2两侧设有连接带11,所述连接带11上设有插扣12,在通过转动第二支撑板2将隔离舱3折叠存放后,通过插扣12将两侧的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保证设备折叠存放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支撑腿6与第二支撑板2的铰接轴为阻尼轴,保证设备使用时支撑腿6垂直第二支撑板2时的稳定性,以及设备折叠后支撑腿6平行第二支撑板2时的支撑稳定性。实施例: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两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与两侧第二支撑板2展开的长度大于正常成年人的身高,所述第二支撑板2两侧设有可调长度的连接带11,所述连接带11上设有插扣12,连接带11和插扣12可使用类似于书包所使用的书包带和书包扣的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第二支撑板2只能由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的状态向远离支撑腿6的方向转动90度,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表面通过魔术贴设有透明膜结构的隔离舱3,所述隔离舱3沿长度方向塞装有多个弧形海绵棒4,所述隔离舱3底部一侧设有拉链5,拉链5外部的上下两侧还设有封闭帘,所述隔离舱3一侧设有进风扇8,所述隔离舱3内部一侧且进风扇8对侧设有过滤罐9,所述隔离舱3外侧设有排风扇10,所述过滤罐9与排风扇10相通,进风扇8和排风扇10底部都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第二支撑板2底部通过阻尼轴铰接有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两支撑腿6只能由垂直于第二支撑板2的状态向外侧转动90度至与第二支撑板2平行的状态,所述支撑腿6底部设有万向轮7。工作原理:设备在闲置时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两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表面设有隔离舱(3),所述隔离舱(3)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弧形海绵棒(4),所述隔离舱(3)底部一侧设有拉链(5),所述第二支撑板(2)底部铰接有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支撑腿(6)底部设有万向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两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表面设有隔离舱(3),所述隔离舱(3)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弧形海绵棒(4),所述隔离舱(3)底部一侧设有拉链(5),所述第二支撑板(2)底部铰接有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的转动角度为0至90度,所述支撑腿(6)底部设有万向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艳莫周银刘娟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