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57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压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加热机构、以及压合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和载板;加热机构包括:滑座、第一驱动器、以及导热块;导热块位于载板的外侧;导热块设有发热器;压合机构包括:支架、固定座、第二驱动器、压爪、以及第三驱动器。上述热压装置,利用定位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压合机构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并且通过加热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加热以达到胶水快速凝固的温度,从而使得塑胶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胶水在稳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固化,实现自动化的热压粘合,使得金属件与塑胶件的粘合更加高效和可控性更强,保证胶水固化的效果达到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产品制作时,当需要将塑胶件连接在金属件上时,通常会利用AB胶涂覆在塑胶件与金属件的连接处,待AB胶凝固后,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固定连接在一起。AB胶是两种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种是本胶,另一种是硬化剂,当本胶与硬化剂混合时会产生硬化效果。一般而言,AB胶具有很高的粘接强度,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常温下的固化时间长。在传统的产品制作方法中,在使用AB胶装配金属件与塑胶件时,大多数是采用人工进行保压固定以等待AB胶凝固。而人工作业的稳定性差,而且AB胶需要在常温下需要较长的静置时间方可完全凝固(常温下通常需要1-2天),工人在作业时,对于保压的压力和时长都全依赖于当前的工作状态和个人经验,导致人工作业无法使两个工件稳定的固化,或者根本就没有固化,致使产品装配不合格,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压装置,利用定位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压合机构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并且通过加热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加热以达到胶水快速凝固的温度,从而使得塑胶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胶水在稳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固化,实现自动化的热压粘合,使得金属件与塑胶件的粘合更加高效和可控性更强,保证胶水固化的效果达到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一种热压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载板;连接定位机构的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底座的滑座、连接滑座的第一驱动器、以及安装在滑座上的导热块;导热块位于载板的外侧;导热块设有发热器;以及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相邻载板设置的支架、滑动连接支架的固定座、连接固定座的第二驱动器、滑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压爪、以及连接压爪的第三驱动器;固定座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载板的承载面;压爪的滑动方向平行于载板的承载面。上述热压装置,通过胶水将金属件和塑胶件粘接在一起后,将金属件和塑胶件一同放入到定位机构中,通过载板将金属件进行定位,使得塑胶件位于载板靠近导热块的一侧。压合机构的第二驱动器带动固定座滑动,使得压爪移动到合适的高度以正对塑胶件。然后,第一驱动器带动滑座移动,使得导热块紧贴在金属件的外侧,发热器发热以使得金属件达到预设的温度。接着,第三驱动器带动压爪朝向塑胶件移动,通过压爪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在达到预设的压紧时间后,压爪和导热块分别复位。通过上述设计,利用定位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压合机构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并且通过加热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加热以达到胶水快速凝固的温度,从而使得塑胶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胶水在稳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固化,实现自动化的热压粘合,使得金属件与塑胶件的粘合更加高效和可控性更强,保证胶水固化的效果达到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载板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硬质垫板和铺设在硬质垫板上的软质垫板。硬质垫板用于为软质垫板提供稳定的支撑基底,而软质垫板则用于放置产品并且可以减少产品外观面的碰刮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软质垫板上设有阵列式分布的真空吸孔。真空吸孔可以产生真空吸附力以固定金属件,而且避免对产品的表面造成碰刮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设有分布于载板的外周缘的侧向定位块。侧向定位块可以通过限制产品的外周缘达到定位的效果,使得产品达到合理的重复定位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块还设有电连接发热器的温控器。温控器用于根据导热块的发热状态对发热器进行反馈控制,提高导热块的温度可控性和稳定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爪包括:滑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第一安装座和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座上的固定压头;固定压头沿平行于导热块的方向设置。固定压头可以为金属件和塑胶件在粘合时的状态提供固定方向的挤压力,尤其是可以在金属件与塑胶件的交界处,与产品金属面为基准管控塑胶件的装配数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压头设有V形的第一挤压槽。若塑胶件与金属件的结合处缺乏对塑胶件的支撑,则可以通过V形的第一挤压槽对塑胶件施加朝向导向块的挤压力的同时,将塑胶件托起,让塑胶件保持在预设的高度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爪包括:滑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第二安装座和铰接在第二安装座的活动压头;活动压头沿平行于导热块的方向设置,且活动压头在第二安装座的铰接处的铰接轴垂直于载板的承载面。当活动压头挤压金属件和/或塑胶件时,通过摆动的方式,可以自动适应与产品面保持绝对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动压头设有V形的第二挤压槽。若塑胶件与金属件的结合处缺乏对塑胶件的支撑,则可以通过V形的第二挤压槽对塑胶件施加朝向导向块的挤压力的同时,将塑胶件托起,让塑胶件保持在预设的高度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设有缓冲器;缓冲器设置于固定座的滑动方向上。缓冲器可以在压头移动至预设的高度位置时,对固定座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因为惯性对第二驱动器的反作用力,保护第二驱动器和防止压爪在惯性作用下冲撞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的热压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热压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和加热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加热机构的局部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热压装置中的压合机构的局部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热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图5所示的热压装置的局部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热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0-热压装置;10-定位机构,11-底座,111-侧向定位块,12-载板,121-硬质垫板,122-软质垫板,1221-真空吸孔;20-加热机构,21-滑座,22-第一驱动器,23-导热块;30-压合机构,31-支架,311-缓冲器,32-固定座,33-第二驱动器,34-压爪,341-第一安装座,342-固定压头,343-第二安装座,344-活动压头,35-第三驱动器。201-塑胶件,202-金属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载板;/n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滑座、连接所述滑座的第一驱动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位于所述载板的外侧;所述导热块设有发热器;以及/n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相邻所述载板设置的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的第二驱动器、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压爪、以及连接所述压爪的第三驱动器;所述固定座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承载面;所述压爪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载板的承载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载板;
连接所述定位机构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滑座、连接所述滑座的第一驱动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位于所述载板的外侧;所述导热块设有发热器;以及
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相邻所述载板设置的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架的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的第二驱动器、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压爪、以及连接所述压爪的第三驱动器;所述固定座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载板的承载面;所述压爪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载板的承载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硬质垫板和铺设在所述硬质垫板上的软质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板上设有阵列式分布的真空吸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分布于所述载板的外周缘的侧向定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杨洪春彭海华汪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