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559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固定连接,定模板内设置有型腔,动模板内设置有型芯,型芯与动模板为一体式结构,在动模板的内部,且位于型芯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封胶滑块,封胶滑块与型芯紧密贴合,且相邻的封胶滑块之间固定连接,型腔的外围设置有与封胶滑块配合的封胶结构,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微开模时,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封胶滑块上移,使其与型腔的外围封胶结构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两者持续紧密贴合以实现封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侧封胶替换为平面封胶,实现了快速封胶,并有效避免了漏胶现象,生产质量高、效率高,节约成本,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微开模发泡技术采用将胶料混合发泡剂粒子后注射到注塑模具模腔,并且迅速将模具微开模,使得其内部的胶料在发泡剂粒子的作用下继续发泡膨胀,最后冷却定型成产品。相对于普通注塑,该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产品的物理性能需求,而且可以有效节约原料成本,减轻产品重量,该技术在汽车内外饰产品制造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注塑模具通常由动模和定模组成,合模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构成注塑模腔,封胶位就是动模板和定模板的结合面,也叫分型面,用于挡住胶料,防止溢出。对于传统的微开模注塑模具,如图1中的简易截面图,动模板为整体式结构,重量大,模具侧壁有3°的插破封胶位,动模微开0.5mm后插破间隙有0.026mm,前期间隙小不足以产生毛边;但是,随着产品的持续生产,由于动、定模板结构重量大,微开模过程中动模板和定模板的侧壁长期磨损,且摩擦力大,造成插破间隙逐渐变大,出现漏胶现象,注塑完成后产品带毛边,外观质量差,后期需进行人工修复,工序繁杂,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与定模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板内设置有型腔,所述动模板内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与所述动模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模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型芯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封胶滑块,所述封胶滑块与所述型芯紧密贴合,且相邻的封胶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型腔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封胶滑块配合的封胶结构,所述型腔、型芯和封胶滑块配合共同形成注塑模腔,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动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封胶滑块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微开模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封胶滑块上移,使其与所述型腔的外围封胶结构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两者持续紧密贴合以实现封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驱动板和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对称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动模固定板的上方,且与所述驱动油缸连接,若干个所述驱动杆分布安装于所述驱动板上,且其上端穿过所述动模板与各个所述封胶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与所述驱动油缸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动模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设置有顶针板和顶针背板,所述顶针板位于所述顶针背板的上方,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顶针背板的下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顶针板和顶针背板,且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和所述顶针背板之间的间隙通过支柱实现,所述支柱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上,其穿过所述驱动板,且滑动连接,所述支柱的上端面顶着所述顶针背板的下端面,所述支柱伸出所述驱动板上端面的距离即为所述间隙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固定连接,定模板内设置有型腔,动模板内设置有型芯,型芯与动模板为一体式结构,在动模板的内部,且位于型芯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封胶滑块,封胶滑块与型芯紧密贴合,且相邻的封胶滑块之间固定连接,型腔的外围设置有与封胶滑块配合的封胶结构,动模板与动模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微开模时,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封胶滑块上移,使其与型腔的外围封胶结构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两者持续紧密贴合以实现封胶;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侧封胶替换为平面封胶,实现了快速封胶,并且有效避免了漏胶现象,生产质量高、效率高,节约成本,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式微开模注塑模具动模板和定模板的简易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动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动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封胶滑块与其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封胶滑块与其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油缸安装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模板;11-型腔;2-动模板;21-型芯;22-封胶滑块;3-定模固定板;4-动模固定板;5-驱动杆;6-驱动板;7-驱动油缸;8-连接块;9-顶针板;10-顶针背板;12-支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1和动模板2,所述定模板1与定模固定板3固定连接,构成注塑模具定模,所述动模板2与动模固定板4固定连接,构成注塑模具动模,所述定模板1内设置有型腔11,所述动模板2内设置有型芯21,所述型芯21与所述动模板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模板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型芯21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封胶滑块22,根据产品结构生产需求,本实例中所述封胶滑块22设置为7个,所述封胶滑块22与所述型芯21紧密贴合,且相邻的封胶滑块22之间通过连接板、锁紧螺钉和盖板等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封胶滑块22与所述型芯21的外侧壁以及所述动模板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型腔11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封胶滑块22配合的封胶结构,注塑合模时,所述型腔11、型芯21和封胶滑块22配合共同形成注塑模腔,所述型腔11的外围封胶结构和所述封胶滑块22的上端面处于平面贴合封胶状态,所述动模板2与所述动模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封胶滑块22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微开模时,所述动模整体按照远离所述定模的方向微开,所述型芯21相对于所述型腔11下移,注塑模腔厚度增大,同时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封胶滑块22整体上移,过程中,所述封胶滑块22相对于所述型芯21上移,所述封胶滑块22与所述型腔11的外围封胶结构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两者持续紧密贴合以实现封胶。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5、驱动板6和驱动油缸7,所述驱动油缸7对称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4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油缸7设置为4个,所述驱动板6位于所述动模固定板4的上方,且与所述驱动油缸7连接,若干个所述驱动杆5分布安装于所述驱动板6上,且其上端穿过所述动模板2与各个所述封胶滑块22的下端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驱动油缸7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4的两侧上方,所述驱动板6与所述驱动油缸7通过连接块8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板6的两侧设置有容纳所述驱动油缸7的矩形槽,所述驱动油缸7的尾部处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连接块8由固定于所述矩形槽两侧的矩形块以及将两侧矩形块连接固定的固定块组装而成,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T型卡槽,所述驱动油缸7的油缸杆端部卡在所述T型卡槽内,并在油缸杆端部的一侧设置限制板以实现所述连接块8与所述驱动油缸7的稳定连接;所述驱动油缸7的伸缩可通过所述连接块8带动所述驱动板6以及所述驱动杆5同步上下移动,进而控制所述封胶滑块22上下移动。具体地,所述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1)和动模板(2),所述定模板(1)与定模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2)与动模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板(1)内设置有型腔(11),所述动模板(2)内设置有型芯(21),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21)与所述动模板(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模板(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型芯(21)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封胶滑块(22),所述封胶滑块(22)与所述型芯(21)紧密贴合,且相邻的封胶滑块(2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型腔(11)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封胶滑块(22)配合的封胶结构,所述型腔(11)、型芯(21)和封胶滑块(22)配合共同形成注塑模腔,所述动模板(2)与所述动模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封胶滑块(22)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微开模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封胶滑块(22)上移,使其与所述型腔(11)的外围封胶结构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两者持续紧密贴合以实现封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1)和动模板(2),所述定模板(1)与定模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动模板(2)与动模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板(1)内设置有型腔(11),所述动模板(2)内设置有型芯(21),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21)与所述动模板(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动模板(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型芯(21)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封胶滑块(22),所述封胶滑块(22)与所述型芯(21)紧密贴合,且相邻的封胶滑块(2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型腔(11)的外围设置有与所述封胶滑块(22)配合的封胶结构,所述型腔(11)、型芯(21)和封胶滑块(22)配合共同形成注塑模腔,所述动模板(2)与所述动模固定板(4)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封胶滑块(22)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微开模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封胶滑块(22)上移,使其与所述型腔(11)的外围封胶结构一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两者持续紧密贴合以实现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封胶式微开模发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5)、驱动板(6)和驱动油缸(7),所述驱动油缸(7)对称安装于所述动模固定板(4)上,所述驱动板(6)位于所述动模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月华李宝泉杨海天唐国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