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54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包括袋状手套体,所述手套体设置有用于将患者手掌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固定设置有延长片,所述延长片设置为具有一缺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缺口对应桡动脉穿刺点设置,所述延长片上设置有固定手腕的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和所述延长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动脉穿刺时戴在患者的手上,并用所述绑带将病人的手掌固定在输液台上或者床沿处,然后通过所述缺口进行穿刺即可,可有效避免低龄儿童因害怕或疼痛挣扎导致动脉穿刺失败以及因恐惧或神志不清随意翻动而导致脱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
技术介绍
血气分析是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氢离子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是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的敏感指标。采用标本为动脉血,桡动脉穿刺方便、安全,但儿童在进行动脉穿刺时,会因为害怕或疼痛挣扎导致动脉穿刺失败,且对于低龄儿童会因为恐惧或神志不清随意翻动而导致脱针。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包括袋状手套体,所述手套体设置有用于将患者手掌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固定设置有延长片,所述延长片设置为具有一缺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缺口对应桡动脉穿刺点设置,所述延长片上设置有固定手腕的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和所述延长片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绑带设置有4条,且在患者腕部的两侧左右对称、成对设置。较佳的,所述手套体采用带有柔软内衬的透气硬塑料制作。较佳的,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还包括系带,所述系带设置于所述延长片远离所述手套体的端部,所述系带将所述延长片固定系留在患者的手臂位置。较佳的,所述系带设置为扣带结构,对应所述系带设置还设置有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设置在所述延长片上,使所述环形垫片设置于所述系带和患者手臂之间。较佳的,所述系带设置为具有搭扣结构的柔性弹力布料。较佳的,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还包括止压带,所述止压带设置为条状,所述止压带上设置有对应动脉穿刺点设置的止压部,所述止压部设置为除菌纱布。较佳的,所述止压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延长片上,所述止压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延长片连接。较佳的,所述止压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和勾面,且所述毛面和所述勾面分别设置在所述止压带正反两面,所述毛面和所述勾面在所述止压带环绕在患者腕部的状态下实现连接。较佳的,所述止压带的两端均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且两端的勾面设置在所述止压带的同一端面上,所述延长片上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所述止压带上两端所述勾面与所述延长片上的所述毛面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动脉穿刺时戴在患者的手上,并用所述绑带将病人的手掌固定在输液台上或者床沿处,然后通过所述缺口进行穿刺即可,可有效避免低龄儿童因害怕或疼痛挣扎导致动脉穿刺失败以及因恐惧或神志不清随意翻动而导致脱针。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实施例一的结构视图;图2为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的连接状态图;图3为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图4为所述止压带实施例三的结构视图。图中数字表示:1-手套体;2-延长片;3-缺口;4-系带;5-绑带;6-止压带;61-止压部;62-毛面;63-勾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辊筒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实施例一的结构视图;图2为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的连接状态图;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包括袋状手套体1,所述手套体1设置有用于将患者手掌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固定设置有延长片2,所述延长片2设置为具有一缺口3的环形结构,医护人员可通过所述缺口3进行桡动脉穿刺操作,穿刺点为前臂掌面桡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故所述缺口3对应桡动脉穿刺点设置。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还包括系带4,所述系带4设置于所述延长片2远离所述手套体1的端部,对应设置于患者的手臂上,通过所述系带4将带有所述延长片2的所述手套体1固定系留在患者的手部。所述系带4一般设置为扣带结构,环形围绕在患者的手臂上,将所述延长片2夹持在患者手臂和所述系带4之间,从而固定带有所述延长片2的所述手套体1。较佳的,对应所述系带4还设置有环形垫片,降低所述系带4绕设对患者手臂的压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环形垫片直接设置在所述延长片2上,且对应所述系带4设置,从而使所述环形垫片设置于所述系带4和患者手臂之间,同样的,所述环形垫片也可设置为分离式,即单独的一环形柔性件,在使用时,套设在患者手臂上,并移动至所述系带4对应位置,再进行所述系带4的绕设。一般的,也可将所述系带4设置为具有搭扣结构且具有一定厚度的柔性弹力布料,使所述系带4本身具有一定的弹力,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同时,设置有所述环形垫片或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系带4,在动脉穿刺时,在手腕处的辅助,可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便于选择桡动脉合适的穿刺点。所述延长片2还设置有固定手腕的绑带5,所述绑带5的一端和所述延长片2固定连接,一般的,所述绑带5设置有4条,且在患者腕部的两侧左右对称、成对设置。在动脉穿刺时,将本技术戴在患者的手上约20分钟,并用所述绑带5将病人的手掌固定在输液台上或者床沿处,然后通过所述缺口3进行穿刺即可,可有效避免低龄儿童因害怕或疼痛挣扎导致动脉穿刺失败以及因恐惧或神志不清随意翻动而导致脱针。本技术采用五指一体结构的所述手套体1,适用于低龄儿童的较小手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述手套体1采用带有柔软内衬的透气硬塑料制作,在保证不伤害患者手掌,使用舒适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形状,使患者手部放入所述手套体1内使自然展开,便于进行动脉穿刺。本技术戴在患者的手上,在进行动脉穿刺时,通过所述缺口3进行穿刺即可,本技术具有保暖的效果,能提高血管条件差和末梢循环不良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还包括止压带6,所述止压带6对应动脉穿刺点设置,用于保护动脉穿刺点,避免在非动脉穿刺状态下受伤感染。较佳的,所述止压带6设置为条状,且所述止压带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延长片2上,所述止压带6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延长片2连接,所述止压带6上设置有止压部61,所述止压部61一般设置为除菌纱布,用于和动脉穿刺点的皮肤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下,所述止压带6的端部设置有所述魔术贴的毛面62,所述延长片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所述魔术贴的勾面63,通过所述毛面62和所述勾面63实现所述止压带6端部和所述延长片2的可拆离连接,并在所述止压带6两端均与所述延长片2连接固定的作用下,使所述止压部61与动脉穿刺点的皮肤直接接触,从而保护动脉穿刺点位置的皮肤。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止压带6采用分离式结构,即所述止压带6可完全和所述延长片2脱离,从而便于更换所述止压带6,保证所述止压带6上的所述止压部61及时更换使动脉穿刺点位置的皮肤处于无菌状态。如图4所示,图4为所述止压带实施例三的结构视图,图4中为所述止压带正反两面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止压带6设置为条状结构,且所述止压带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6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袋状手套体,所述手套体设置有用于将患者手掌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固定设置有延长片,所述延长片设置为具有一缺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缺口对应桡动脉穿刺点设置,所述延长片上设置有固定手腕的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和所述延长片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穿刺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袋状手套体,所述手套体设置有用于将患者手掌插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固定设置有延长片,所述延长片设置为具有一缺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缺口对应桡动脉穿刺点设置,所述延长片上设置有固定手腕的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和所述延长片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穿刺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设置有4条,且在患者腕部的两侧左右对称、成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穿刺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体采用带有柔软内衬的透气硬塑料制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穿刺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穿刺约束带还包括系带,所述系带设置于所述延长片远离所述手套体的端部,所述系带将所述延长片固定系留在患者的手臂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脉穿刺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设置为扣带结构,对应所述系带设置还设置有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设置在所述延长片上,使所述环形垫片设置于所述系带和患者手臂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海云汪澄陈霞孙礼艾马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