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29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外层设有相变介质层,相变介质层外层还设有保温层,蒸发器上端设有油气出口,油气出口一侧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与节流装置,蒸发器下端分别设有油气进口与排液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制冷装置中加入可相变蓄能技术,相比传统的采用压缩机起停控制的制冷装置,能大幅度延长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换热过程中换热器内部相变介质等温相变,运行温度稳定,波动小;单位体积内能量密度高,可大幅度减小设备的体积;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冷凝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冷凝回收装置,主要用于加油站三次回收,其原理是利用低温蒸发器与油气换热,将油气冷凝成液态汽油而避免油气直接排放,同时具有环保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市场上常用的油气回收方法为吸附法、吸收法和冷凝法。吸附法是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对油气进行物理吸附后再减压或加热脱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排放浓度低;缺点是活性炭定期会失效,并形成二次污染。吸收法是通过溶解度的差值,利用贫油做吸收剂,利用喷淋塔接触吸收油气。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回收率低,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冷凝法是通过制冷技术创造低温环境,油气在低温环境中一些烃类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冷凝成液态分离。优点是工艺简单,经济效益好,安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缺点是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外层设有相变介质层,所述相变介质层外层还设有保温层,所述蒸发器上端设有油气出口,所述油气出口一侧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与节流装置,所述蒸发器下端分别设有油气进口与排液口。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冷凝器与节流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上下两端连接,且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与蒸发器形成回路结构。优选的,所述蒸发器上端设置的所述油气进口为大通道结构,并通过管路与所述蒸发器上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油气进口还设有储液槽和排液口。优选的,所述相变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外部与所述保温层之间的夹层结构中,且该夹层结构中还预留有用于所述相变介质的膨胀空间。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优选的,所述相变介质层还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测温端设于所述相变介质层内,且所述温度计观察处位于所述蒸发器外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在制冷装置中加入可相变蓄能技术,相比传统的采用压缩机起停控制的制冷装置,能大幅度延长压缩机的停机时间;换热过程中换热器内部相变介质等温相变,运行温度稳定,波动小;单位体积内能量密度高,可大幅度减小设备的体积;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蒸发器,2-相变介质,3-保温层,4-温度计,5-油气出口,6-油气进口,7-排液口,8-压缩机,9-冷凝器,10-节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蒸发器1,蒸发器1外层设有相变介质层2,相变介质层2外层还设有保温层3,蒸发器1上端设有油气出口5,油气出口5一侧依次连接有压缩机8、冷凝器9与节流装置10,蒸发器1下端分别设有油气进口6与排液口7。优选的,压缩机8、冷凝器9与节流装置10通过管路分别与蒸发器1上下两端连接,且压缩机8、冷凝器9、节流装置10与蒸发器1形成回路结构。优选的,蒸发器1上端设置的油气进口6为大通道结构,并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上端连接。优选的,油气进口6还设有储液槽和排液口。优选的,相变介质层2设置于蒸发器1外部与保温层3之间的夹层结构中,且该夹层结构中还预留有用于相变介质2的膨胀空间。优选的,保温层3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优选的,相变介质层2还设有温度计4,温度计4测温端设于相变介质层2内,且温度计4观察处位于蒸发器1外部。机组运行时,压缩机开始运行工作,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时,此时相变材料由液相变成固相;当制冷机接收到油气接通信号时,油气通过低温换热器内部通道,完成降温冷凝,夹层内部的介质吸收到了热量,等温相变溶解为液体;当相变介质完成全部相变后,介质温度会超过熔点温度并上升,此时压缩机开启制冷工作,继续制冷,将相变材料逐渐转变为固体,完成全部或部分相变并达到设定的停机温度后,压缩机停止工作。如此反复循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蒸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外层设有相变介质层(2),所述相变介质层(2)外层还设有保温层(3),所述蒸发器(1)上端设有油气出口(5),所述油气出口(5)一侧依次连接有压缩机(8)、冷凝器(9)与节流装置(10),所述蒸发器(1)下端分别设有油气进口(6)与排液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包括蒸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外层设有相变介质层(2),所述相变介质层(2)外层还设有保温层(3),所述蒸发器(1)上端设有油气出口(5),所述油气出口(5)一侧依次连接有压缩机(8)、冷凝器(9)与节流装置(10),所述蒸发器(1)下端分别设有油气进口(6)与排液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8)、冷凝器(9)与节流装置(10)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1)上下两端连接,且所述压缩机(8)、冷凝器(9)、节流装置(10)与蒸发器(1)形成回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冷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上端设置的所述油气进口(6)为大通道结构,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定山祝新生江再宽朱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