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030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其结构包括进气盒、挂带、挂袋体、加固架、阻片、第一诱导槽、混料仿叶、第二诱导槽、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挂带将挂袋体挂在椰树上,通过混料仿叶引诱椰心叶甲,株杆上带有的叶片内含仿挥发物质层与涂层线,仿挥发物质层是按照椰心叶甲对寄主椰树叶片中的十三醇等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制成的引诱剂料,浓度越高则对椰心叶甲引诱越大,进气盒包括导流道一、导流道二,空气流通的同时能够加大混料仿叶气味的挥发效率,进而加大椰心叶甲从第一诱导槽与第二诱导槽钻入的几率,椰心叶甲钻入挂袋体与加固架内槽后完成诱捕目的,进而提高椰树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
本技术是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属于生态控灾

技术介绍
椰心叶甲是一种重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属毁灭性害虫,尽快实现持续控灾的目标,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仿真气味挥发的椰心叶甲诱捕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以解决目前椰心叶甲灾害泛滥,导致生态系统越发加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其结构包括进气盒、挂带、挂袋体、加固架、阻片、第一诱导槽、混料仿叶、第二诱导槽、株杆,所述挂袋体顶部带有位置不变的进气盒,所述挂带两端固定在挂袋体上壁左右点上,所述挂袋体内壁装设垂线平行组合的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内槽带有层面倾斜的阻片,所述株杆上带有相间隔的第一诱导槽与第二诱导槽,所述第一诱导槽与第二诱导槽位于多个朝外分片的混料仿叶空隙处。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盒包括导流道一、导流道二,所述导流道一与导流道二出口朝向阻片相通的内腔。进一步地,所述混料仿叶包括叶片、仿挥发物质层、涂层线,所述叶片由多种仿挥发物质层复合一体,所述仿挥发物质层上带有涂层线,所述涂层线与株杆粘接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阻片一体安装在株杆示图右壁位置上。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盒安装位于挂带下方空隙正中处。进一步地,所述涂层线垂接于导流道一与导流道二连通腔中。进一步地,所述涂层线分别对应位于第一诱导槽与第二诱导槽叶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簇装于挂袋体底槽上。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通过挂带将挂袋体挂在椰树上,通过混料仿叶引诱椰心叶甲,株杆上带有的叶片内含仿挥发物质层与涂层线,仿挥发物质层是按照椰心叶甲对寄主椰树叶片中的十三醇等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制成的引诱剂料,浓度越高则对椰心叶甲引诱越大,进气盒包括导流道一、导流道二,空气流通的同时能够加大混料仿叶气味的挥发效率,进而加大椰心叶甲从第一诱导槽与第二诱导槽钻入的几率,椰心叶甲钻入挂袋体与加固架内槽后完成诱捕目的,进而提高椰树防治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混料仿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进气盒-1、导流道一-101、导流道二-102、挂带-2、挂袋体-3、加固架-4、阻片-5、第一诱导槽-6、混料仿叶-7、叶片-30、仿挥发物质层-41、涂层线-52、第二诱导槽-8、株杆-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其结构包括进气盒1、挂带2、挂袋体3、加固架4、阻片5、第一诱导槽6、混料仿叶7、第二诱导槽8、株杆9,所述挂袋体3顶部带有位置不变的进气盒1,所述挂带2两端固定在挂袋体3上壁左右点上,所述挂袋体3内壁装设垂线平行组合的加固架4,所述加固架4内槽带有层面倾斜的阻片5,所述株杆9上带有相间隔的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所述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位于多个朝外分片的混料仿叶7空隙处,所述进气盒1包括导流道一101、导流道二102,所述导流道一101与导流道二102出口朝向阻片5相通的内腔,所述混料仿叶7包括叶片30、仿挥发物质层41、涂层线52,所述叶片30由多种仿挥发物质层41复合一体,所述仿挥发物质层41上带有涂层线52,所述涂层线52与株杆9粘接贴合,所述阻片5一体安装在株杆9示图右壁位置上,所述进气盒1安装位于挂带2下方空隙正中处,所述涂层线52垂接于导流道一101与导流道二102连通腔中,所述涂层线52分别对应位于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叶壁之间,所述叶片30簇装于挂袋体3底槽上。本专利所说的仿挥发物质层41是按照椰心叶甲对寄主椰树叶片中的十三醇等10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制成的引诱剂料,浓度越高则对椰心叶甲引诱越大。例如: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挂带2将挂袋体3挂在椰树上,通过混料仿叶7引诱椰心叶甲,株杆9上带有的叶片30内含仿挥发物质层41与涂层线52,仿挥发物质层41是按照椰心叶甲对寄主椰树叶片中的十三醇等10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制成的引诱剂料,浓度越高则对椰心叶甲引诱越大,进气盒1包括导流道一101、导流道二102,空气流通的同时能够加大混料仿叶7气味的挥发效率,进而加大椰心叶甲从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钻入的几率,椰心叶甲钻入挂袋体3与加固架4内槽后完成诱捕目的,进而提高椰树防治效果。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椰心叶甲灾害泛滥,导致生态系统越发加重,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挂带将挂袋体挂在椰树上,通过混料仿叶引诱椰心叶甲,株杆上带有的叶片内含仿挥发物质层与涂层线椰心叶甲钻入挂袋体与加固架内槽后完成诱捕目的,进而提高椰树防治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其结构包括进气盒(1)、挂带(2)、挂袋体(3)、加固架(4)、阻片(5)、第一诱导槽(6)、混料仿叶(7)、第二诱导槽(8)、株杆(9),其特征在于:/n所述挂袋体(3)顶部带有位置不变的进气盒(1),所述挂带(2)两端固定在挂袋体(3)上壁左右点上,所述挂袋体(3)内壁装设垂线平行组合的加固架(4),所述加固架(4)内槽带有层面倾斜的阻片(5),所述株杆(9)上带有相间隔的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所述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位于多个朝外分片的混料仿叶(7)空隙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其结构包括进气盒(1)、挂带(2)、挂袋体(3)、加固架(4)、阻片(5)、第一诱导槽(6)、混料仿叶(7)、第二诱导槽(8)、株杆(9),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袋体(3)顶部带有位置不变的进气盒(1),所述挂带(2)两端固定在挂袋体(3)上壁左右点上,所述挂袋体(3)内壁装设垂线平行组合的加固架(4),所述加固架(4)内槽带有层面倾斜的阻片(5),所述株杆(9)上带有相间隔的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所述第一诱导槽(6)与第二诱导槽(8)位于多个朝外分片的混料仿叶(7)空隙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椰心叶甲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盒(1)包括导流道一(101)、导流道二(102),所述导流道一(101)与导流道二(102)出口朝向阻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天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博益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