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广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窗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02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窗帘器,包括窗帘杆和窗帘安装开合机构;窗帘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前行走导轨槽和后行走导轨槽,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均为侧面开口的结构;窗帘安装开合机构包括行走装置,行走装置上形成有连通其两端面的通道,行走装置通过通道套装于窗帘杆上,行走装置上还设有处于通道内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行走轮安装于前行走导轨槽中且可沿前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后行走轮安装于后行走导轨槽中且可沿后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在行走装置的端面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使用时用于与安装有窗帘的挂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不需裁剪出高度不一的窗帘布、使用方便、环保节能和窗帘开合的动作稳定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窗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帘
,特别是一种智能窗帘器。
技术介绍
窗帘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目前,市面上的窗帘的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和电动,电动的窗帘器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1652106、名称为“一种双开双合光控窗帘”所述的技术方案那样,是在直流微电机与滑轮之间传动的牵引绳来回运动的两个方向上均设置导轨,由若干个套环在牵引绳、导轨上悬挂左右两幅窗帘布,这样结构的窗帘器的2个导轨呈上下错位的,以至于安装2幅窗帘布时,需要2幅高度不一的窗帘布,这样增加了窗帘布的购买成本;另外,在使用时悬挂在较高的导轨上的窗帘布会与较低的导轨有接触的,用时间长了,较低的导轨会在悬挂在较高导轨上的窗帘布上会留有刮痕,这样不仅损坏了窗帘布,清洗起来也较为困难,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二种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7620506、名称为“一种智能化遥控窗帘”所述的技术方案那样,在窗帘杆的顶面上形成有与窗帘杆长度方向相同的行走通槽,在行走通槽上安装有遥控小车,在使用时遥控小车承托窗帘环沿行走通槽移动,因为在使用时窗帘环是与窗帘布的顶边连接的,所以通过遥控小车的移动也可以带动窗帘布进行开合,由于连接有窗帘布的窗帘环具有一定的重量,遥控小车承载着一定重量行走会影响遥控小车速度,这样遥控小车的运行也较为耗电;另外,在窗帘杆的顶面形成行走通槽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粉尘很容易落入到行走通槽中,这样影响了遥控小车行走的稳定性,使遥控小车行走不够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窗帘器,该智能窗帘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需裁剪出高度不一的窗帘布、使用方便、环保节能和窗帘开合的动作稳定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点在于包括窗帘杆和窗帘安装开合机构;所述窗帘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前行走导轨槽和后行走导轨槽,所述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均为侧面开口的结构;所述窗帘安装开合机构包括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上形成有连通其两端面的通道,行走装置通过通道套装于窗帘杆上,在行走装置上还设有处于通道内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所述前行走轮安装于前行走导轨槽中,且前行走轮可沿前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所述后行走轮安装于后行走导轨槽中,且后行走轮可沿后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在行走装置的端面上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使用时用于与安装有窗帘的挂环连接。进一步地,在前行走导轨槽的槽口顶边和底边上均设有前凸缘边,在后行走导轨槽的槽口顶边和底边上均设有后凸缘边。再进一步地,前行走导轨槽上与前行走轮滚动时接触的面为前行走面,该前行走面上进行了喷砂处理;在后行走导轨槽上与后行走轮滚动时接触的面为后行走面,该后行走面上进行了喷砂处理。又再进一步地,在行走装置的一端面上安装有左到位传感器,在行走装置的另一端面上安装有右到位传感器,在窗帘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到位触发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窗帘杆上形成有前行走导轨槽和后行走导轨槽,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均为侧面开口的结构,行走装置的前行走轮安装于前行走导轨槽中,后行走轮安装于后行走导轨槽中,并且行走装置的端面上设有与挂环连接的连接部的设计,在使用时行走装置的连接部与挂装有窗帘布的挂环进行连接,使得行走装置沿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进行移动的同时对挂环进行推拉以带动窗帘开合;行走装置在行走过程中是通过推拉挂环来使窗帘进行开合的,不需要支承挂环及窗帘的重量,而且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分别开设于窗帘杆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上的设计,防尘效果更好,致使粉尘不会落入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而影响行走装置的行走;而且方便运输,使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明装或暗装、使用方便、环保安全和窗帘开合的动作稳定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实施例1的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实施例1的行走装置拆除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窗帘杆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2段窗帘杆段与驳接芯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的第一挂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的第一挂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1的第二挂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1的第二挂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中传动箱中的传动组件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窗帘杆;11-前行走导轨槽;111-前凸缘边;112-前行走面;12-后行走导轨槽;121-后凸缘边;122-后行走面;13-窗帘杆段;131-轴心孔;14-驳接芯棒;2-窗帘安装开合机构;3-行走装置;31-通道;32-前行走轮;321-前主动行走轮;3211-转动轴;322-前从动行走轮;33-后行走轮;331-后主动行走轮;3311-转动轴;332-后从动行走轮;34-连接部;35-外壳;36-上壳体;361-盖子;37-下壳体;38-左到位传感器;39-右到位传感器;310-到位触发件;320-电机;330-控制电路板;340-电源;350-传动箱;351-传动组件;352-横向轴;353-前竖向轴;354-后竖向轴;355-第一蜗杆;356-第一蜗轮;357-第二涡杆;358-第三涡杆;359-第二蜗轮;3510-第四涡杆;3511-第三蜗轮;3512-第五涡杆;3513-第四蜗轮;3514-第五蜗轮;360-气弹簧;4-第一挂环;41-连接卡口;42-第一倾斜滚动体;421-第一转轴;43-第一安装环槽;44-第一穿孔;45-第一嵌装环槽;5-第二挂环;51-第二倾斜滚动体;511-第二转轴;52-第二安装环槽;53-第二穿孔;54-第二嵌装环槽;6-第一挂环;7-行走装置;81、82-行走装置;9-窗帘杆;91、92-到位触发件;10-左右对开窗帘用的窗帘器;20-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智能窗帘器,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单幅窗帘上的窗帘器,包括窗帘杆1和窗帘安装开合机构2;所述窗帘杆1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前行走导轨槽11和后行走导轨槽12,所述前行走导轨槽11、后行走导轨槽12均为侧面开口的结构;所述窗帘安装开合机构2包括行走装置3,该行走装置3上形成有连通其两端面的通道31,行走装置3通过通道31套装于窗帘杆1上,在行走装置3上还设有处于通道31内的前行走轮32和后行走轮33;所述前行走轮32安装于前行走导轨槽11中,且前行走轮32可沿前行走导轨槽11的长度方向滚动;所述后行走轮33安装于后行走导轨槽1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杆和窗帘安装开合机构;所述窗帘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前行走导轨槽和后行走导轨槽,所述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均为侧面开口的结构;所述窗帘安装开合机构包括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上形成有连通其两端面的通道,行走装置通过通道套装于窗帘杆上,在行走装置上还设有处于通道内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所述前行走轮安装于前行走导轨槽中,且前行走轮可沿前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所述后行走轮安装于后行走导轨槽中,且后行走轮可沿后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在行走装置的端面上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使用时用于与安装有窗帘的挂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杆和窗帘安装开合机构;所述窗帘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前行走导轨槽和后行走导轨槽,所述前行走导轨槽、后行走导轨槽均为侧面开口的结构;所述窗帘安装开合机构包括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上形成有连通其两端面的通道,行走装置通过通道套装于窗帘杆上,在行走装置上还设有处于通道内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所述前行走轮安装于前行走导轨槽中,且前行走轮可沿前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所述后行走轮安装于后行走导轨槽中,且后行走轮可沿后行走导轨槽的长度方向滚动;在行走装置的端面上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使用时用于与安装有窗帘的挂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行走导轨槽的槽口顶边和底边上均设有前凸缘边,在后行走导轨槽的槽口顶边和底边上均设有后凸缘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征在于:前行走导轨槽上与前行走轮滚动时接触的面为前行走面,该前行走面上进行了喷砂处理;在后行走导轨槽上与后行走轮滚动时接触的面为后行走面,该后行走面上进行了喷砂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征在于:在行走装置的一端面上安装有左到位传感器,在行走装置的另一端面上安装有右到位传感器,在窗帘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到位触发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安装开合机构还包括有使用时用于安装窗帘的挂环,所述挂环包括第一挂环,该第一挂环套装于窗帘杆上,在第一挂环的侧面上形成有与行走装置的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卡口;在第一挂环上还设有2个第一倾斜滚动体,该2个第一倾斜滚动体各自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挂环的内周向面上,该2个第一倾斜滚动体是相对设置的,2个第一倾斜滚动体均处于第一挂环的轴线的上方,且2个第一倾斜滚动体的轴线所形成的夹角α在80°~100°的范围内,2个第一倾斜滚动体各自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均与第一挂环的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垂直,第一挂环在行走装置的推拉下沿窗帘杆移动时,第一挂环上的2个第一倾斜滚动体是在窗帘杆上滚动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窗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安装开合机构的挂环包括2个所述第一挂环,行走装置处于2个第一挂环之间,在行走装置的两端面上均设有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广玉
申请(专利权)人:魏广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