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羽非专利>正文

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98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由绝热层、防潮层、加热盘管、电加热膜、固-液相变蓄热水泥混凝土垫层、地面装饰层所组成的采暖系统装置,其特征是:在加热盘管上浇注固-液相变蓄热水泥混凝土垫层,加热盘管与储热垫层固化在一起。(*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间用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属建筑采暖设备。目前,公知的电地热采暖装置,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利用电热水锅炉作热源,在地下预埋PP管进行采暖;二是直接利用电能,将电热缆或电热膜埋在地面下进行采暖。但这两种电热采暖装置本身若没有蓄热能力,就不能实现间歇式采暖,而在用电高峰使用时,会增加昼夜用电峰谷差,这不符合国家用政策,同时使居民电采暖热费居高不下。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它是将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内添加几种特殊几何形状和构造的相变蓄热材料。在夜间用电负荷低谷时,相变蓄热材料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当白天用电高峰时,可停止加热,由相变蓄热材料储存的热量向室内放热,这样对用电负荷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同时使供热时间延长,保持室内的热均衡性,增加人体的舒适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楼板上抹一层水泥超平,然后铺设保温层,在保温层上铺有防潮层,接着在防潮层上铺设水加热管、或电加热膜,然后在加热体上浇筑相变蓄热混凝土垫层,最后铺设地面装饰板。当采用第一种方案即利用电热水锅炉作热源时,液体热媒从水管中流过,热量通过管壁传给相变蓄热混凝土层,开始加热相变材料,当达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区间时,相变蓄热混凝土垫层开始发生固-液相变,贮存热量;当停止供热、温度降低时,相变蓄热混凝土垫层储存的潜热能开始释放,继续向室内供热,从而达到保持室内温度均衡,延长供热时间,降低采暖费用的目的。当采用第二方案即直接利用电热膜供热时,电加热膜将热量传给相变蓄热混凝土垫层,加热相变材料,储存或释放相变潜热。在上述方案中,蓄热材料制成密封胶丸式,外部为密质封装材料,内部为固-液相变蓄热材料。密封胶丸外形有三种形状;(1)球形、(2)圆台形、(3)球形封头圆柱形。这些形状各异的胶丸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与水泥砂浆混合,构成相变蓄热混凝土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断面结构图和A-A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断面结构图。图3是球形相变胶丸的结构投影图。图4是圆台形相变胶丸的结构投影图。图5是球形封头圆柱形相变蓄热胶丸的结构投影图。以上各图中(1)地面装饰板、(2)相变蓄热混凝土垫层、(3)水加热管、(4)防潮层、(5)保温层、(6)楼面板、(7)相变蓄热胶丸密封壳、(8)相变蓄热材料、(9)相变蓄热胶丸、(10)电热膜。在图1中,地面装饰板(1)铺设在相变蓄热混凝土层(2)上,水加热管(3)被固化在相变蓄热混凝土垫层(2)中,相变蓄热混凝土垫层(2)是由相变蓄热胶丸(9)和水泥砂浆混合浇铸而成,相变蓄热胶丸(9)是由相变蓄热胶丸密封壳(7)内部封装相变蓄热材料(8)构成。在图2中,电热膜(10)铺设在防潮层(4)上,然后在电热膜(10)上浇注相变蓄热混凝土。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电热采暖技术已在建筑密度高、环保性能要求高的大中城市开展使用。采用以上两种方案的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可利用低谷电价,降低采暖热费,从而达到设计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由绝热层、防潮层、加热盘管、电加热膜、固-液相变蓄热水泥混凝土垫层、地面装饰层所组成的采暖系统装置,其特征是在加热盘管上浇注固-液相变蓄热水泥混凝土垫层,加热盘管与储热垫层固化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在电加热膜上浇注固-液相变蓄热水泥混凝土垫层,电加热膜与储热垫层固化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固-液相变蓄热水泥混凝土垫层由相变蓄热胶丸与水泥混合固化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固-液相变蓄热胶丸制成球形胶丸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固-液相变蓄热胶丸制成圆柱形胶丸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固-液相变蓄热胶丸制成圆台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其特征是固-液相变蓄热胶丸外层为密质封装壳,内充满固-液相变蓄热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间用电加热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属建筑采暖设备。该电加热相变蓄热地热采暖装置,是将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内添加几种特殊形状和构造的相变蓄热材料。蓄热材料制成密封胶丸式,外部为密质封装壳,内部为相变蓄热材料。该装置是利用夜间低谷电量,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可停止供热,将储存的热量向室内释放,从而达到保持室内温度均衡、延长供热时间、增加人体舒适性、降低电采暖费用的目的。文档编号F24J3/08GK2591528SQ0229397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谭羽非 申请人:谭羽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羽非
申请(专利权)人:谭羽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