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189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配制培养料‑培养料灭菌‑培养料湿度调节‑开凿人工溪流并建立香菇栽培床‑香菇栽培床处理‑大豆移栽‑大豆藤蔓管理‑香菇菌棒移栽及管理‑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栽培香菇,不仅能明显提高香菇产量,还能提高香菇的野生品质,其口感与野生香菇十分接近;同时,该方法能够加快香菇的生长,相比传统栽培方法,其采收时间提早一周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香菇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为世界第二大食用真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目前,香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在香菇消耗量与日俱增的今天,野生香菇满足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致使现在我们食用的大部分香菇都是通过人工种植得到的。香菇适宜于潮湿环境下萌发和生长,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其最适发菌温度为22-26℃,但夏季高温时香菇大棚内的温度远超26℃,如果不做好大棚内的降温工作,很可能会因为棚内温度过高而导致烧菌或者杂菌感染,这样既影响香菇的产量,又影响香菇质量。为了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人们往往采用水沟灌溉方式,即在将香菇菌棒埋入田内后,对大棚内外的水沟保持灌溉,必须时刻保证大棚的水沟内有水体流动,然而仍不能满足夏季高温大棚降温保湿的要求,还需要人工使用水管对大棚内香菇栽培区进行喷洒,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水电资源,而且还存在灌溉不均匀、降温保湿效果差的问题,影响到出菇的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CN103918483A公开了一种夏季高温香菇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料配制:以重量百分比计,取麸皮16-20%、木屑78-82%和石膏1-2%,加入水混合均匀获得培养料;2)培养料装袋: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食用菌袋;3)培养料灭菌:将装料的食用菌袋放在常压灭菌灶中,在温度为95-100℃条件下,维持灭菌20-24小时;4)培养料冷却:灭菌完毕后,当温度降至60-70℃时,取出食用菌袋并移入接种室冷却;5)接种与套袋:在食用菌袋外表涂有消毒液的部位打孔,并将菌种接种入孔获得菌棒后,在菌棒外套上塑料套袋得到接种栽培袋,再将接种栽培袋送入培育库房;6)发菌管理:将接种栽培袋堆放在培育库房中,待发菌点的菌丝直径达到5cm后,取下塑料套袋并将菌棒按“井”字形码包,同时控制发菌时培育库房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室温在24±2℃;待菌棒上菌丝发满后,在菌棒表面刺孔转色;7)出菇管理:待大部分菌棒转为红色后,将菌棒移至大棚内破袋埋地栽培,在此期间,通过设置在大棚内部的微喷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控制大棚内白天温度25-28℃,晚上温度20-23℃,空气相对湿度80-90%,菌棒中含水量50-55%;8)适时采收。该栽培方法具有降温保湿效果好,出菇质量高且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水电资源。但由于通过微喷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控制温度和湿度,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同时人为干预大,不利于香菇的野生化生长,影响其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采用仿生态环境栽培香菇,不仅能有效控制菇场温度和湿度,而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水资源,节省喷灌成本;同时采用香菇与大豆套种的手段,利用大豆根分泌的糖、氨基酸和有机酸为香菇生长提供必需的碳源营养,从而减少人工追肥,提高香菇的野生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配制培养料①以重量份计,取马铃薯渣40-60份、木屑80-100份、麸皮4.5-5.6份、米糠4-5份、甘蔗渣30-50份、甜菜粕5-10份、硅藻土1-3份和硝酸铵0.2-0.5份,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调水至15-20%,即成培养料;②将培养料置于常压灭菌灶内,在100-120℃条件下,灭菌18-20小时;③待灭菌的培养料温度降低至30-35℃时,采用质量浓度为0.1-0.2%碳酸溶液调至含水量为55-65%;2)菇场设置①选取环境条件优越的河流,开凿与主河道隔离的人工溪流,并在人工溪流中搭建香菇栽培床,同时控制引入人工溪流的水量及流速;②将配制的培养料填入香菇栽培床,形成相同且独立的培养带,培养带间预留空带,其中,所述培养带中培养料厚度10-15cm,空带宽度8-10cm;③将配制的培养料与灭菌田土混匀后,填入所述空带并形成拱状,其中,填入厚度为20-25cm;3)移栽①4月中下旬,将健壮的大豆苗移栽至所述空带中,株距为30-35cm,并在苗高18-20cm时,搭架排叶以使大豆蔓藤沿支架伸展,其中,支架搭建于所述培养带两侧,形成封闭培养带的拱状;②待大豆苗生长至25cm以上时,将培育的菌棒移栽至培养带中,并于每日中午时间,用质量浓度为0.1-0.2%碳酸溶液喷淋培养带,早晚时间用无菌水喷淋香菇栽培床,以保持培养带湿度55-60%,空带湿度10-12%;4)适时采收待菇盖展开70-80%,或菇盖边缘尚稍内卷,菇膜刚破裂时采收;采收后向培养带中填入3-5cm厚培养料,并用麦秸覆盖以保证越冬,来年适时管理即可。进一步,所述步骤2)-①中,人工溪流长40-50m、宽8-10m,水流速度控制0.2-0.5m/s。进一步,所述步骤2)-②中,培养带宽度为2-2.5m。进一步,所述步骤2)-③中,培养料与灭菌田土混合比例为1:2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仿野生技术栽培香菇,通过流动水降温和保湿,满足香菇萌发和生长的水分及温度需求,在夏季温度严重影响香菇生长时,又可以利用自然环境水资源进行喷灌,降低了设施成本;2)针对夏季水分蒸发快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培养料中加入硅藻土,能够自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达到保墒和保湿效果;同时为香菇生长提供营养元素,促进效果的生长;3)本专利技术将大豆与香菇套种,大豆藤蔓可为香菇生长提供庇荫,达到控制温度的效果;同时大豆根分泌的糖、氨基酸和有机酸能够促进香菇的生长;此外,大豆根系的固氮作用也能为香菇提供充分的氮源,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防止培养料因板结而造成栽培效率下降;4)本专利技术在香菇生长期间,采用碳酸溶液喷淋培养料,既可调节培养料pH值,使其适宜于香菇生长;又利用碳酸溶液的不稳定性,在CO2气体逸出时带走大量热,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5)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栽培香菇,不仅能明显提高香菇产量,还能提高香菇的野生品质,其口感与野生香菇十分接近;同时,该方法能够加快香菇的生长,相比传统栽培方法,其采收时间提早一周左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配制培养料①以重量份计,取马铃薯渣40份、木屑80份、麸皮4.5份、米糠4份、甘蔗渣30份、甜菜粕5份、硅藻土1份和硝酸铵0.2份,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调水至15%,即成培养料;②将培养料置于常压灭菌灶内,在100℃条件下,灭菌20小时;③待灭菌的培养料温度降低至30℃时,采用质量浓度为0.1%碳酸溶液调至含水量为55%;2)菇场设置①选取环境条件优越的河流,开凿与主河道隔离的人工溪流,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n1)配制培养料/n①以重量份计,取马铃薯渣40-60份、木屑80-100份、麸皮4.5-5.6份、米糠4-5份、甘蔗渣30-50份、甜菜粕5-10份、硅藻土1-3份和硝酸铵0.2-0.5份,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调水至15-20%,即成培养料;/n②将培养料置于常压灭菌灶内,在100-120℃条件下,灭菌18-20小时;/n③待灭菌的培养料温度降低至30-35℃时,采用质量浓度为0.1-0.2%碳酸溶液调至含水量为55-65%;/n2)菇场设置/n①选取环境条件优越的河流,开凿与主河道隔离的人工溪流,并在人工溪流中搭建香菇栽培床,同时控制引入人工溪流的水量及流速;/n②将配制的培养料填入香菇栽培床,形成相同且独立的培养带,培养带间预留空带,其中,所述培养带中培养料厚度10-15cm,空带宽度8-10cm;/n③将配制的培养料与灭菌田土混匀后,填入所述空带并形成拱状,其中,填入厚度为20-25cm;/n3)移栽/n①4月中下旬,将健壮的大豆苗移栽至所述空带中,株距为30-35cm,并在苗高18-20cm时,搭架排叶以使大豆蔓藤沿支架伸展,其中,支架搭建于所述培养带两侧,形成封闭培养带的拱状;/n②待大豆苗生长至25cm以上时,将培育的菌棒移栽至培养带中,并于每日中午时间,用质量浓度为0.1-0.2%碳酸溶液喷淋培养带,早晚时间用无菌水喷淋香菇栽培床,以保持培养带湿度55-60%,空带湿度10-12%;/n4)适时采收/n待菇盖展开70-80%,或菇盖边缘尚稍内卷,菇膜刚破裂时采收;采收后向培养带中填入3-5cm厚培养料,并用麦秸覆盖以保证越冬,来年适时管理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夏季香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配制培养料
①以重量份计,取马铃薯渣40-60份、木屑80-100份、麸皮4.5-5.6份、米糠4-5份、甘蔗渣30-50份、甜菜粕5-10份、硅藻土1-3份和硝酸铵0.2-0.5份,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调水至15-20%,即成培养料;
②将培养料置于常压灭菌灶内,在100-120℃条件下,灭菌18-20小时;
③待灭菌的培养料温度降低至30-35℃时,采用质量浓度为0.1-0.2%碳酸溶液调至含水量为55-65%;
2)菇场设置
①选取环境条件优越的河流,开凿与主河道隔离的人工溪流,并在人工溪流中搭建香菇栽培床,同时控制引入人工溪流的水量及流速;
②将配制的培养料填入香菇栽培床,形成相同且独立的培养带,培养带间预留空带,其中,所述培养带中培养料厚度10-15cm,空带宽度8-10cm;
③将配制的培养料与灭菌田土混匀后,填入所述空带并形成拱状,其中,填入厚度为20-25cm;
3)移栽
①4月中下旬,将健壮的大豆苗移栽至所述空带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秀玲杜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徽县智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