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曼测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21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42
一种拉曼测温仪,包括脉冲激光器,脉冲激光器的输出端与WDM的输入端连接;WDM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APD与第二APD的输入端连接;第一APD的输出端与第一LNA的输入端连接;第二APD的输出端与第二LNA的输入端连接;第一LNA和第二LNA的输出端均通过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WDM的公共端通过动态定标模块装置上缠绕的传感光纤与第一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传感光纤的输出端连接有多模光纤反射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温度定标的精度,对后续的温度解调提供的直线拟合方法提供了保障,还能够有效避免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脉冲激光器的功率波动、开关电源功率波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曼测温仪
本技术涉及矿井采空区煤自燃在线监测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的新型装置,具体是一种拉曼测温仪。
技术介绍
以电信号为工作基础的传统测温方式在某些特殊工业环境如易燃易爆、高电压、大电流、强电流场干扰等环境下显得无能为力。以光波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知和传输外界被测量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传感器,由于它不仅具有光纤传感器的非导电性、体积小、抗电磁干扰强等优点,而且能实现对一维连续空间作多点测量,因而能对许多大型设备或物体(如发电机组、智能大厦等)进行实时多点监测。在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目前常用的温度解调方法是利用Stokes后向散射光作为参考通道,利用anti-Stokes后向散射光作为信号通道,然后利用这两种后向散射光的光强比值来解调光纤沿线的温度信息。然而实践表明,现有温度解调方法由于自身原理所限,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温度变化量对拉曼比值的改变量非常小,从激光器启动运作到长期工作的情况下,激光器的功率必然发生波动,如果使用以往的定标方式会导致两个相差很大的温度对应的拉曼比值一样,这对温度的解调和精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长距离测温的前提下。其二,在利用动态定标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下,其他装置的波动也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拉曼比值,导致测温漂移大。基于此,受拉曼测温仪体积大小的影响,有必要提供一种合适体积的动态定标模块装置,来避免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脉冲激光器的功率波动、开关电源功率波动以及外界环境波动导致系统的测温漂移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防止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脉冲激光器的功率波动、开关电源功率波动以及外界环境波动导致系统的测温漂移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拉曼测温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拉曼测温仪,包括脉冲激光器、WDM、第一APD、第二APD、第一LNA、第二LNA、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第一传感光纤以及动态定标模块装置;脉冲激光器的输出端与WDM的输入端连接;WDM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APD与第二APD的输入端连接;第一APD的输出端与第一LNA的输入端连接;第二APD的输出端与第二LNA的输入端连接;第一LNA和第二LNA的输出端均与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卡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WDM的公共端与动态定标模块装置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动态定标模块装置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出端与第一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传感光纤的输出端连接有多模光纤反射镜。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动态定标模块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第一加热模块与第二加热模块,第一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圆柱形铝块,第二加热模块包括和第二圆柱形铝块,第一圆柱形铝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用于缠绕传感光纤;第二圆柱形铝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用来缠绕传感光纤;WDM的公共端与第一加热模块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加热模块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出端与第二加热模块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加热模块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出端与第一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传感光纤的输出端连接有多模光纤反射镜。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圆柱形铝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一PTC加热块;第二圆柱形铝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置有第二PTC加热块。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圆柱形铝块的顶面还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热电偶;第二圆柱形铝块的顶面还开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热电偶。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加热模块上安装有第一温控器;第二加热模块上安装有第二温控器。与现有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从自身来讲,动态定标模块装置的体积小,价格便宜;从整套设备作用来讲,动态定标模块装置避免了由脉冲激光器在长期使用中功率波动、外界环境变化以及开关电源功率波动的问题。动态温度定标装置以其体积小、精度高、加热均匀、稳定等性能,所以容易安装在本技术的动态温度定标自校准装置中,并且提高了温度定标的精度,对后续的温度解调提供的直线拟合方法提供了保障,还能够有效避免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脉冲激光器的功率波动、开关电源功率波动以及外界环境波动导致系统的测温漂移大的问题。进一步的,在设定好的圆柱形铝块上缠绕一定长度的光纤利用恒温PTC加热模块对其加热,并用热电偶和智能温控器对其温度进行控制,动态温度定标装置具有其体积小、精度高、加热均匀、稳定等优点。本技术通过采用动态温度解调算法,实时的动态的解调每次记录的拉曼比值,将拉曼比值曲线放平,减小了随着距离的增加,脉冲激光器发出的光信号衰减对解调温度的影响。本技术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中的由脉冲激光器在长期使用中功率波动、外界环境变化以及开关电源功率波动对温度解调精度低、漂移大的问题以及减小了随着距离的增加,脉冲激光器发出的光信号衰减对解调温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动态温度定标装置的第一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的动态温度定标自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使用动态定标之前的25度到100度拉曼比值与温度的曲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使用动态定标后但未做直线拟合的光强量化值比值与距离的曲线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使用动态定标并且做完直线拟合后的光强量化值比值与距离的曲线示意图。其中,1为脉冲激光器;2为WDM;3为第一加热模块;4为第二加热模块;5为第一温控器;6为第二温控器;7为第一APD;8为第二APD;9为第一LNA;10为第二LNA;11为采集卡;12为计算机;13为第一传感光纤,14为第一环形凹槽,15为第一凹槽,16为第一导线孔,17为第二凹槽,18为第二导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曼测温仪,包括脉冲激光器1、WDM2、第一APD7、第二APD8、第一LNA9、第二LNA10、数据采集卡11、计算机12、第一传感光纤13以及合适体积的动态定标模块装置,其中,参见图1,合适体积的动态定标模块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第一加热模块3与第二加热模块4,第一加热模块3包括第一圆柱形铝块,第二加热模块4包括和第二圆柱形铝块,参见图1,第一圆柱形铝块为一个直径为62mm、高度为19mm的圆柱形铝块,在圆柱形铝块的外壁上(在距离底面1mm,顶面8mm)挖去高10mm,厚1mm的第一环形凹槽14,形成一个内嵌区域用来缠绕一定长度的传感光纤,以防止光纤脱落;在圆柱形铝块的顶面挖去一个31mm*31mm*7mm长方体状第一凹槽15和两个孔直径为5mm的第一导线孔16,长方体状第一凹槽15用来放置第一PTC加热块;再在圆柱形铝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曼测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激光器(1)、WDM(2)、第一APD(7)、第二APD(8)、第一LNA(9)、第二LNA(10)、数据采集卡(11)、计算机(12)、第一传感光纤(13)以及动态定标模块装置;/n脉冲激光器(1)的输出端与WDM(2)的输入端连接;WDM(2)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APD(7)与第二APD(8)的输入端连接;第一APD(7)的输出端与第一LNA(9)的输入端连接;第二APD(8)的输出端与第二LNA(1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LNA(9)和第二LNA(10)的输出端均与数据采集卡(11)的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卡(11)的输出端与计算机(12)的输入端连接;/nWDM(2)的公共端与动态定标模块装置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动态定标模块装置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出端与第一传感光纤(13)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传感光纤(13)的输出端连接有多模光纤反射镜;/n其中,动态定标模块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第一加热模块(3)与第二加热模块(4),第一加热模块(3)包括第一圆柱形铝块,第二加热模块(4)包括和第二圆柱形铝块,第一圆柱形铝块的侧壁开设有用于缠绕传感光纤的第一环形凹槽;第二圆柱形铝块的侧壁开设有用来缠绕传感光纤的第二环形凹槽;/n第一圆柱形铝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置有第一PTC加热块;第二圆柱形铝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置有第二PTC加热块;/n第一PTC加热块与第二PTC加热块为PTC加热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曼测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激光器(1)、WDM(2)、第一APD(7)、第二APD(8)、第一LNA(9)、第二LNA(10)、数据采集卡(11)、计算机(12)、第一传感光纤(13)以及动态定标模块装置;
脉冲激光器(1)的输出端与WDM(2)的输入端连接;WDM(2)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APD(7)与第二APD(8)的输入端连接;第一APD(7)的输出端与第一LNA(9)的输入端连接;第二APD(8)的输出端与第二LNA(1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LNA(9)和第二LNA(10)的输出端均与数据采集卡(11)的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卡(11)的输出端与计算机(12)的输入端连接;
WDM(2)的公共端与动态定标模块装置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入端相连,动态定标模块装置上缠绕的传感光纤的输出端与第一传感光纤(13)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传感光纤(13)的输出端连接有多模光纤反射镜;
其中,动态定标模块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第一加热模块(3)与第二加热模块(4),第一加热模块(3)包括第一圆柱形铝块,第二加热模块(4)包括和第二圆柱形铝块,第一圆柱形铝块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攀杨琛李亮宋超冀瑞君胡魏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