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04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包括发热膜主体,所述发热膜主体的一侧壁上对称设有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由对称设置在发热膜主体上的绝缘垫、设置在其中一个绝缘垫上的第一导线接口以及设置在另一个绝缘垫上的第二导线接口组成;在第一导线接口和第二导线接口之间的发热膜主体内部设有发热铜管,在发热铜管上均布有若干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和操作方便,有效的满足电采暖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
本技术涉及电采暖设备,具体是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
技术介绍
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它是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节能环保型建材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青睐。目前,市场的家用采暖设备主要以电暖器为主,现有的电暖器发热采用的是环氧树脂发热板,即碳晶板,都是通过辐射传导的导热方式进行传热,热量由水带出,这种换热方式存在散热慢、热量不易聚集,保温采用的是聚氨酯保温板,其燃点低,容易发生火灾,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包括发热膜主体,所述发热膜主体的一侧壁上对称设有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由对称设置在发热膜主体上的绝缘垫、设置在其中一个绝缘垫上的第一导线接口以及设置在另一个绝缘垫上的第二导线接口组成;在第一导线接口和第二导线接口之间的发热膜主体内部设有发热铜管,在发热铜管上均布有若干翅片;所述发热铜管和发热膜主体之间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端部安装有绝缘块;在发热膜主体的内壁上设有PET绝缘薄膜,在PET绝缘薄膜的一侧接有接地线;所述发热铜管由间隔首尾连接的发热铜直管和发热铜弯管组成;所述发热铜直管和发热铜弯管的连接处套接在支架上;在发热铜弯管和支架之间设有主防漏电组件;所述主防漏电组件由沿发热铜弯管弯曲方向设置的硬质橡胶套、均布套接在发热铜弯管上固定套环以及连接在硬质橡胶套和发热膜主体之间的固定杆组成;所述固定杆和支架配合固定发热铜弯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质橡胶套和支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穿过PET绝缘薄膜连接在发热膜主体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翅片的端部安装有防触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铜直管的上下端面和发热膜主体之间设有副防漏电组件;所述副防漏电组件由设置在发热膜主体内端面上的固定柱以及设置在固定柱上且与发热铜直管相适应的橡胶垫组成;所述橡胶垫和固定柱配合卡住固定发热铜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发热铜直管上均布翅片,能有效的将产生的热量均匀的散发,电暖的效果较好,而对发热铜弯管采用主防漏电组件和副防漏电组件进行保护,有效的防止意外造成短路而漏电,使用效果较好;本技术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和操作方便,有效的满足电采暖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中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中主防漏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热膜主体;2、接口组件;201、绝缘垫;202、第一导线接口;203、第二导线接口;3、发热铜管;301、发热铜直管;302、发热铜弯管;4、翅片;5、支架;6、绝缘块;7、PET绝缘薄膜;8、主防漏电组件;801、硬质橡胶套;802、固定套环;803、固定杆;9、防触头;10、副防漏电组件;1001、固定柱;1002、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包括发热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主体1的一侧壁上对称设有接口组件2;所述接口组件2由对称设置在发热膜主体1上的绝缘垫201、设置在其中一个绝缘垫201上的第一导线接口202以及设置在另一个绝缘垫201上的第二导线接口203组成;在第一导线接口202和第二导线接口203之间的发热膜主体1内部设有发热铜管3,在发热铜管3上均布有若干翅片4;所述发热铜管3和发热膜主体1之间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端部安装有绝缘块6;在发热膜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PET绝缘薄膜7,在PET绝缘薄膜7的一侧接有接地线;所述发热铜管3由间隔首尾连接的发热铜直管301和发热铜弯管302组成;所述发热铜直管301和发热铜弯管302的连接处套接在支架5上;在发热铜弯管302和支架5之间设有主防漏电组件8;所述主防漏电组件8由沿发热铜弯管302弯曲方向设置的硬质橡胶套801、均布套接在发热铜弯管302上固定套环802以及连接在硬质橡胶套801和发热膜主体1之间的固定杆803组成;所述固定杆803和支架5配合固定发热铜弯管302。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橡胶套801和支架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803穿过PET绝缘薄膜7连接在发热膜主体1上。进一步地,所述翅片4的端部安装有防触头9。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铜直管301的上下端面和发热膜主体1之间设有副防漏电组件10;所述副防漏电组件10由设置在发热膜主体1内端面上的固定柱1001以及设置在固定柱1001上且与发热铜直管301相适应的橡胶垫1002组成;所述橡胶垫1002和固定柱1001配合卡住固定发热铜直管30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第一导线接口202和第二导线接口203将发热铜管3接入到电路中,使得发热铜直管301和发热铜弯管302进行发热,同时发热铜直管301上的翅片4使得发热均匀,而发热铜弯管302上的主防漏电组件8和副防漏电组件10能有效的将其进行保护,防止意外的损伤导致短路而漏电。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包括发热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主体(1)的一侧壁上对称设有接口组件(2);所述接口组件(2)由对称设置在发热膜主体(1)上的绝缘垫(201)、设置在其中一个绝缘垫(201)上的第一导线接口(202)以及设置在另一个绝缘垫(201)上的第二导线接口(203)组成;在第一导线接口(202)和第二导线接口(203)之间的发热膜主体(1)内部设有发热铜管(3),在发热铜管(3)上均布有若干翅片(4);/n所述发热铜管(3)和发热膜主体(1)之间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端部安装有绝缘块(6);在发热膜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PET绝缘薄膜(7),在PET绝缘薄膜(7)的一侧接有接地线;/n所述发热铜管(3)由间隔首尾连接的发热铜直管(301)和发热铜弯管(302)组成;所述发热铜直管(301)和发热铜弯管(302)的连接处套接在支架(5)上;/n在发热铜弯管(302)和支架(5)之间设有主防漏电组件(8);所述主防漏电组件(8)由沿发热铜弯管(302)弯曲方向设置的硬质橡胶套(801)、均布套接在发热铜弯管(302)上固定套环(802)以及连接在硬质橡胶套(801)和发热膜主体(1)之间的固定杆(803)组成;所述固定杆(803)和支架(5)配合固定发热铜弯管(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漏电的电采暖发热膜,包括发热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主体(1)的一侧壁上对称设有接口组件(2);所述接口组件(2)由对称设置在发热膜主体(1)上的绝缘垫(201)、设置在其中一个绝缘垫(201)上的第一导线接口(202)以及设置在另一个绝缘垫(201)上的第二导线接口(203)组成;在第一导线接口(202)和第二导线接口(203)之间的发热膜主体(1)内部设有发热铜管(3),在发热铜管(3)上均布有若干翅片(4);
所述发热铜管(3)和发热膜主体(1)之间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端部安装有绝缘块(6);在发热膜主体(1)的内壁上设有PET绝缘薄膜(7),在PET绝缘薄膜(7)的一侧接有接地线;
所述发热铜管(3)由间隔首尾连接的发热铜直管(301)和发热铜弯管(302)组成;所述发热铜直管(301)和发热铜弯管(302)的连接处套接在支架(5)上;
在发热铜弯管(302)和支架(5)之间设有主防漏电组件(8);所述主防漏电组件(8)由沿发热铜弯管(302)弯曲方向设置的硬质橡胶套(801)、均布套接在发热铜弯管(302)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