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101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包括风管,风管分路,风室以及燃料承载部件;其中,风管的数量仅为一个,风管分路的数量为N个,燃料承载部件的数量为N个,风室的数量为N×N个,其中N≥2;风室按照横向N个,纵向N个的方式纵横设置;风管通过风管分路与风室相互连通;燃料承载部件设置在风室的上方;以及用于助燃的一次风从风管分别经过风管分路进入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所述风室,然后穿过燃料承载部件与上方的燃料混合后助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生物质层燃锅炉一次风送风的均匀性,提高了锅炉效率,避免了燃料“偏烧”现象,降低了锅炉的故障率,提高了锅炉连续运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已经投入运行的生物质层燃锅炉,一般都有4块燃料承载部件。生物质燃料就是在燃料承载部件的承载下、在燃料承载部件底部一次风的助燃下充分燃烧,将热量释放出来。燃料承载部件作为生物质层燃锅炉最重要的运动部件,其配风方式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燃料燃烧的充分程度,进而影响到整个锅炉的效率。燃料承载部件的配风,是通过在其下方设置风室来实现的。主要流程是:送风机通过风道将一次风(就是空气)输送到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风室内,经过风道上调节风门的调节,以及风室对一次风的分配,一次风进入燃料承载部件参与燃烧。如图1所示,目前行业内已经投入运行的生物质层燃锅炉,都设置了2×3共6个风室。这种设置方式将用于助燃的一次风从锅炉两侧的风箱分别分三路进入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风室,然后穿过燃料承载部件与其上方的燃料混合后助燃。这种做法只是单纯实现了通过风室向燃料承载部件的配风,并没有实现风室与燃料承载部件之间的精确配风。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①一次风通过两路风管进入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风室,由于一次风风管尺寸非常大,两路风管将占据现场很大的空间;②4块燃料承载部件下方共设置6个风室,即每块燃料承载部件仅有1.5个风室为其配风,配风精确性和可调节性均较差;③很容易出现配风不均的问题,例如图1中位于中部的两块燃料承载部件,很容易由于远离进风口而出现供风不足的情况;④共采用6个调节风门,风门成本较高,而且由于调节风门数量较多,对于现场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以解决以上困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包括风管,风管分路,风室以及燃料承载部件;其中,所述风管的数量仅为一个,所述风管分路的数量为N个,所述燃料承载部件的数量为N个,所述风室的数量为N×N个,其中N≥2;所述风室按照横向N个,纵向N个的方式纵横设置;所述风管通过所述风管分路与所述风室相互连通;所述燃料承载部件设置在所述风室的上方;以及用于助燃的一次风从所述风管分别经过所述风管分路进入所述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所述风室,然后穿过所述燃料承载部件与上方的燃料混合后助燃。优选地,在所述风管分路内设置调节风门。优选地,在所述风室上设置进风口。优选地,对于远离所述风管的所述燃料承载部件,可将其下方的所述风室的所述进风口尺寸设计大一些;对于靠近所述风管的所述燃料承载部件,可将其下方的所述风室的进风口尺寸设计小一些,从而实现所述燃料承载部件下方进风的均匀性。优选地,所述N的数量为4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风室数量大大增加,提高了燃料承载部件配风的可调节性。2、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除了增加了每块燃料承载部件所对应的风室数量,而且每个风室都可独立向燃料承载部件送风,使得运行人员可以精确调节每块燃料承载部件上小区域的配风情况,大大有利于燃料承载部件上不同区域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3、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两路送风管道合并为一路,大大减少了送风管道在现场所占的空间,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4、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通过预先将远离送风管的风室进风口尺寸设计大一些,将靠近送风管的风室进风口尺寸设计小一些,有效地解决了距离风管远近不同的燃料承载部件出现配风不均匀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的示意图。1-风管,2-风管分路,3-风室,4-燃料承载部件,5-调节风门,6-进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包括风管1,风管分路2,风室3以及燃料承载部件4;其中,所述风管1的数量仅为一个,所述风管分路2的数量为N个,所述燃料承载部件4的数量为N个,所述风室3的数量为N×N个,其中N≥2;所述风室3按照横向N个,纵向N个的方式纵横设置;所述风管1通过所述风管分路2与所述风室3相互连通;所述燃料承载部件4设置在所述风室3的上方;以及用于助燃的一次风从所述风管1分别经过所述风管分路2进入所述燃料承载部件4下方的所述风室3,然后穿过所述燃料承载部件4与上方的燃料混合后助燃。具体而言,当N的数量为4时,如图2所示。与图1的现有现有技术相比,它将风室的数量增加为16个,由原来的“2块燃料承载部件对应3个风室”优化为“1块燃料承载部件对应4个风室”,即由原来的“每块燃料承载部件对应1.5个风室”优化为“每块燃料承载部件对应4个风室”,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每个风室的进风量实现对每块燃料承载部件的精确送风,以保证生物质燃料在燃料承载部件上的充分和高效燃烧,从而保证了生物质层燃锅炉的高效率。此外,将现有技术中的两路风管合并为一路,这样风管在现场布置时仅占用锅炉一侧的空间,大大减小了风管所占据的空间。优选地,在所述风管分路2内设置调节风门5。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4块燃料承载部件下方共设置16个风室,这样每块燃料承载部件有4个风室为其配风,可通过调节风门开度,实现每块燃料承载部件上4个小区域的精确配风,配风的精确性和可调节性均大大提高。由于采取本技术,送风的调节风门数量可减为4个,减少风门初投资的同时,也降低了现场运行难度。优选地,在所述风室3上设置进风口6。对于远离所述风管1的所述燃料承载部件4,可将其下方的所述风室3的所述进风口6尺寸设计大一些;对于靠近所述风管1的所述燃料承载部件4,可将其下方的所述风室3的进风口6尺寸设计小一些,从而实现所述燃料承载部件4下方进风的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风室数量大大增加,提高了燃料承载部件配风的可调节性。2、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除了增加了每块燃料承载部件所对应的风室数量,而且每个风室都可独立向燃料承载部件送风,使得运行人员可以精确调节每块燃料承载部件上小区域的配风情况,大大有利于燃料承载部件上不同区域生物质燃料的充分燃烧。3、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两路送风管道合并为一路,大大减少了送风管道在现场所占的空间,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4、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通过预先将远离送风管的风室进风口尺寸设计大一些,将靠近送风管的风室进风口尺寸设计小一些,有效地解决了距离风管远近不同的燃料承载部件出现配风不均匀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生物质层燃锅炉一次风送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风管分路,风室以及燃料承载部件;其中,/n所述风管的数量仅为一个,所述风管分路的数量为N个,所述燃料承载部件的数量为N个,所述风室的数量为N×N个,其中N≥2;/n所述风室按照横向N个,纵向N个的方式纵横设置;/n所述风管通过所述风管分路与所述风室相互连通;/n所述燃料承载部件设置在所述风室的上方;以及/n用于助燃的一次风从所述风管分别经过所述风管分路进入所述燃料承载部件下方的所述风室,然后穿过所述燃料承载部件与上方的燃料混合后助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段精确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风管分路,风室以及燃料承载部件;其中,
所述风管的数量仅为一个,所述风管分路的数量为N个,所述燃料承载部件的数量为N个,所述风室的数量为N×N个,其中N≥2;
所述风室按照横向N个,纵向N个的方式纵横设置;
所述风管通过所述风管分路与所述风室相互连通;
所述燃料承载部件设置在所述风室的上方;以及
用于助燃的一次风从所述风管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动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