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96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油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包括缸体、电源、第一蜂鸣器及第二蜂鸣器;内筒同轴设置在缸体内,内筒内匹配设有内筒活塞,第一活塞杆伸出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块,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块;内筒上环设有环形活塞,环形活塞通过环形垫块垫设在缸体中,内筒侧壁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高度低于环形活塞的高度;第一蜂鸣器及第一金属块串联在电源的一端,第二金属块串联在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回路;第二蜂鸣器及第一金属环串联在电源的一端,第二金属环串联在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回路。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堵塞报警装置可进行分档应急处理,更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开采技术的日益成熟,石油运输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也成为石油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开采后必须运输到相应的加工部门,才能得到更佳地利用,其中输送石油的石油管道则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而石油在采油过程中,由于石油含蜡量过高,提油浓度大,往往引起输油管道输油困难,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因低温引起石油管道中的石油的流动阻力会大幅增加,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可通过夹套加热的方式给石油运输管道加热来解决因低温引起的石油管道中的石油的流动阻力大幅增加的问题,但是夹套加热的温控速度分为快速加热档和慢速加热档,在石油运输管道堵塞不严重时应使用慢速加热档,以便及时停止加热,在石油运输管道堵塞严重时,应选择快速加热档,以免快速应急处理,但是在使用时因石油运输管道内的情况无法获知而导致无法抉择如何选择档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包括缸体、电源、第一蜂鸣器及第二蜂鸣器;所述缸体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同轴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内筒内匹配设有内筒活塞,所述内筒活塞的第一活塞杆依次伸出所述内筒及所述缸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块,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块;所述内筒上环设有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位于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环形活塞通过环形垫块垫设在所述缸体中,所述环形活塞的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上端外,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环,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环;所述内筒侧壁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活塞的高度;所述第一蜂鸣器及所述第一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蜂鸣器及所述第一金属环串联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环串联在所述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回路。进一步地,所述缸体还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下端的安装端,所述内筒通过所述安装端螺纹连接在石油运输管道上;所述安装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石油运输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安装端上设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内筒的下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内筒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垫块螺纹连接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环形垫块与所述缸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环形垫块的内壁与所述内筒的外壁不接触。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位于第一金属块的上方,所述第二金属块纵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一滑道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位于第二金属环的上方,所述第二金属环纵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二滑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堵塞报警装置使用时,在初级堵塞情况下,石油运输管道内会有足够大的压力而顶升内筒活塞,从而使第一金属块位移至第二金属块接触连接(如图2所示),会触发第一回路形成通路,从而使第一蜂鸣器蜂鸣,发出初级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过来进行初级警报下的应急处理如启动夹套加热装置的慢速加热档;在严重堵塞情况下,石油运输管道内会有足够大的压力而顶升环形活塞,从而使第一金属环位移至第二金属环接触连接(如图3所示),会触发第二回路形成通路,从而使第二蜂鸣器蜂鸣,发出二级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快速加热档的应急处理。因此,利用本技术的堵塞报警装置可进行分档应急处理,更为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内筒活塞落在初始位置时)。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金属块与第二金属块呈接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金属环与第二金属环呈接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金属块与第一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筒上的多个溢流孔的分布示意图。图中:10-缸体;20-内筒;201-溢流孔;30-安装端;301-进液通道;40-安装板;51-内筒活塞;511-第一活塞杆;52-环形活塞;521-第二活塞杆;53-环形垫块;61-第一金属块;62-第二金属块;71-第一金属环;72-第二金属环;81-第一滑道;811-第一滑板;812-第一滑块;82-第二滑道;91-第一蜂鸣器;92-第二蜂鸣器;93-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包括缸体10、电源93、第一蜂鸣器91及第二蜂鸣器92。所述缸体10包括内筒20,所述内筒20同轴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缸体还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下端的安装端30,所述内筒20通过所述安装端30螺纹连接在石油运输管道上;所述安装端30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石油运输管道密封连接;所述安装端上设有进液通道301,所述进液通道301与所述内筒20的下端连通,使得内筒20通过进液通道301与石油运输管道连通。在寒冷季节,因低温引起石油管道中的石油的流动阻力会大幅增加,流动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石油运输管道受阻较大处流速慢而出现压力过大(同样的运输动力下),可将带快速加热档及慢速加热档的夹套加热装置和本技术的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设置在石油运输管道上易出现受阻处。所述内筒20内匹配设有内筒活塞51,所述内筒活塞的第一活塞杆511依次伸出所述内筒及所述缸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块61,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块62;当石油运输管道内因低温引起液体流速慢而出现石油运输管道内压力过大(初级堵塞情况下),从而使石油管道内的石油或加压气体冲进缸体的内筒内(石油运输管道通过进液通道301与内筒连通),会推动内筒内匹配设置的内筒活塞51向上位移可缓冲局部的压力过大的情况。内筒活塞51向上位移过程中,会带动第一金属块61向上位移,可使第一金属块与所述第二金属块的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溢流孔与内筒底端之间的间距,这样在初级堵塞情况下,石油运输管道内会有足够大的压力而顶升内筒活塞,从而使第一金属块位移至第二金属块接触连接(如图2所示),由于所述第一蜂鸣器及所述第一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回路(如图5所示),这种情况下,会触发第一回路形成通路,从而使第一蜂鸣器91蜂鸣,发出初级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过来进行初级警报下的应急处理如启动夹套加热装置的慢速加热档,通过夹套加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电源、第一蜂鸣器及第二蜂鸣器;/n所述缸体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同轴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内筒内匹配设有内筒活塞,所述内筒活塞的第一活塞杆依次伸出所述内筒及所述缸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块,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块;/n所述内筒上环设有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位于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n所述环形活塞通过环形垫块垫设在所述缸体中,所述环形活塞的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上端外,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环,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环;/n所述内筒侧壁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活塞的高度;/n所述第一蜂鸣器及所述第一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回路;/n所述第二蜂鸣器及所述第一金属环串联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环串联在所述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运输管道的堵塞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电源、第一蜂鸣器及第二蜂鸣器;
所述缸体包括内筒,所述内筒同轴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内筒内匹配设有内筒活塞,所述内筒活塞的第一活塞杆依次伸出所述内筒及所述缸体的上端,所述第一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块,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块;
所述内筒上环设有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位于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
所述环形活塞通过环形垫块垫设在所述缸体中,所述环形活塞的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上端外,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金属环,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金属环;
所述内筒侧壁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活塞的高度;
所述第一蜂鸣器及所述第一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块串联在所述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回路;
所述第二蜂鸣器及所述第一金属环串联在所述电源的一端,所述第二金属环串联在所述电源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运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倩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豆思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