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93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包括起吊装置和随形轨道架,所述起吊装置为能够固定在墩柱上端,并且带有若干个提升机构的装置,提升机构由电机驱动,通过媒介能够实现随形轨道架沿着墩柱上下移动;所述随形轨道架的形状与桥梁墩柱的截面形状类似;随形轨道架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将随行轨道架设置在桥梁墩柱上,通过该绳索控制随形轨道架的上下运行,结合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桥梁墩柱全面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墩柱,即土木工程中用于承载上部结构物的下部承重物。墩柱截面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方形、曲线形、抛物线形等异性墩柱。在公路桥、铁路桥、人行道等桥梁、立交桥、匝道桥、天桥等工程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墩柱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观设计与质量管理都对桥梁整体的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桥墩柱检测技术及病害分析工作,对于保障和提升我国桥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与综合运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一般进行桥梁墩柱的检测主要是采用人工手持探地雷达,对其内部可能存在的不密实或者空洞、裂缝或损伤层等缺陷进行探伤检测。由于墩柱较高一般要配备升降机进行协同操作,使得工作量很大,工作强度较高,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方便快速检测桥梁墩柱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实现墩柱的检测。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包括起吊装置和随形轨道架,所述起吊装置为能够固定在墩柱上端,并且带有若干个提升机构的装置,提升机构由电机驱动,通过媒介能够实现随形轨道架沿着墩柱上下移动;所述随形轨道架的整体形状与桥梁墩柱的截面形状类似,可以套在桥梁墩柱外侧;随形轨道架上设置有可移动支架,可移动支架上设置有检测装置。进一步,所述随形轨道架主体由4根钢筋组成,钢筋之间通过横竖交错的支杆固定连接;可移动支架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的开口处向内延伸,使得可移动支架能够卡在随形轨道架主体钢筋上,随形轨道架主体钢筋与可移动支架接触部位滑动连接;所述随形轨道架上设置有齿条或齿环,可移动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条或齿环啮合连接,促使可移动支架沿着随形轨道架水平方向移动。可移动支架为槽型结构是为了可移动支架在水平运动过程中避开随形轨道架上的伸缩装置的安装座。进一步,所述随形轨道架主体由工字钢弯曲而成,可移动支架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的开口处向内延伸,使得可移动支架能够卡在随形轨道架主体工字钢上,槽型结构内部设置有4个滚轮,可移动支架通过滚轮与随形轨道架主体工字钢连接;工字钢上设置有齿条或齿环,可移动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条或齿环啮合连接,促使可移动支架沿着随形轨道架水平方向移动。进一步,所述随形轨道架上向心方向设置有至少3个以上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向心方向末端设置有滚轮。进一步,所述随形轨道架为可弹开式结构。进一步,随形轨道架由3部分组成,包括主体、侧端I和侧端II,主体两端的外角分别通过栓柱与侧端I和侧端II的外角活动连接,主体两端与侧端I和侧端II连接部位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主体两端分别通过液压伸缩杆与侧端I和侧端II铰接;侧端I和侧端II闭合后与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或者框状结构。进一步,所述伸缩装置为步进电机或液压伸缩杆。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为多通道雷达、全景照相设备和红外成像设备。进一步,所述随形轨道架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进一步,所述提升机构为电动绞盘,所述媒介为绳索。所述提升机构为电动绞盘,所述媒介为绳索;通过电动绞盘绞动控制绳索的长短,使得下方的随形轨道架上下位移,能够实现对整个墩柱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为多通道雷达、全景照相设备和红外成像设备,用于对桥梁墩柱进行检测以及外侧表面的数据获取。所述随形轨道架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因为墩柱一般为圆柱、椭圆柱以及矩形体状,根据不同的墩柱配以相应形状的随形轨道架,即随着墩柱形状轨道机架。所述随形轨道架上可以设置滑槽,检测装置通过滑槽与随形轨道架活动连接,并能够沿着随形轨道架水平方向移动,可移动支架通过滑槽与随形轨道架滑动连接,使得启动电机能够带动检测装置在随形轨道架上运动,进而带动检测装置环绕墩柱进行检测。所述随形轨道架上向心方向设置有至少3个以上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向心方向末端设置有滚轮;通过伸缩装置以及末端的滚轮使得随形轨道架于墩柱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检测装置进行检测,避免检测装置碰到墩柱致使损坏;也可以在受到起重装置的作用时保持平稳的上升或者下降,避免检测装置受到撞击而损坏。随形轨道架由3部分组成,包括主体(占随形轨道架结构比较大的区域定为主体)、侧端I和侧端II,主体两端的外角分别通过栓柱与侧端I和侧端II的外角活动连接,主体两端分别通过伸缩杆与侧端I和侧端II铰接;侧端I和侧端II闭合后与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或者框状结构。在液压伸缩杆的推动下,侧端I和侧端II可以分开,使得随形轨道架处于打开状态,在伸缩装置(步进电机)以及滚轮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能够顺利通过由桥梁凸起或者横档的的部位;该装置通过桥梁凸起或者横档的的部位之后,再通过液压伸缩杆使得侧端I和侧端II闭合,继续进行检测;使得检测效果好,并且也为安装起到了很好的辅佐作用,便于安装。有益效果:将随行轨道架设置在桥梁墩柱上,通过该绳索控制随形轨道架的上下运行,结合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桥梁墩柱全面的检测;通过伸缩杆将主体和侧端I、侧端II打开能跨越桥墩上凸起部分或者横梁等障碍;通过伸缩装置以及末端的滚轮使得随形轨道架于墩柱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检测装置进行检测,避免检测装置碰到墩柱致使损坏;也可以在受到起重装置的作用时保持平稳的上升或者下降,避免检测装置受到撞击而损坏。在液压伸缩杆的推动下,侧端I和侧端II可以分开,在伸缩装置(步进电机)以及滚轮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能够顺利通过由桥梁凸起或者横档的的部位,使得检测效果好;并且也为安装起到了很好的辅佐作用,便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随形轨道架的示意图;图3为图2A区局部放大图;图4本专利技术随形轨道架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4B区局部放大图;其中,1电动绞盘;2绳索;3随形轨道架;4可移动支架;5液压伸缩杆;6主体;7侧端I;8侧端II;9桥梁墩柱;10伸缩装置;11安装夹;12滚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包括起吊装置和随形轨道架3,所述起吊装置为能够固定在墩柱上端,并且带有若干个提升机构的装置,提升机构由电机驱动,通过媒介能够实现随形轨道架3沿着墩柱上下移动;所述随形轨道架3的整体形状与桥梁墩柱的截面形状类似,可以套在桥梁墩柱外侧;随形轨道架3上设置有可移动支架4,可移动支架4上设置有安装夹11,安装夹11上设置有检测装置。进一步,所述随形轨道架3主体由4根钢筋组成,钢筋之间通过横竖交错的支杆固定连接;可移动支架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槽型结构分别由3块钢结构通过螺栓固定而成,便于安装)的开口处向内延伸(槽型结构向开口方向垂直延伸一点,便于能够卡在随形轨道架上,不至于掉下来),使得可移动支架4能够卡在随形轨道架3主体钢筋上,随形轨道架3主体钢筋与可移动支架接触部位滑动连接;所述随形轨道架上设置有齿条或齿环,可移动支架4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装置和随形轨道架,所述起吊装置为能够固定在墩柱上端,并且带有若干个提升机构的装置,提升机构由电机驱动,通过媒介能够实现随形轨道架沿着墩柱上下移动;所述随形轨道架的整体形状与桥梁墩柱的截面形状类似,可以套在桥梁墩柱外侧;随形轨道架上设置有可移动支架,可移动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夹,用于安装检测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装置和随形轨道架,所述起吊装置为能够固定在墩柱上端,并且带有若干个提升机构的装置,提升机构由电机驱动,通过媒介能够实现随形轨道架沿着墩柱上下移动;所述随形轨道架的整体形状与桥梁墩柱的截面形状类似,可以套在桥梁墩柱外侧;随形轨道架上设置有可移动支架,可移动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夹,用于安装检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形轨道架主体由4根钢筋组成,钢筋之间通过横竖交错的支杆固定连接;可移动支架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的开口处向内延伸,使得可移动支架能够卡在随形轨道架主体钢筋上,随形轨道架主体钢筋与可移动支架接触部位滑动连接;所述随形轨道架上设置有齿条或齿环,可移动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条或齿环啮合连接,促使可移动支架沿着随形轨道架水平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形轨道架主体由工字钢弯曲而成,可移动支架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的开口处向内延伸,使得可移动支架能够卡在随形轨道架主体工字钢上,槽型结构内部设置有4个滚轮,可移动支架通过滚轮与随形轨道架主体工字钢连接;工字钢上设置有齿条或齿环,可移动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齿轮,齿轮与齿条或齿环啮合连接,促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勇张维平高黎明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官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