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88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技术方案为: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的中部通过倾斜布置的阀座分割为进液腔和出液腔,阀盖的内侧铰接有阀瓣,进液腔外壁上固定有缓闭缸,缓闭缸内装有活塞推杆,活塞推杆将缓闭缸分割为上腔和下腔,缓闭缸内螺纹连接有调整杆,调整杆的一端插入活塞推杆内,调整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缸盖外并通过调整螺母锁止,进液腔的外壁上装有与进液腔内部相连通的接头,针型阀的进液口通过铜管与接头连通,针型阀的出液口通过铜管与下腔连通,当进液腔的动力源阻断或失去后,在自身重力和出液腔受到的回流压力作用下,阀瓣缓慢回落,避免阀瓣直接回落拍击闭合,延长了阀瓣的耐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
本技术属于流体控制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
技术介绍
止回阀是防止流体介质倒流的一种装置。止回阀种类比较繁多,有轴流式、旋启式、球形式、蝶式、消音式、升降式等类型,但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旋启式止回阀。管路中介质大多是靠动力泵加压后流动输送的,当介质因停机、断电故障、设备故障等因素失去动力源后,介质在高度差、压力差的作用下快速回流或倒流,巨大的冲击力可能导致管网中的设备、管道直接遭受破坏,因此,加装止回阀控制流体介质倒流是各种工程设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旋启式止回阀主要材料是球墨铸铁,不仅较传统灰铁闸阀重量减轻约20%-30%,且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当受到外力和流体水锤力的作用下,可以保持整体的抗冲击能力,保证闸阀不易变形和破裂,相比铁制闸阀极大地提高了使用寿命。它具有成本低廉、性能可靠、操作简易、维修方便等优点,是性价比很高的一种产品。旋启式止回阀的工作原理是当流体介质按箭头方向进入止回阀进液腔时,阀瓣进口侧一端受到的压力远高于出口侧一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阀瓣被推离密封座,绕着旋转销轴转动某一位置,止回阀处于开启位置,介质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阀口。在进口端因停机、关闭或者故障情况下,止回阀出口端因高度差或压力差,介质出现倒流现象,进液腔压力下降直至到小于出液腔压力时,阀瓣在自身重量及作用到阀瓣出水侧的回流压力下,迅速下落,两侧压差产生的作用力将阀瓣压紧在密封座上,阀瓣靠包制的橡胶弹性变形密封,彻底阻断介质回流,实现止回阀的止回功能。虽然旋启式橡胶阀瓣止回阀具有结构简易、外型尺寸紧凑、快速响应能力快、维护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工厂供水、消防设施、公共饮用水等管网上,但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当管网系统的动力源因各种因素失去后,介质在高度差、压力差的作用下急速回流,止回阀阀瓣回落关闭迅速,产生巨大的水锤现象。不仅拍击噪声很大,管道震动强烈,而且橡胶阀瓣上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往复性的多次冲击极易使阀瓣缩减使用寿命,造成裂痕、毁坏。一旦阀瓣破坏,止流效果失败,介质回流直接作用在进口端之前的闸阀、过滤器、动力泵等设备上,使整个管网系统大面积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不改变旋启式橡胶阀瓣止回阀柱体结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了在阀体上增加了缓冲缸,通过缓冲缸降低了阀瓣的回落速度,减小了阀瓣与阀座之间的撞击,降低了阀瓣的承受压力,延长了止回阀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和盖合在阀体顶部的阀盖,阀体的中部通过倾斜布置的阀座分割为进液腔和出液腔,阀盖的内侧与阀瓣的一端铰接,阀瓣的另一端自由,当进液腔的流体压力大于出液腔的流体压力时,阀瓣的自由端在流体的作用下远离阀座,止回阀打开;当出液腔的流体压力小于进液腔的流体压力时,阀瓣回落,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阀瓣压紧在阀座上,阀瓣上的包制橡胶弹性变形密封,彻底阻断介质回流,实现止回阀的止回功能。在原有阀体的基础上,进液腔外壁上固定有缓闭缸,缓闭缸内装有活塞推杆,活塞推杆的锥形活塞座置于缓闭缸内,锥形活塞座将缓闭缸分割为上腔和下腔,活塞推杆的直杆依次穿过上腔、进液腔、阀座后延伸至出液腔内,下腔通过缸盖盖合,阀盖上装有调整杆,调整杆螺纹连接在缸盖上,锥形活塞座上开有调整孔,调整杆的一端穿过下腔并插入调整孔内,调整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缸盖外并通过调整螺母锁止,通过调整螺母控制调整杆延伸入缓闭缸内的长度,以控制阀瓣的回落速率。进液腔的外壁上装有与进液腔内部相连通的接头,针型阀的进液口通过铜管与接头连通,针型阀的出液口通过铜管与下腔连通。当加压介质由进液腔的进口端流入时,阀体内的压力增大并推开阀瓣,进液腔内的流体介质通过铜管、针型阀进入缓闭缸的下腔,流体压力迫使活塞推杆向缓闭缸的上腔移动,直到活塞推杆的直杆顶部超过阀瓣平面的合适位置,锥形活塞座顶住缓闭缸为止。此时的活塞推杆处于平衡静置状态,阀瓣打开,进液腔与出液腔连通,流体介质畅通通过。当进液腔的动力源阻断或失去后,进液腔内的流体压力下降,流体介质由出液腔急速倒流,在自身重力和出液腔受到的回流压力作用下,阀瓣绕着与阀盖的铰接轴向下回落,在阀瓣抵住活塞推杆顶端时,由于下腔内的注入介质还存有一定压力,流体介质通过针型阀缓慢排出,活塞推杆向缓闭缸下腔缓慢移动,阀瓣也随之放慢速度缓慢闭合,避免阀瓣直接回落拍击闭合,延长了阀瓣的耐用寿命。直杆与缓闭缸之间装有密封圈,锥形活塞座与缓闭缸之间装有密封圈,提高了活塞推杆与缓闭缸之间的密封性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现有阀体上增设缓冲缸,阀瓣在回落的过程中,受到缓冲缸内活塞推杆的抑制而缓速关闭,阀瓣不会直接回落拍击闭合,降低了阀瓣的承受压力,止回阀的耐用度更好,受用寿命更长。另外,阀瓣下落所产生的噪声要下降50%左右,环保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为阀体,2为阀盖,3为阀座,4为进液腔,5为出液腔,6为阀瓣,7为缓闭缸,8为活塞推杆,9为上腔,10为下腔,11为缸盖,12为调整杆,13为直杆,14为锥形活塞座,15为调整孔,16为调整螺母,17为接头,18为针型阀,19为铜管,20为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和盖合在阀体1顶部的阀盖2,阀体1的中部通过倾斜布置的阀座3分割为进液腔4和出液腔5,阀盖2的内侧与阀瓣6的一端铰接,阀瓣6的另一端自由,当进液腔4的流体压力大于出液腔5的流体压力时,阀瓣6的自由端在流体的作用下远离阀座3,止回阀打开;当出液腔5的流体压力小于进液腔4的流体压力时,阀瓣6回落,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阀瓣6压紧在阀座3上,阀瓣6上的包制橡胶弹性变形密封,彻底阻断介质回流,实现止回阀的止回功能。如图2所示,在原有阀体1的基础上,进液腔4外壁上固定有缓闭缸7,缓闭缸7内装有活塞推杆8,活塞推杆8的锥形活塞座14置于缓闭缸7内,锥形活塞座14将缓闭缸7分割为上腔9和下腔10,活塞推杆8的直杆13依次穿过上腔9、进液腔4、阀座3后延伸至出液腔5内,下腔10通过缸盖11盖合,阀盖2上装有调整杆12,调整杆12螺纹连接在缸盖11上,锥形活塞座14上开有调整孔15,调整杆12的一端穿过下腔10并插入调整孔15内,调整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缸盖11外并通过调整螺母16锁止,通过调整螺母16控制调整杆12延伸入缓闭缸7内的长度,以控制阀瓣6的回落速率。进液腔4的外壁上装有与进液腔4内部相连通的接头17,针型阀18的进液口通过铜管19与接头17连通,针型阀18的出液口通过铜管19与下腔10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和盖合在阀体(1)顶部的阀盖(2),阀体(1)的中部通过倾斜布置的阀座(3)分割为进液腔(4)和出液腔(5),所述阀盖(2)的内侧与阀瓣(6)的一端铰接,阀瓣(6)的另一端自由,阀瓣(6)与阀座(3)的配合控制进液腔(4)与出液腔(5)之间的通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4)外壁上固定有缓闭缸(7),所述缓闭缸(7)内装有活塞推杆(8),活塞推杆(8)的锥形活塞座(14)置于缓闭缸(7)内,所述锥形活塞座(14)将缓闭缸(7)分割为上腔(9)和下腔(10),活塞推杆(8)的直杆(13)依次穿过上腔(9)、进液腔(4)、阀座(3)后延伸至出液腔(5)内, 所述下腔(10)通过缸盖(11)盖合,所述阀盖(2)上装有调整杆(12),调整杆(12)螺纹连接在缸盖(11)上,所述锥形活塞座(14)上开有调整孔(15),调整杆(12)的一端穿过下腔(10)并插入调整孔(15)内,调整杆(12)的另一端延伸至缸盖(11)外并通过调整螺母(16)锁止,所述进液腔(4)的外壁上装有与进液腔(4)内部相连通的接头(17),针型阀(18)的进液口通过铜管(19)与接头(17)连通,针型阀(18)的出液口通过铜管(19)与下腔(1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旋启式橡胶阀瓣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和盖合在阀体(1)顶部的阀盖(2),阀体(1)的中部通过倾斜布置的阀座(3)分割为进液腔(4)和出液腔(5),所述阀盖(2)的内侧与阀瓣(6)的一端铰接,阀瓣(6)的另一端自由,阀瓣(6)与阀座(3)的配合控制进液腔(4)与出液腔(5)之间的通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4)外壁上固定有缓闭缸(7),所述缓闭缸(7)内装有活塞推杆(8),活塞推杆(8)的锥形活塞座(14)置于缓闭缸(7)内,所述锥形活塞座(14)将缓闭缸(7)分割为上腔(9)和下腔(10),活塞推杆(8)的直杆(13)依次穿过上腔(9)、进液腔(4)、阀座(3)后延伸至出液腔(5)内,所述下腔(10)通过缸盖(11)盖合,所述阀盖(2)上装有调整杆(12),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国庭张永清吕振堤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隆达御威流体控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