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一种加热炉用蓄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7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加热炉用蓄热体,蓄热体呈直通方孔的蜂窝状,外形为四边形,蜂窝孔的孔形状为正方形,其特征是:蓄热体气体流通断面方向的两个角分别切下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方体(3),使蓄热体呈两面缺角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工业领域蓄热式加热炉用的换热装置,尤其是一种能保证蓄换热效果的蜂窝式蓄热体。
技术介绍
蓄热式燃烧技术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蓄换热效果直接取决于换热器的性能。换热器最早是格子砖,但它的体积大,热回收效率低;慢慢发展为小球状,但蓄热球之间孔隙通道不规则,长期使用后易粘渣,阻力损失很大,降低了热回收效率,且比表面积小,节能效果不明显;另外一种换热器是蜂窝式蓄热体,它的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大,热效率高,但由于每块蓄热体联接之间不能保证蜂窝孔全部对上呈一直线,在通过交替快速蓄热和释热过程中,相互并排设置蜂窝通道的蓄热体易堵塞,容易引起冷热空气流通不畅,从而使空气阻力过大,造成压力俱增,在达到一定条件下使蓄热体被吹动,形成全部或局部流态化状态,蓄热体受到损坏,而此时蓄换热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节能效率显著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保证蓄热体蓄换热的稳定状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面缺角的蜂窝式蓄热体,该蓄热体能减小空气的流通阻力,避免了蓄热体因蜂窝孔对接不上而造成的压力过大以至于损坏蓄热体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热震稳定性,保证了蓄换热效率,节能效果显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热体呈直通方孔的蜂窝状,外形为四边形,蜂窝孔的孔形状为正方形,蓄热体气体流通断面方向的两个角分别切下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方体,使蓄热体呈两面缺角状;蓄热体两个角分别切下的等边三角形立方体的边长为蓄热体边长的三分之一;蓄热体蜂窝状孔边长为4.5mm~5.5mm,蜂窝孔壁厚为0.7mm~0.8mm,蓄热体成份包括堇青石细粉、尖晶石细粉、莫来石细粉。在蓄热体处于快速蓄热和释热的工作状态下,蓄热体之间紧密接触,由于蓄热体切掉了两个角,它的蜂窝孔即使对不上,这样也可以使冷热空气从切角处顺利通过,从而减轻了气体阻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空气流通阻力减小,避免蓄热体被吹动发生损坏,可以保证蓄热体蓄换热的稳定状态,蓄热体不易粘渣,高温结构强度好,蓄热量大,蓄换热速度快,可将高温烟气温度降低至200℃以下排出,同时将冷空气预热至1000℃,使冷热空气顺利换热,节能效果显著。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蓄热体的立体图;图2为送风期蓄热体温度轴向分布曲线;图3为蓄热体各截面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中1.蜂窝孔壁,2.正方形的蜂窝状孔,3.等边三角形立方体的蓄热体切角。具体实施方式将各类原料按一定比例在搅拌机搅拌30分钟,混练均匀,出料后压块,再经初步烧成后破碎。然后振动球磨机细磨3~4小时后,球磨料达到小于320目,过料出筛。球磨料按比例加入添加剂和水,搅拌30分钟,搅拌均匀的泥料在C3250-3型液压挤管机挤压成型,成型后的坯体两个角分别切下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方体,使坯体呈两面缺角状。然后经两次红外加热定位干燥,定位后的坯体在箱式炉内干燥24小时,80℃~120℃,经电窖高温烧成至蓄热体成品。本实施例使用在国内第一座采用分散控制方式的蓄热式燃烧技术的中板加热炉,蓄热式烧嘴整体浇筑于侧墙内,蓄热室内填充蓄热体,通过蓄热体交替快速蓄热和释热,使冷热空气顺利换热,另外本实施例的蓄热体比表面积大,不易粘渣,高温结构强度好,蓄热量大,蓄换热速度快,可将高温烟气温度降低至200℃以下排出,同时将冷空气预热至1000℃,节能效果显著。利用CFD软件中的多孔介质模型,建立本实施例蓄热体的数学模型,模拟其在生产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并利用实测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获得了可靠的数据,说明了本实施例的蓄热体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且效果明显。送风期蓄热体温度沿轴向的分布曲线表明,蓄热体前端温度仍维持在1000℃左右,风温接近1000℃,表明在送风期过程中,风温被预热温度基本可以保持在1000℃左右,蓄热体的热量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燃烧效率。蓄热体前中后三个截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变化很有规律表明蓄热体的蓄换热能力较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炉用蓄热体,蓄热体呈直通方孔的蜂窝状,外形为四边形,蜂窝孔的孔形状为正方形,其特征是蓄热体气体流通断面方向的两个角分别切下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方体(3),使蓄热体呈两面缺角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用蓄热体,其特征是蓄热体两个角分别切下的等边三角形立方体(3)的边长为蓄热体边长的三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用蓄热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热体蜂窝状孔(2)边长为4.5mm~5.5mm,蜂窝孔壁(1)厚为0.7mm~0.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用蓄热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热体成份包括堇青石细粉、尖晶石细粉、莫来石细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起蓄换热作用的蓄热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热体的形状为四边形,内部结构为呈直通方孔的蜂窝状。蜂窝状孔为正方形,孔径是4.5mm~5.5mm,壁厚为0.7mm~0.8mm,并且在蓄热体两个角分别切下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方体,使蓄热体呈两面缺角状。本技术的蓄热体具有比表面积大,不易粘渣,高温结构强度好,蓄热量大,蓄换热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蓄热式燃烧技术。文档编号F28D20/00GK2672598SQ20032012998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杨彬, 陶绍平, 胡雄光, 李艳平, 杨忠辉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陶绍平胡雄光李艳平杨忠辉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