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66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属于公交站台技术领域。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包括站台本体,站台本体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贯通槽,贯通槽内侧下端嵌设有风扇组件,贯通槽内侧上端焊接有通风盖,两个贯通槽下部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左右两侧端部分别与两个风扇组件端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贯通槽内分别设置两个吹风组件,并在两个吹风组件之间设置带动其运作的联动组件,利用联动组件带动两个吹风组件循环摆动,从而使扇叶对站台本体内部进行摆动风吹,达到均匀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
本技术涉及公交站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
技术介绍
现在的公交站台功能简单,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候车人在等车时,会面临高温的困惑,特别是老弱病残孕人群。然而现在的公交站台只能起到遮阳的效果,无法解决降温的问题,候车的舒适度差。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1820404036.X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市政用降温公交站台,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有效的降低耗电成本,通过设置有红外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的配合,可以有效的感应人群和温度变化,通过设置有风扇,可以有效的对公交站台进行降温,通过设置有门板,方便对蓄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本技术使用方便,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舒适候车。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该装置中虽设置多个风扇,但该风扇无法对站台的各个角落进行风冷散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有改进空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包括站台本体,所述站台本体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侧下端嵌设有风扇组件,所述贯通槽内侧上端焊接有通风盖,两个所述贯通槽下部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左右两侧端部分别与两个风扇组件端部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通风盖左右两侧端部呈线性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活性炭除尘网。优选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嵌设于贯通槽内侧下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中空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内壁呈环形接结构开设有摆动槽,所述摆动槽内设置有摆动环,所述摆动环圆周外侧为圆弧型,且所述摆动环圆周外壁与摆动槽内壁活动接触。优选地,所述摆动环内侧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中部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摆动槽上相对联动组件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内限位有球体,所述球体外壁与球槽内壁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球体中部贯穿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摆动环外壁紧密焊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联动组件端部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槽内侧的联杆,所述联杆中部套接有从动齿,所述从动齿外侧安装有电机B,所述电机B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从动齿啮合传动。优选地,所述联杆两侧端部均同轴焊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上靠近边缘处焊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外侧设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为T型结构,且所述从动杆下端与转动柱外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上端通过销轴与连杆端部转动连接。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两个贯通槽内分别设置两个吹风组件,并在两个吹风组件之间设置带动其运作的联动组件,利用联动组件带动两个吹风组件循环摆动,从而使扇叶对站台本体内部进行摆动风吹,达到均匀降温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站台本体;2、贯通槽;3、风扇组件;301、固定座;302、摆动槽;303、摆动环;304、安装架;305、电机A;306、球槽;307、球体;308、连杆;4、通风盖;401、通孔;5、联动组件;501、联杆;502、从动齿;503、电机B;504、传动齿;505、传动盘;506、转动柱;507、从动杆。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包括站台本体1,站台本体1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贯通槽2,贯通槽2内侧下端嵌设有风扇组件3,贯通槽2内侧上端焊接有通风盖4,两个贯通槽2下部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联动组件5,联动组件5左右两侧端部分别与两个风扇组件3端部转动连接。通风盖4左右两侧端部呈线性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多个通孔401,通孔401内嵌设有活性炭除尘网。风扇组件3包括嵌设于贯通槽2内侧下端的固定座301,固定座301内部中空形成通风腔,通风腔内壁呈环形接结构开设有摆动槽302,摆动槽302内设置有摆动环303,摆动环303圆周外侧为圆弧型,且摆动环303圆周外壁与摆动槽302内壁活动接触。摆动环303内侧焊接有安装架304,安装架304中部安装有电机A305,电机A305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摆动槽302上相对联动组件5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球槽306,球槽306内限位有球体307,球体307外壁与球槽306内壁转动连接。球体307中部贯穿焊接有连杆308,连杆308一端与摆动环303外壁紧密焊接,连杆308另一端与联动组件5端部转动连接。联动组件5包括设置于连接槽内侧的联杆501,联杆501中部套接有从动齿502,从动齿502外侧安装有电机B503,电机B503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504,传动齿504与从动齿502啮合传动。联杆501两侧端部均同轴焊接有传动盘505,传动盘505上靠近边缘处焊接有转动柱506,转动柱506外侧设有从动杆507,从动杆507为T型结构,且从动杆507下端与转动柱506外壁转动连接,从动杆507上端通过销轴与连杆308端部转动连接。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由于现有技术中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该装置中虽设置多个风扇,但该风扇无法对站台的各个角落进行风冷散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通过在两个贯通槽2内分别设置两个吹风组件3,并在两个吹风组件3之间设置带动其运作的联动组件5,利用连接槽内安装的电机B503带动传动齿504转动,使得与传动齿504啮合连接的从动齿502及其与从动齿502套接的联杆501跟随转动,从而使联杆501两侧端部的两个传动盘505以及传动盘505外侧的转动柱506也跟随转动,进而使转动柱506带动从动杆507上下移动,由于从动杆507上端与球体307中部的连杆308转动连接,使得连杆308带动球体307在球槽306内循环转动的同时,与连杆308另一端焊接的摆动环303在摆动槽302循环摆动,从而使摆动环303带动安装架304及其上由电机A305驱动的扇叶跟随循环摆动,进而使扇叶对站台本体1内部进行摆动风吹,达到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包括站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本体(1)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贯通槽(2),所述贯通槽(2)内侧下端嵌设有风扇组件(3),所述贯通槽(2)内侧上端焊接有通风盖(4),两个所述贯通槽(2)下部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联动组件(5),所述联动组件(5)左右两侧端部分别与两个风扇组件(3)端部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包括站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本体(1)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贯通槽(2),所述贯通槽(2)内侧下端嵌设有风扇组件(3),所述贯通槽(2)内侧上端焊接有通风盖(4),两个所述贯通槽(2)下部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联动组件(5),所述联动组件(5)左右两侧端部分别与两个风扇组件(3)端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盖(4)左右两侧端部呈线性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多个通孔(401),所述通孔(401)内嵌设有活性炭除尘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3)包括嵌设于贯通槽(2)内侧下端的固定座(301),所述固定座(301)内部中空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内壁呈环形接结构开设有摆动槽(302),所述摆动槽(302)内设置有摆动环(303),所述摆动环(303)圆周外侧为圆弧型,且所述摆动环(303)圆周外壁与摆动槽(302)内壁活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降温式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环(303)内侧焊接有安装架(304),所述安装架(304)中部安装有电机A(305),所述电机A(305)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尔特广告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