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058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排放系统,其包括排水管系;所述排水管系包括:内管、外管和支架;所述内管用于废水或废液的输送排放;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外,用于承接内管发生渗漏时流出的渗漏废水;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用于支撑所述内管,所述内管通过所述支架支撑悬起后,外管内以及内管下方形成便于所述渗漏废水顺畅流动的渗漏液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及时发现渗漏问题,同时能够保证检修人员生命安全,同时具有敷设灵活,造价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排放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航天领域中生产项目的特殊性,生产废水往往含有强酸、强碱、重金属以及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都集中在对生产废水收集、处理达标或循环使用上,但忽视了有毒有害生产废水室外管线的特殊做法。室外管线一旦发生腐蚀泄漏,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排放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水管系;所述排水管系包括:内管、外管和支架;所述内管用于废水或废液的输送排放;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外,用于承接内管发生渗漏时流出的渗漏废水;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用于支撑所述内管,所述内管通过所述支架支撑悬起后,外管内以及内管下方形成便于所述渗漏废水顺畅流动的渗漏液流道。本技术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支架支撑,既不影响渗漏液体在内外壁之间流动,又能增加排水管的强度,还可减小排水管外套管的管径,专用于埋地输送有毒有害生产废水等介质。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为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HDPE管;和/或,所述外管为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HDPE管或者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管(例如铝合金管或不锈钢管)。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架在废水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查井;若干个所述检查井沿废水的输送路径间隔设置;所述排水管系依次经过若干个检查井。其中为了叙述方便,本技术将废水划分为一类废水和二类废水,一类废水为含酸、含碱、或者含金属等的有害废水;二类废水为含氰等有毒物质的有毒废水。其中相对有害废水,有毒废水对人类危害更大。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系包括用于输送排放一类废水的一类排水管系;所述一类排水管系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外管在所述检查井内设置有排液口,或者断开设置,用于将所述渗漏废水导入所述检查井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管在所述检查井内设置有检测口,检测口上设置有密封盖体。针对非含氰的有害废水,当管道发生渗漏时,渗出废液会沿外管流入检查井内。检修人员只需打开井盖,即可查看管道是否发生渗漏。进一步地,所述检查井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有渗漏废水的第一检测电缆。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系包括用于输送二类废水的二类排水管系;所述二类排水管系包括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内管在输送路径上全程密闭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外管在输送路径上全程密闭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二类排水管系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管内用于监测所述第二内管是否渗漏的第二检测电缆;所述第二检测电缆沿废水输送路径敷设在第二内管外壁(优选地设置第二内管外壁底部或下方)上,或者铺设在所述渗漏液流道内。第一检测电缆和第二检测电缆与检测仪等设备监测设备连接,当发生泄漏时,渗漏液与检测电缆发生反应,通过检测仪可判断出泄漏的位置。其中原理是利用泄漏物质造成电缆短路,或利用泄漏物质造成电缆的特性阻抗的变化从而检漏报警。针对含氰等有毒废水,本申请的二类排水管系为全密闭形式,室内排出口设细格栅等过滤装置,拦截大块固态杂质。并配有泄漏检测系统,当管道发生渗漏,检测系统会发出报警,同时可检测出发生渗漏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管在入口处设置有用于拦截固态杂质的滤网或者过滤栅格。其中,内管和外管分别由内管段和外管段拼接而成,接口处内管段伸出外管段,连接时先接内管段,再接外管段,相邻两个内管段或者外管段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热熔连接、电熔连接、橡胶圈密封连接等;另外,相邻两个外管段之间还可以采用卡箍连接。更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外管段对接后,利用石棉水泥密封接缝。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检查井之间的间隔为20-500米。进一步地,所述检查井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检查井内部设置有防腐和防渗层;检查井的口沿处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井盖和第二密封井盖。检查井采用双层密闭井盖,可有效避免雨水流入井中,造成管道泄漏的误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废水排放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及时发现渗漏问题,同时能够保证检修人员生命安全,同时具有敷设灵活,造价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排水管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另一种支架实施方式时排水管系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查井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外管;11-第一外管;20-内管;21-第一内管;21a-检测口;30-渗漏液流道;40-支架;41-内圈;42-外圈;43-辐条杆;44-内支撑弧;45-左外支撑弧;46-右外支撑弧;47-支撑辐条;50-检查井;51-第一密封井盖;52-第二密封井盖;60-石棉水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水排放系统,包括:排水管系;排水管系包括:内管20、外管10和支架40;内管20用于废水或废液的输送排放;外管10套装在内管20外,用于承接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系;/n所述排水管系包括:内管、外管和支架;/n所述内管用于废水或废液的输送排放;/n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外,用于承接内管发生渗漏时流出的渗漏废水;/n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用于支撑所述内管,所述内管通过所述支架支撑悬起后,外管内以及内管下方形成便于所述渗漏废水顺畅流动的渗漏液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系;
所述排水管系包括:内管、外管和支架;
所述内管用于废水或废液的输送排放;
所述外管套装在所述内管外,用于承接内管发生渗漏时流出的渗漏废水;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用于支撑所述内管,所述内管通过所述支架支撑悬起后,外管内以及内管下方形成便于所述渗漏废水顺畅流动的渗漏液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架在废水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查井;若干个所述检查井沿废水的输送路径间隔设置;所述排水管系依次经过若干个检查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系包括用于输送排放一类废水的一类排水管系;
所述一类排水管系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
所述第一外管在所述检查井内设置有排液口,或者断开设置,用于将所述渗漏废水导入所述检查井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管在所述检查井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彭燕齐璠静温艳芳孙欢范洪营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