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055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包括喷头,所述喷头的顶端用于高压流体进入所述喷头,所述喷头的下部用于所述高压流体喷出;所述喷头包括:至少两层套接的喷头用管,所述喷头用管将所述喷头内的空间分隔出至少两个高压流体容纳空间;喷嘴,每个所述高压流体容纳空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喷嘴连通到所述喷头之外。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不同高压流体容纳空间内的流体通过设置在各自空间内的喷嘴喷射流体,且喷嘴根据需要设置有不同喷射角度,解决了传统的注浆管内的流体只通过共用的喷嘴向外喷射流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
本申请涉及地基加固
,具体地,涉及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主要为换填法、强夯法、挤密桩法。也可采用传统的注浆法。传统的注浆管内的流体只通过共用的喷嘴向外喷射流体,功能单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以解决传统的注浆管只能通过共用的喷嘴向外喷射流体,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包括喷头,所述喷头的顶端用于高压流体进入所述喷头,所述喷头的下部用于所述高压流体喷出;所述喷头包括:至少两层套接的喷头用管,所述喷头用管将所述喷头内的空间分隔出至少两个高压流体容纳空间;喷嘴,每个所述高压流体容纳空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喷嘴连通到所述喷头之外。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注浆管的喷头包括至少两层套接的喷头用管,喷头用管将喷头内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高压流体容纳空间,包括最内层喷头用管的管内空间和相邻喷头用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环形空间。喷头具有至少两个高压流体容纳空间,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高压流体容纳空间有高压流体,使得有高压流体的高压流体容纳空间能通过喷嘴喷出到喷头之外;而没有高压流体的高压流体容纳空间的喷嘴就无法喷出高压流体。这样,就实现了高压流体容纳空间对应的喷嘴是否喷出高压流体进行单独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另外,通过控制喷嘴的方向,能够实现高压流体喷射方向的控制,进而为根据实际需要,实现高压流体能够喷射出多种方向的高压流体提供了前提条件。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一种地基加固方法进行地基加固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注浆管在泥土中下沉的过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注浆管从泥土中提升的过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现图1至图3的地基加固方法的一种地基加固系统进行地基加固的示意图;图5为实现图1至图3的地基加固方法的另一种地基加固系统进行地基加固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浆管的喷头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浆管的钻杆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浆管的导流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注浆管,110喷头,111a垂直向下喷嘴,111b倾斜向下喷嘴,111c水平向喷嘴,112a喷头外层管,112b喷头中层管,112c喷头内层管,113钻杆,113a钻杆外层管,113b钻杆中层管,113c钻杆内层管,114导流器,114a导流器外层管,114b导流器中层管,114c导流器内层管,115a外管套,115b中管套,115c内管罩,116a外管套高压流体入口,116b中管套高压流体入口,116c内管罩高压流体入口,210a外层管的高压第一流体提供单元,210b中层管的高压第二流体提供单元,210c内层管的高压第一流体提供单元,310钻机,320卡扣式接头,330定位圈,400泥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图1为一种地基加固方法进行地基加固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注浆管在泥土中下沉的过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注浆管从泥土中提升的过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上述地基加固方法,用于形成加固土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注浆管100在泥土中下沉的过程中,注浆管100的下端向下和/或向水平方向喷射高压第一流体以切割泥土400;其中,所述第一流体包括气体或液体。注浆管在泥土中下沉的过程中,注浆管的下端的喷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只向下喷射高压第一流体切割注浆管下方的泥土,第二种方式是只向水平方向喷射高压第一流体切割注浆管周围的泥土,第三种方式是同时向下和向水平方向喷射高压第一流体切割注浆管下方和周围的泥土;三种方式都切割泥土,第三种方式的效率更高。如果泥土是湿陷性黄土或液化土等具有孔隙大的泥土,则能够切割粉碎泥土,使土体颗粒重新排列,直至桩底位置。地基加固方法,能够对具有孔隙大的泥土进行切割粉碎,工序简单,对施工要求低。图3为图1所示的注浆管从泥土中提升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地基加固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注浆管100从泥土中提升的过程中,注浆管的下端向下和/或向斜向下方向喷射高压第二流体以加固泥土400;其中,所述第二流体包括气体或液体或加固用浆。当第二流体是气体或液体时,高压气体或液体使被切割粉碎后的土体被压密,从而形成加固土桩。使用气体或液体作为第二流体,能实现加固泥土的作用,原料的成本较低。当第二流体是加固用浆时,加固用浆和被切割粉碎后的土体压在一起,从而形成加固土桩。采用加固用浆使得土桩被加固,更加结实。具体的,加固用浆可以是水泥浆液。注浆管在泥土中下沉的要求如下:注浆管在泥土中下沉是转动下沉的方式。转动下沉的方式,使得切割泥土的方式也是转动进行的,能够对各个方向的泥土进行切割。所述注浆管转动下沉的速度为大于等于10转/分小于等于20转/分。转动下沉的速度控制的比较慢,能够对泥土进行充分的切割。注浆管从泥土中提升的要求如下:所述注浆管从泥土中提升是转动提升的方式。转动提升的方式,使得加固泥土的方式也是转动进行的,能够对各个方向的泥土进行加固。所述注浆管提升的速度为大于等于5厘米/分小于等于25厘米/分。提升速度控制的比较慢,能够对泥土进行充分的加固。为了上述地基加固方法,需要有与之配合的地基加固系统,尤其是要有与之配合的注浆管。图4为实现图1至图3的地基加固方法的一种地基加固系统进行地基加固的示意图;图5为实现图1至图3的地基加固方法的另一种地基加固系统进行地基加固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注浆管的喷头的示意图。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地基加固系统包括注浆管100和高压流体提供装置;其中,所述高压流体提供装置用于控制是否为各个所述高压流体容纳空间提供高压流体。如图6所示,所述注浆管100包括喷头110,所述喷头的顶端用于所述高压流体进入所述喷头,所述喷头的下部用于所述高压流体喷出;所述喷头包括:至少两层套接的喷头用管,所述喷头用管将所述喷头内的空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所述喷头的顶端用于高压流体进入所述喷头,所述喷头的下部用于所述高压流体喷出;所述喷头包括:/n至少两层套接的喷头用管,所述喷头用管将所述喷头内的空间分隔出至少两个高压流体容纳空间;/n喷嘴,每个所述高压流体容纳空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喷嘴连通到所述喷头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加固系统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所述喷头的顶端用于高压流体进入所述喷头,所述喷头的下部用于所述高压流体喷出;所述喷头包括:
至少两层套接的喷头用管,所述喷头用管将所述喷头内的空间分隔出至少两个高压流体容纳空间;
喷嘴,每个所述高压流体容纳空间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喷嘴连通到所述喷头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是锥形管形状的喷嘴;
所述喷嘴的锥形管较大的管口与所述喷头用管连接,所述喷嘴的锥形管较小的管口朝向所述喷头之外,以实现所述高压流体容纳空间通过所述喷嘴连通到所述喷头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下端是圆锥形,所述喷头的下部内设置一个所述喷嘴,为垂直向下喷嘴;
所述垂直向下喷嘴的开口向下,高压第一流体经所述垂直向下喷嘴垂直向下喷出;
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是气体或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用管包括由内向外的喷头内层管和喷头外层管;
所述垂直向下喷嘴和所述喷头外层管连接;
与所述喷头内层管连接的所述喷嘴为水平向喷嘴;其中,所述水平向喷嘴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高压流体经所述水平向喷嘴向水平方向喷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向喷嘴为多个,各个所述水平向喷嘴位于同一高度,在所述喷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用管还包括喷头中层管,所述喷头中层管套接在所述喷头内层管和所述喷头外层管之间;
与所述喷头中层管连接的所述喷嘴为倾斜向下喷嘴,所述倾斜向下喷嘴的开口朝向斜下方向,高压第二流体经所述倾斜向下喷嘴向斜下方向喷出;
其中,所述第二流体是气体或液体或加固用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向下喷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5度到30度之间的任一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绍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