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炼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53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坡体坡面侧的三角形墙体,所述墙体的斜面上设有多级阶梯,所述阶梯包括上端面和侧端面,所述上端面上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设有砌砖,所述砌砖内部开设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所述上端面远离坡体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侧端面处在同一垂直面上,且靠近坡体的一侧与碎石层以及砌砖接触,所述挡板在与碎石层对应处为导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砌砖,砌砖能够对植物和土壤起到第一重保护作用,使得土壤不易被雨水冲刷掉;挡板起到了第二重板保护效果,稳定了碎石层和砌砖,避免了滑坡现象的产生,也保护了植被,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护坡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中,为了满足防渗、抗冲等要求,需对堤防、溢洪道、渠道的边坡或岸墙进行护砌,护砌型式有混凝土板护坡、浆砌石护坡、混凝土挡土墙、浆砌石挡土墙等,护坡作为堤坝抵御洪水的第一关卡,其抗冲击能力和以及本身结构的牢固性,对堤坝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而且一般会在护坡墙上种植一些植被,使得护坡墙具有生态环保性,以及提高了护坡墙的美观性。但是目前的护坡墙结构对植被的保护效果不佳,在面对暴雨天气时,护坡墙上的植被以及种植植被的土壤易被雨水冲走,导致滑坡现象的产生,不仅破坏了护坡墙的生态环保性,还会造成植被的资源浪费,不利于采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植被被冲走的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护坡墙结构对植被的保护效果不佳,在面对暴雨天气时,护坡墙上的植被以及种植植被的土壤易被雨水冲走,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坡体坡面侧的三角形墙体,所述墙体的斜面上设有多级阶梯,所述阶梯包括上端面和侧端面,所述上端面上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方设有砌砖,所述砌砖内部开设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土壤,所述上端面远离坡体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侧端面处在同一垂直面上,且靠近坡体的一侧与碎石层以及砌砖接触,所述挡板对应所述碎石层的部位设置导水部,所述导水部上开设有通水孔。优选地,所述上端面为倾斜面,且靠近坡体的一端高于远离坡体的一端。优选地,所述挡板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处在导水部的部分设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过滤板远离上端面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挡板的一侧设有卡接块,所述挡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卡接块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墙体和挡板一体成型,均采用混泥土砌成,所述挡板的高度低于砌砖且高于碎石层。优选地,所述碎石层与砌砖的接触面为水平面,所述砌砖为矩形且均匀有序的分布在碎石层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砌砖,将土壤处在砌砖的空心槽内部,砌砖能够对植物和土壤起到第一重保护作用,使得土壤不易被雨水冲刷掉;挡板起到了第二重板保护效果,稳定了碎石层和砌砖,使得碎石层和砌砖不易松动,避免了碎层和砌砖从上端面上掉落,避免了滑坡现象的产生,也保护了植被,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的砌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坡体、2墙体、3阶梯、4上端面、5碎石层、6砌砖、7空心槽、8土壤、9植物、10挡板、11导水部、12安装槽、13过滤板、14过滤网、15安装板、16卡接块、17通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坡体1坡面侧的三角形墙体2,墙体2的斜面上设有多级阶梯3,阶梯3包括上端面4和侧端面,上端面4上设有碎石层5,碎石层5上方设有砌砖6,砌砖6内部开设有空心槽7,空心槽7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9的土壤8,砌砖6能够对植物9和土壤8起到第一重保护作用,土壤8处在砌砖6的空心槽7内部,不易被雨水冲刷走,上端面4远离坡体1的一侧设有挡板10,挡板10与侧端面处在同一垂直面上,且靠近坡体1的一侧与碎石层5以及砌砖6接触,挡板10起到了第二重板保护效果,稳定了碎石层5和砌砖6,使得碎石层5和砌砖6不易松动,避免了碎层和砌砖6从上端面4上掉落,挡板10对应碎石层5的部位设置导水部11,导水部11上开设有通水孔17,便于雨水从土壤8深入到碎石层5内部,再从导水孔中排出,避免了上端面4发生积水现象。本技术中,为了更好的排水,将上端面4设置成倾斜面,且靠近坡体1的一端高于远离坡体1的一端,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易从上端面4流向通水孔17,加快了排水速度;为了避免一些土壤8和小碎石从通水孔17中流失,在挡板10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安装有过滤板13,过滤板13处在导水部11的部分设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能有效的避免小碎石的流失;为了稳定过滤板13的安装,在过滤板13远离上端面4的一端设有安装板15,安装板15靠近挡板10的一侧设有卡接块16,挡板10靠近安装板1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卡接块16的凹槽,使得过滤板13更稳定的卡接在挡板10上;为了使得挡板10更加牢固,墙体2和挡板10一体成型,均采用混泥土砌成,避免了挡板10在雨水的冲击下损坏,挡板10的高度低于砌砖6且高于碎石层5;为了更好的放置砌砖6,将碎石层5与砌砖6的接触面为水平面,砌砖6为矩形且均匀有序的分布在碎石层5上方,同时也方便使用者管理植物9。本技术使用时,三角形的墙体2起着保护坡体1的作用,避免坡体1坍塌;在下雨时,雨水进入土壤8,在渗入到碎石层5内,最后从导水孔的排出,避免了积水的产生;同时,土壤8处在砌砖6的空心槽7内部,砌砖6能够对植物9和土壤8起到第一重保护作用,使得土壤8不易被雨水冲刷掉,挡板10起到了第二重板保护效果,稳定了碎石层5和砌砖6,使得碎石层5和砌砖6不易松动,避免了碎层和砌砖6从上端面4上掉落,避免了滑坡现象的产生,也保护了植被,方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坡体(1)坡面侧的三角形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斜面上设有多级阶梯(3),所述阶梯(3)包括上端面(4)和侧端面,所述上端面(4)上设有碎石层(5),所述碎石层(5)上方设有砌砖(6),所述砌砖(6)内部开设有空心槽(7),所述空心槽(7)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9)的土壤(8),所述上端面(4)远离坡体(1)的一侧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与侧端面处在同一垂直面上,且靠近坡体(1)的一侧与碎石层(5)以及砌砖(6)接触,所述挡板(10)对应所述碎石层(5)的部位设置导水部(11),所述导水部(11)上开设有通水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坡体(1)坡面侧的三角形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斜面上设有多级阶梯(3),所述阶梯(3)包括上端面(4)和侧端面,所述上端面(4)上设有碎石层(5),所述碎石层(5)上方设有砌砖(6),所述砌砖(6)内部开设有空心槽(7),所述空心槽(7)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9)的土壤(8),所述上端面(4)远离坡体(1)的一侧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与侧端面处在同一垂直面上,且靠近坡体(1)的一侧与碎石层(5)以及砌砖(6)接触,所述挡板(10)对应所述碎石层(5)的部位设置导水部(11),所述导水部(11)上开设有通水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4)为倾斜面,且靠近坡体(1)的一端高于远离坡体(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设计护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炼刘小杰汪鑫王培政冷荷香黄欢
申请(专利权)人:沈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