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42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套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接触轮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滚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力架技术领域。该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使得装置在移动时,可以将外放的内壳推入外壳内,方便携带,并且通过滚动轮和接触轮的滚动设置,使得内壳在外壳内移动时,可以稳定的提高了装置活动时的顺畅性,解决了传统核酸磁力架在使用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磁力架扣合后携带转移的问题,使得内壳被从外壳内拉出固定时,可以通过卡杆与限位槽卡紧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了内壳在外壳外工作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
本技术涉及磁力架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
技术介绍
生物科学技术简称生物科技,根据比较权威的定义,生物科技指的是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成,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进行对人类医学、环境、农业食粮等不同范畴之一项技术。在基因克隆农作物的开发下,除了克隆进入抗虫害基因、抗冻基因外,例如含有维生素A的稻米也问世。在有限耕地下,克隆农作物解决了品质上的问题。除此之外,观赏用的花卉等,也靠著组织培养的技术,将高品质的花卉复制生产,提高花卉价值。传统核酸磁力架在使用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但是在科研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科研人员往往需要将核酸磁力架随身转移,公开号为CN206204335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上述技术采用双向互卡的方式将磁力架扣合后携带转移,但是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工作人员快速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解决了传统核酸磁力架在使用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磁力架扣合后携带转移,但是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工作人员快速操作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套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接触轮,所述接触轮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内壳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滚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内壳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盒,所述竖直盒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所述手动板的右侧贯穿竖直盒并且延伸至竖直盒的右侧,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所述手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内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孔和第二放置孔,外壳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放置孔和第二放置孔相对应的第一稳定孔和第二稳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稳定孔和第二稳定孔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摩擦盒,所述摩擦盒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重力块。优选的,所述重力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所述传导杆的底端贯穿摩擦盒并且延伸至摩擦盒的底部。优选的,所述传导杆位于摩擦盒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材料为橡胶。优选的,所述内壳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磁块的表面光滑。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通过内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内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接触轮,内壳的底部开设有凹槽,竖直盒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手动板的右侧贯穿竖直盒并且延伸至竖直盒的右侧,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手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通过外壳、内壳、连接套、接触轮、凹槽和滚动轮的联合设置,使得装置在移动时,可以将外放的内壳推入外壳内,大幅缩减了装置体积,方便携带,并且通过滚动轮和接触轮的滚动设置,使得内壳在外壳内移动时,可以稳定的提高了装置活动时的顺畅性,解决了传统核酸磁力架在使用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磁力架扣合后携带转移的问题,通过限位槽、竖直盒、滑动板、手动板、卡紧弹簧和卡杆的联合设置,使得内壳被从外壳内拉出固定时,可以通过卡杆与限位槽卡紧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了内壳在外壳外工作时的稳定性。(2)、该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通过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摩擦盒,摩擦盒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重力块,重力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传导杆的底端贯穿摩擦盒并且延伸至摩擦盒的底部,传导杆位于摩擦盒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块,通过摩擦盒、重力块、传导杆和摩擦块的联合设置,使得试管插入第一稳定孔或第二稳定孔后,可以依靠重力块在重力的推动下,通过表面粗糙的摩擦块与试管表面紧密接触,依靠相互之间的静摩擦力,有效的提高了试管放置在磁力架后的稳定性,并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工作人员快速维护,通过底座和竖直盒相同高度的设置,使得装置在放置后可以保持可靠稳定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竖直盒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接触轮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外壳结构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摩擦盒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外壳;2、底座;3、内壳;4、连接套;5、接触轮;6、凹槽;7、滚动轮;8、限位槽;9、竖直盒;10、滑动板;11、手动板;12、卡紧弹簧;13、卡杆;14、第一放置孔;15、第二放置孔;16、第一稳定孔;17、第二稳定孔;18、连接杆;19、摩擦盒;20、重力块;21、传导杆;22、摩擦块;23、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包括外壳1和底座2,外壳1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外壳1的内部套设有内壳3,内壳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内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接触轮5,接触轮5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壁滚动连接,内壳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内表面滚动连接有滚动轮7,内壳3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盒9,竖直盒9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0,滑动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11,手动板11的右侧贯穿竖直盒9并且延伸至竖直盒9的右侧,滑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12,手动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13,内壳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孔14和第二放置孔15,外壳1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放置孔14和第二放置孔15相对应的第一稳定孔16和第二稳定孔17,第一稳定孔16和第二稳定孔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摩擦盒19,摩擦盒19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重力块20,重力块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杆21,摩擦块22的材料为橡胶,磁块23的表面光滑,传导杆21的底端贯穿摩擦盒19并且延伸至摩擦盒19的底部,通过摩擦盒19、重力块20、传导杆21和摩擦块22的联合设置,使得试管插入第一稳定孔16或第二稳定孔17后,可以依靠重力块20在重力的推动下,通过表面粗糙的摩擦块22与试管表面紧密接触,依靠相互之间的静摩擦力,有效的提高了试管放置在磁力架后的稳定性,并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工作人员快速维护,通过底座2和竖直盒9相同高度的设置,使得装置在放置后可以保持可靠稳定的工作状态,传导杆21位于摩擦盒19底部的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包括外壳(1)和底座(2),所述外壳(1)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套设有内壳(3),所述内壳(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内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接触轮(5),所述接触轮(5)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内壳(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表面滚动连接有滚动轮(7),所述内壳(3)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盒(9),所述竖直盒(9)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11),所述手动板(11)的右侧贯穿竖直盒(9)并且延伸至竖直盒(9)的右侧,所述滑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12),所述手动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13),所述内壳(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孔(14)和第二放置孔(15),外壳(1)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放置孔(14)和第二放置孔(15)相对应的第一稳定孔(16)和第二稳定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提取核酸磁力架,包括外壳(1)和底座(2),所述外壳(1)的底部与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套设有内壳(3),所述内壳(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内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接触轮(5),所述接触轮(5)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壁滚动连接,所述内壳(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表面滚动连接有滚动轮(7),所述内壳(3)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盒(9),所述竖直盒(9)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动板(11),所述手动板(11)的右侧贯穿竖直盒(9)并且延伸至竖直盒(9)的右侧,所述滑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12),所述手动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13),所述内壳(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孔(14)和第二放置孔(15),外壳(1)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放置孔(14)和第二放置孔(15)相对应的第一稳定孔(16)和第二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艾康健武汉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