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28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包括平板车,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一侧转动装配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固定套接有下挡圈,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上挡圈,所述下挡圈和上挡圈之间固定装配有滚筒,所述上挡圈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装配有手柄,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使用平板车也方便进行移动,垂直轨道与弧形轨道外侧焊接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水平轨道连接,控制第二电动推杆行程用来调整电缆与电缆钩的相对位置,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替代人工抬电缆,人工移动铁梯,人工敷设及回收电缆,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提高作业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均采用人工敷设及回收,电缆敷设成一直线,目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时采用办法为工人爬上铁梯抬起电缆,吊挂在专用电缆钩上(专用电缆钩固定在煤壁上),回收时人站在铁梯上将电缆从电缆钩摘下,抬起放进矿车内,需要2-3人同时站在铁梯上高空作业(抬起电缆敷设或回收),每次敷设及回收一处电缆,需要移动铁梯,此种作业方式存在弊端,作业地点均处在3米左右高度,站在铁梯上属于高空作业,煤矿井下潮湿,粉尘浓度大,站在铁梯上负重电缆容易滑倒跌落,作业危险系数高,需要6人同时协作完成作业(3人抬电缆在高空作业,2人在地面辅助,1人操作绞车),占用大量人工,每次吊挂一处电缆钩的电缆需要3人将站在高空将电缆抬起,2人在地面辅助,每吊挂一处后,需人工扛起铁梯移至下一位置,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需要频繁移动铁梯,频繁上下铁梯,浪费大量时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替代了人工抬电缆,人工移动铁梯,人工敷设及回收电缆,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提高作业安全系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包括平板车,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一侧转动装配有转杆,所述转杆下端套接有下挡圈,所述转杆上端套接有上挡圈,所述下挡圈和上挡圈之间的转杆上固定装配有滚筒,所述上挡圈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手柄,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和转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弧形轨道,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固定装配有垂直轨道,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位于垂直轨道的正下方,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固定装配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二弧形轨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端一侧固定装配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的一侧固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另一侧面固定装配有两个第四支架和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推杆两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侧板且与侧板的一侧固接,所述侧板的顶端固定装配水平轨道,所述水平轨道和侧板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五支架,所述水平轨道和第二弧形轨道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轨道和水平轨道的内壁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转动装配有第二滚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轨道和第二弧形轨道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第一滚轮且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第一滚轮分成两组分布于内壁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轨道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内壁顶端固定装配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装配有凸块,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滚筒的外壁设有凸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通过平板和转杆的配合,通过上、下挡圈和滚筒的配合,在使用的过程中滚筒用于对电缆进行收纳,上挡圈和下挡圈对缠绕的电缆进行遮挡,使用平板车也方便进行移动,垂直轨道与弧形轨道外侧焊接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水平轨道连接,控制第二电动推杆行程用来调整电缆与电缆钩的相对位置,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替代人工抬电缆,人工移动铁梯,人工敷设及回收电缆,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提高作业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滚筒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弧形轨道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平轨道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空心杆结构剖视图。图中:1-平板车、2-转杆、3-下挡圈、4-上挡圈、5-滚筒、6-手柄、7-第一支架、8-第一弧形轨道、9-第二支架、10-垂直轨道、11-第一电动推杆、12-第二弧形轨道、13-第三支架、14-第四支架、15-第二电动推杆、16-第五支架、17-水平轨道、18-第一滚轮、19-第二滚轮、20-空心杆、21-凸块、22-连接杆、23-弹簧、24-圆环、25-凸棱、26-顶板、27-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包括平板车1,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一侧转动装配有转杆2,所述转杆下端套接有下挡圈3,所述转杆上端套接有上挡圈4,所述下挡圈3和上挡圈4之间的转杆上固定装配有滚筒5,滚筒5的外壁设有凸棱25,凸棱25能够增加滚筒5表面的摩擦力,从而使缠绕在滚筒5外壁的电缆更加的贴合滚筒5,所述上挡圈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手柄6,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9,所述第一支架7位于第二支架9和转杆2之间,所述第一支架7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弧形轨道8,所述第二支架9的顶端固定装配有垂直轨道10,所述第一弧形轨道8的一端位于垂直轨道10的正下方,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固定装配有第一电动推杆11,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二弧形轨道1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端一侧固定装配有顶板26,所述顶板26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三支架13,所述第三支架13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12的一侧固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另一侧面固定装配有两个第四支架14和第二电动推杆15,两个第四支架1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推杆15两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5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侧板27且与侧板27的一侧固接,所述侧板的顶端固定装配水平轨道17,所述水平轨道和侧板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五支架16,所述水平轨道17和第二弧形轨道12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敷设电缆时,首先将存储在滚筒5外壁的电缆依次穿过第一弧形轨道8、垂直轨道10、第二弧形轨道12和水平轨道17,然后调整第一电动推杆11和第二电动推杆12到达指定的位置,第一电动推杆11能够调增需要敷设电缆时的高度,第二电动推杆12能够调整敷设电缆时的水平位置,将电缆头绕过第一个电缆钩将电缆固定牢固,将平板车1与绞车连接或者人工推动平板车1,在电缆的自重摩擦力和固定拉力的作用下,电缆按指定位置敷设,当电缆自重不足以转动滚筒5时,可以采用转动手柄6辅助电缆滚筒转动,释放电缆,电缆回收时与敷设方法相反。具体而言,垂直轨道10和水平轨道17的内壁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转动装配有第二滚轮19。第二滚轮19的分布如图4所示,避免电缆损坏。具体而言,第一弧形轨道8和第二弧形轨道12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第一滚轮18且数量为八个,八个第一滚轮18分成两组分布于内壁两侧。第一滚轮1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包括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一侧转动装配有转杆,所述转杆下端套接有下挡圈,所述转杆上端套接有上挡圈,所述下挡圈和上挡圈之间的转杆上固定装配有滚筒,所述上挡圈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手柄,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和转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弧形轨道,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固定装配有垂直轨道,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位于垂直轨道的正下方,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固定装配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二弧形轨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端一侧固定装配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的一侧固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另一侧面固定装配有两个第四支架和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推杆两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侧板且与侧板的一侧固接,所述侧板的顶端固定装配水平轨道,所述水平轨道和侧板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五支架,所述水平轨道和第二弧形轨道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敷设及回收装置,包括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一侧转动装配有转杆,所述转杆下端套接有下挡圈,所述转杆上端套接有上挡圈,所述下挡圈和上挡圈之间的转杆上固定装配有滚筒,所述上挡圈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手柄,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和转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弧形轨道,所述第二支架的顶端固定装配有垂直轨道,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一端位于垂直轨道的正下方,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固定装配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第二弧形轨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上端一侧固定装配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装配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的一侧固接,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另一侧面固定装配有两个第四支架和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推杆两侧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侧板且与侧板的一侧固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顺刘伟武健马智鹏贾慕岗刘喜兵陈金峰王海勇李晓勇朱治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