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014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外盖和阀门,软管本体设有储料腔以及与储料腔相连通的出料口,出料口向外伸出有连接嘴;外盖包括盖体、出料短管以及密封片,盖体的盖底设有出料孔,出料短管设于盖体的内底面并与出料孔相连通,出料短管套接于连接嘴外,密封片设于连接嘴内并通过连接条连接于出料孔的边缘,密封片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口;阀门设于盖体的外底面并封盖住出料孔。基于此,软管形成了两个密封空间,储料腔为第一空间,连接嘴、密封片和阀门围成第二空间,该软管能够利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合理的控制膏液的流出,防止膏液回流,避免污染,可靠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是一种软管。
技术介绍
随着化妆品市场的兴起,各种各样的软管涌现市场。现有的软管在开启后就不能完全关闭,只能通过盖上盖子来对出液口进行一定程度的闭合,但在晃动或稍微挤压软管时化妆品还是容易从出液口处渗漏而出,导致其不易携带,使用不当时甚至会发生膏液回流,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该软管能够防止漏液,防止因膏液回流造成二次污染,可靠耐用。本技术提供的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设有储料腔以及与所述储料腔相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外伸出有连接嘴;外盖,所述外盖包括盖体、出料短管以及密封片,所述盖体的盖底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短管设于所述盖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出料孔相连通,所述出料短管套接于所述连接嘴外,所述密封片设于所述连接嘴内并通过连接条连接于所述出料孔的边缘,所述密封片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口;阀门,设于所述盖体的外底面并封盖住所述出料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的外底面设有外环壁,所述外环壁包围所述阀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体的外底面设有阀门盖,所述阀门盖设有与所述外环壁对应的凹槽,所述外环壁卡入所述凹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门盖的表面设有标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嘴与所述出料短管螺纹连接,使得所述外盖可相对于所述软管本体旋转,且所述密封片可随着所述外盖的旋转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软管本体的外侧壁设有凸起,所述盖体的内底面设有内环壁,所述内环壁的内侧壁设有筋条,所述筋条设为两根或两根以上,且所述凸起可随着所述外盖的旋转在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筋条之间转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圆心角为18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筋条设为四根,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筋条之间的圆心角均为9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门的阀门口为十字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外盖和阀门,软管本体设有储料腔以及与储料腔相连通的出料口,出料口向外伸出有连接嘴;外盖包括盖体、出料短管以及密封片,盖体的盖底设有出料孔,出料短管设于盖体的内底面并与出料孔相连通,出料短管套接于连接嘴外,密封片设于连接嘴内并通过连接条连接于出料孔的边缘,密封片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口;阀门设于盖体的外底面并封盖住出料孔。基于此,软管形成了两个密封空间,即,储料腔为第一空间,连接嘴、密封片和阀门围成第二空间,当密封片封盖出料口时,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断开,膏液无法从第一空间进入第二空间,此时,该软管处于关闭状态。若需要使用膏液,则先旋转外盖,使密封片出现位移并不再封盖出料口,此时,该软管处于打开状态,由于各连接条之间存在缺口,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连通,膏液在重力或外部挤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空间进入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均存在膏液;然后,反向旋转外盖,使密封片回归原位并再次封盖出料口,此时,软管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再次断开,第一空间中的膏液无法进入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中的膏液同样无法进入第一空间;最后,拍打外盖,使第二空间中的剩余膏液从阀门排出,完成使用操作。如此,该软管能够合理的控制膏液的流出,防止膏液回流,避免污染,可靠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管的爆炸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盖的内底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盖的外底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盖的内底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盖的外底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软管的剖视图。图中:1、软管本体;11、储料腔;12、出料口;13、连接嘴;14、凸起;2、外盖;21、盖体;22、出料短管;23、密封片;24、出料孔;25、连接条;26、外环壁;27、内环壁;28、筋条;3、阀门盖;31、凹槽;32、标识;4、阀门;41、阀门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包括软管本体1、外盖2和阀门4,软管本体1设有储料腔11以及与储料腔11相连通的出料口12,出料口12向外伸出有连接嘴13;外盖2包括盖体21、出料短管22以及密封片23,盖体21的盖底设有出料孔24,出料短管22设于盖体21的内底面并与出料孔24相连通,出料短管22套接于连接嘴13外,密封片23设于连接嘴13内并通过连接条25连接于出料孔24的边缘,密封片23用于打开和关闭出料口12;阀门4设于盖体21的外底面并封盖住出料孔24。基于上述结构,软管形成了两个密封空间,即,储料腔11为第一空间,连接嘴13、密封片23和阀门4围成第二空间,当密封片23封盖出料口12时,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断开,膏液无法从第一空间进入第二空间,此时,该软管处于关闭状态。若需要使用膏液,则先旋转外盖2,使密封片23出现位移并不再封盖出料口12,此时,该软管处于打开状态,由于各连接条25之间存在缺口,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相连通,膏液在重力或外部挤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空间进入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均存在膏液;然后,反向旋转外盖2,使密封片23回归原位并再次封盖出料口12,此时,软管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再次断开,第一空间中的膏液无法进入第二空间,第二空间中的膏液同样无法进入第一空间;最后,拍打外盖2,使第二空间中的剩余膏液从阀门4排出,完成使用操作。如此,该软管能够合理的控制膏液的流出,防止膏液回流,避免污染,可靠耐用。其中,如图4、图5和图8所示,盖体21的外底面设有外环壁26,外环壁26包围阀门4,盖体21的外底面还设有阀门盖3,阀门盖3上设有与外环壁26对应的凹槽31,外环壁26卡入凹槽31内。基于上述结构,阀门盖3将阀门4固定在盖体21上,防止阀门4掉落影响软管的正常使用。如图8所示,连接嘴13与出料短管22螺纹连接,外盖2可相对于软管本体1旋转,且密封片23可随着外盖2的旋转打开和关闭出料口12。另外,如图2、图3和图8所示,软管本体1的外侧壁26设有两个凸起14,两个凸起14之间的角度为180°,盖体21的内底面设有内环壁27,内环壁27的内侧壁设有四根筋条28,且相邻两根筋条28之间的角度均为90°,凸起14可随着外盖2的旋转在任意相邻的两根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设有储料腔以及与所述储料腔相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外伸出有连接嘴;/n外盖,所述外盖包括盖体、出料短管以及密封片,所述盖体的盖底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短管设于所述盖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出料孔相连通,所述出料短管套接于所述连接嘴外,所述密封片设于所述连接嘴内并通过连接条连接于所述出料孔的边缘,所述密封片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口;/n阀门,设于所述盖体的外底面并封盖住所述出料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设有储料腔以及与所述储料腔相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外伸出有连接嘴;
外盖,所述外盖包括盖体、出料短管以及密封片,所述盖体的盖底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短管设于所述盖体的内底面并与所述出料孔相连通,所述出料短管套接于所述连接嘴外,所述密封片设于所述连接嘴内并通过连接条连接于所述出料孔的边缘,所述密封片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口;
阀门,设于所述盖体的外底面并封盖住所述出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底面设有外环壁,所述外环壁包围所述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底面设有阀门盖,所述阀门盖设有与所述外环壁对应的凹槽,所述外环壁卡入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德熙戴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合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