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022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5
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属于动车组温度检测技术领域。A系及B系分别配置有1块电源单元、4块温度采集单元、1块干触点开关单元、1块通讯接口单元及1块模拟控制单元,A系及B系共用一块公共单元,中间的一块公共单元左侧、右侧依次为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温度采集单元,电源单元分别连接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及温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连接模拟控制单元,模拟控制单元连接通讯接口单元及干触点开关单元,A系、B系分别通过温度采集单元连接冗余传感器的8路轴箱、16路齿轮箱、4路电机定子、4路电机传动端及4路电机非传动端的电路输出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
本技术属于动车组温度检测
,涉及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复兴号运行时速已可达到350km/h,因此对于列车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监控并保证动车组列车行车安全的一种轴温报警装置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轴温报警装置中,只有一个装置检测单路轴箱、齿轮箱、电机的温度,当传感器或装置故障时就无法继续监控动车组轴温实时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现有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A系及B系分别配置有1块电源单元、4块温度采集单元、1块干触点开关单元、1块通讯接口单元及1块模拟控制单元,A系及B系共用一块公共单元,中间的一块公共单元左侧、右侧依次为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温度采集单元,电源单元分别连接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及温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连接模拟控制单元,模拟控制单元连接通讯接口单元及干触点开关单元,A系、B系分别通过温度采集单元连接冗余传感器的8路轴箱、16路齿轮箱、4路电机定子、4路电机传动端及4路电机非传动端的电路输出端。A系、B系分别通过温度采集单元采集冗余传感器的8路轴箱、16路齿轮箱、4路电机定子、4路电机传动端、4路电机非传动端电阻值信息,温度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电阻值数据转化为温度数据并通过485通讯的方式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模拟控制单元,模拟控制单元将温度信息处理判断传感器的状态,通过串口将处理后的传感器温度及状态发送给通讯接口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将传感器温度及状态信息通过MVB通讯的方式传输给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并获取列车的速度及外温信息回传至模拟控制单元,模拟控制单元记录并存储列车速度及外温。本技术的优点是有两系独立工作的轴温报警装置,当一系或一路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另外一系或一路传感器可继续检测动车组轴温,极大保证了列车的行车安全。本技术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除了有MVB通讯方式外,还增加了以太网通讯的手段,两种通讯方式均可实现当轴温报警装置判断出动车组热轴报警、预警时将信息传递给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已达到控制列车行驶速度,保证列车行车安全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如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当任一系轴温报警装置故障时或一路传感器故障时,另一系轴温报警装置或一路传感器能够继续监控动车组轴温实时温度。一种动车组冗余报警装置,包括互为冗余的两系轴温报警装置,两系轴温报警装置结构相同,IP地址不同,且单独供电。两系轴温报警装置同时采集车下冗余传感器同一测点的两个温度值,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发送给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分别对应安装在列车动力车及拖车上。两系(A系及B系)分别通过电源单元DC110V(兼容DC100V)连接并供电,并通过报警装置背板向温度采集单元、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提供24V电压输出。任意一系电源单元供电,公共单元均可正常工作。温度采集单元(TDIU)采集PT100传感器的电阻值,并将电阻值转换为温度信息通过背板485接口以RS485通信的方式传输给模拟控制单元(ACU)。模拟控制单元将温度数据运算处理后将实时温度及传感器状态信息通过背板串口以串口通信的方式发送给通讯接口单元(MVB),并通过背板GPIO口以GPIO通信的方式将装置状态、预警(如有)、报警(如有)信号发送给干触点开关单元(GCD),模拟控制单元与公共单元以ETH方式进行通信,操作人员可通过公共单元下载模拟控制单元运算后存储的轴温数据,并可通过公共单元查询装置软件版本、预报警条件。通讯接口单元(MVB)通过MVB通信的方式与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进行数据的交互,接收并将获取的列车数据发给模拟控制单元(ACU)。干触点开关单元(GCD)通过硬线输出的方式接入列车I/O模块。A系、B系分别通过温度采集单元(TDIU)采集车下冗余传感器(PT100)的8路轴箱、16路齿轮箱、4路电机定子、4路电机传动端、4路电机非传动端电阻值信息,温度采集单元(TDIU)将采集到的电阻值数据转化为温度数据并通过485通讯的方式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模拟控制单元(ACU),模拟控制单元(ACU)将温度信息处理判断传感器状态,通过串口将处理后的传感器温度及状态发送给通讯接口单元(MVB),通讯接口单元(MVB)将传感器温度及状态信息通过MVB通讯的方式传输给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并获取列车的速度及外温信息回传至模拟控制单元(ACU),模拟控制单元(ACU)记录并存储列车速度及外温。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动力车(TDU-BD-M)分为A系及B系,每系均配置有1块电源单元(PPU)、4块温度采集单元(TDIU)、1块干触点开关单元(GCD)、1块通讯接口单元(MVB)、1块模拟控制单元(ACU),A系及B系共用一块公共单元(PM),结构设计为中间一块公共单元(PM)左右两侧依次为模拟控制单元(ACU)、通讯接口单元(MVB)、干触点开关单元(GCD)、温度采集单元(TDIU),电源单元(PPU)分别连接模拟控制单元(ACU)、通讯接口单元(MVB)、干触点开关单元(GCD)及温度采集单元(TDIU)。模拟控制单元(ACU)本身还能够存储数据并能够将存储的数据通过以太网发给列车交换机。通过公共单元(PM)进行装置轴温数据的下载、阈值参数的查询等。A系、B系分别通过温度采集单元(TDIU)采集车下冗余传感器(PT100)的8路轴箱电阻值信息,其他功能与动力车相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A系及B系分别配置有1块电源单元、4块温度采集单元、1块干触点开关单元、1块通讯接口单元及1块模拟控制单元,A系及B系共用一块公共单元,中间的一块公共单元左侧、右侧依次为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温度采集单元,电源单元分别连接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及温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连接模拟控制单元,模拟控制单元连接通讯接口单元及干触点开关单元,A系、B系分别通过温度采集单元连接冗余传感器的8路轴箱、16路齿轮箱、4路电机定子、4路电机传动端及4路电机非传动端的电路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轴温冗余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A系及B系分别配置有1块电源单元、4块温度采集单元、1块干触点开关单元、1块通讯接口单元及1块模拟控制单元,A系及B系共用一块公共单元,中间的一块公共单元左侧、右侧依次为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温度采集单元,电源单元分别连接模拟控制单元、通讯接口单元、干触点开关单元及温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连接模拟控制单元,模拟控制单元连接通讯接口单元及干触点开关单元,A系、B系分别通过温度采集单元连接冗余传感器的8路轴箱、16路齿轮箱、4路电机定子、4路电机传动端及4路电机非传动端的电路输出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高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