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81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的技术方案,这种换热器由多个卧式的模块式排列的换热单元并联而成,每个换热单元的特点是储水容积小、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益高,多个换热单元并联增大了热水产量,各换热单元的模块式排列方式具有任意性,可根据用户提供的场地和空间进行设计,从而解决了用户场地限制问题。由于各换热单元包括已有换热器全部设计内容,所以既可并联组合,又可单独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地说是单元组合式换热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热水供应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的换热站和集中供热也越来越成为供热采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对设备的占地面积和高度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在这种情况下,已有的单机换热器虽有许多优点,但在占地面积和产水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设计产水量大、换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换热器势在必行。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产水量大、换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换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设计高换热效率的换热单元和对各单元进行模块式并联的方法实现的,具体地说本技术由多个卧式的模块式排列的换热单元并联而成,各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成一整体,各基层换热单元有落地支座,每个换热单元包括一个细长的圆筒形壳体及该壳体两端的端盖,壳体内沿其中心线两侧有一根热媒进管和一根热媒出管安装在壳体两端盖之间,壳体一端的端盖下部装有冷水进管,在壳体另一端的最高位装有热水出管,壳体内环热媒进、出管布满了多组并联于热媒进、出管的换热盘管组,壳体的热水出管处装有感温元件,壳体的热媒进管的进口处装有温控阀门,温控阀门与感温元件之间有感温线连接,壳体上还装有温度计接管、压力表接管、安全阀接管和排污管,每个换热单元的热媒进管、热媒出管、冷水进管、热水出管和排污管分别并联到换热器的热媒总进管、热媒总出管、冷水总进管、热水总出管和排污总管上。由于换热单元的壳体为细长的圆筒形壳体,壳体内布满了换热盘管,使壳体的储水容积变小,换热面积加大,换热路程加长,另外被加热水只能在盘管的缝隙间穿行,形成紊流,有利于热交换,换热单元的设计由于采用这些强化传热技术措施使换热单元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由于换热器由多个换热单元并联而成,使产水量增大。由于各个换热单元采用空间模块式排列,模块的形状具有随意性,可根据用户提供的场地面积、形状和高度进行设计,从而解决了用户场地条件限制问题。另外由于各换热单元采用的紫铜盘管与水垢的线胀系数相差很大,致使换热器具有自动除垢功能,换热单元装有自力式温控装置使温控准确、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换热单元的结构包括了已有换热器全部设计内容,可以单独使用。设计人作了多个实施例,现举一例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是换热单元的主视图由图1至图4可见,本技术由9个卧式的竖直正方形模块式排列的换热单元并联而成,每个换热单元包括一个细长的圆筒形壳体(15)和左端盖(11)、右端盖(19),壳体内靠中心线装有热媒进管(22)和热媒出管(16),其中热媒进管伸出右端盖,热媒出管伸出右端盖,这两根管子通过固定卡子(25)固定在一起,壳体内环热媒进、出管有30组盘管组(13)并联于热媒进、出管,这些盘管组皆为三进三出式且布满了壳体内空间,每组盘管组的下缘与壳体内表面之间有氟胶垫(24)支撑,在壳体右端盖的下部装有冷水进管(20),壳体左端的最高位处装有热水出管(12),壳体筒面最高位处装有温度计接管(14)、压力表接管(17)和安全阀接管(18),壳体筒面最低位处装有排污管(23),热水出管处装有感温元件,热媒进管的进口处装有温控阀门,感温元件和温控阀门之间有感温线连接。壳体的上外表面和下外表面上焊接有支座(21),换热器每一立排的三个换热单元靠支座连接成一体和支撑在地面上,换热器每层的三个换热单元的三根热媒进管(22)、三根热媒出管(16)、三根冷水进管(20)、三根热水出管(12)和三根排污管(23)分别并联于该层的热媒分总进管(6)、热媒分总出管(8)、冷水分总进管(7)、热水分总出管(5)和排污分总管(9)上,三层的三根热媒分总进管、三根热媒分总出管、三根冷水分总进管、三根热水分总出管和三根排污分总管分别并联于竖直向的热媒总进管(2)、热媒总出管(4)、冷水总进管(3)、热水总出管(1)和排污总管(10)上。本实施例的每个换热单元结构紧凑,换热效益高,九个换热单元的排列组合方式占地面积和占据空间小,采用热水作热媒时,被加热水的初温为15℃时,终温可达65℃,每小时产水量可达270立方米。权利要求1.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由多个卧式的模块式排列的换热单元并联而成,各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各基层换热单元有落地支座,每个换热单元包括一个细长的圆筒形壳体及该壳体两端的端盖,壳体内沿其中心线两侧有一根热媒进管和一根热媒出管安装在壳体两端盖之间,壳体一端的端盖下部装有冷水进管,壳体另一端的最高位装有热水出管,壳体内环热媒进、出管布满了多组并联于热媒进、出管的换热盘管组,壳体的热媒进管的进口处装有温控阀门,热水出管处装有感温元件,温控阀门与感温元件之间有感温线连接,壳体上还装有温度计接管、压力表接管、安全阀接管和排污管,每个换热单元的热媒进管、热媒出管、冷水进管、热水出管和排污管分别并联到换热器的热媒总进管、热媒总出管、冷水总进管、热水总出管和排污总管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元组合式换热器的技术方案,这种换热器由多个卧式的模块式排列的换热单元并联而成,每个换热单元的特点是储水容积小、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益高,多个换热单元并联增大了热水产量,各换热单元的模块式排列方式具有任意性,可根据用户提供的场地和空间进行设计,从而解决了用户场地限制问题。由于各换热单元包括已有换热器全部设计内容,所以既可并联组合,又可单独使用。文档编号F28D7/02GK2392156SQ99244349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魏德义, 萧成, 唐立新, 秦奉秋 申请人: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元组合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由多个卧式的模块式排列的换热单元并联而成,各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成一体,各基层换热单元有落地支座,每个换热单元包括一个细长的圆筒形壳体及该壳体两端的端盖,壳体内沿其中心线两侧有一根热媒进管和一根热媒出管安装在壳体两端盖之间,壳体一端的端盖下部装有冷水进管,壳体另一端的最高位装有热水出管,壳体内环热媒进、出管布满了多组并联于热媒进、出管的换热盘管组,壳体的热媒进管的进口处装有温控阀门,热水出管处装有感温元件,温控阀门与感温元件之间有感温线连接,壳体上还装有温度计接管、压力表接管、安全阀接管和排污管,每个换热单元的热媒进管、热媒出管、冷水进管、热水出管和排污管分别并联到换热器的热媒总进管、热媒总出管、冷水总进管、热水总出管和排污总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德义萧成唐立新秦奉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保定太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