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966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1
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在排列方向上贯穿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的开关装置(100A、100B)的共用管道(15)与将共用管道(15)和电气室的外部连通的排气管道(16)的连接部处,设置使共用管道(15)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的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和使排气管道(16)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的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在使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的外表面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排气管道接合部(15a2)与共用管道接合部(16a6)被两组以上螺栓(46)、焊接螺母(47a)紧固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开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其具有将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向外部释放的释压结构。
技术介绍
在开关装置内发生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的情况下,在开关装置内部会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要求防止这种高温高压气体泄漏到开关装置周围,因此,除了使开关装置的框体具有充分的气密性和刚性之外,一般设置用于将高温高压气体向外部释放来释压的释压结构。以往,存在如下方式,在母线室释压板的前表面设置利用母线室内部的异常压力朝前表面侧移动的褶皱结构的通路,并且利用短路时产生的气体的压力扩开通路,以确保气体的释放路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存在如下方式,释压面板的中央部被配电盘的侧壁呈直角分隔并在各自的分隔区间设置有释压孔,通过将上述释压面板安装于配电盘的侧壁,并使释压面板的分隔区间与配电盘的断路器室、负荷电缆室分别连通,从而即使在配电盘内的任意部位发生电弧发生事故,也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区间的情况下释放压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存在如下方式,将内部被分隔为连接有进气管道的进气室和连接有排气管道的排气室的框体夹在一对配电盘之间,并且使成对的配电盘各自的下部与吸气室连通,并使上部与排气室连通,以对变压器等进行冷却并将变暖后的空气经由排气管道向室外排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915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昭58-8740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实开昭62-132609号公报r>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那样将褶皱结构的通路扩开的情况下,存在在褶皱部分出现因变形引起的强度降低,从而可能无法确保气密性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在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需要可靠地抑制高温高压气体在意想不到的部位泄漏,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要求高气密性,因此,尤其需要确保管道之间的连接部的气密性。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2中并未公开与释压面板和配电盘的连接部分相关的内容,专利文献3中也并未公开与排气管道和排气室的连接部分相关的内容。另外,通过普通的螺栓连接,在管道的板与螺栓之间会产生间隙,可能无法确保充分的气密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在各自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区间,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排列方向贯穿开关装置,并与多个区间的每一个连通;以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将第一管道与电气室的外部连通,其中,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接合部,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第一管道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第二管道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在第一接合部的外表面与第二接合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紧固固定。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一种开关装置,确保电弧事故、内部短路事故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路径的气密性,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开关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其是实施方式1的开关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B部详细图,其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的上板及下板与正面板的接合部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排气管道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C部详细图,其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气管道分割上板的接合部与分割下板的接合部的图。图7是图5的D部详细图,其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排气管道的上板及下板与正面板的接合部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彼此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共用管道与排出管道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开关装置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的侧面剖视图。图11是表示开关装置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流动的主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共用管道与排出管道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排气管道的上板以及下板的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基于图1至图1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开关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其是图1的开关装置100A的侧面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是在电气室内沿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多个的开关装置,在各图中,将开关装置的排列方向设为x方向,将从开关装置的正面向背面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铅锤方向设为z方向。在图1中,将位于排列的端部的开关装置设为开关装置100A,将另一个开关装置设为开关装置100B。开关装置100A、100B的内部通过隔板形成多个区间,在实施方式1中,在下层设有对沿z方向延伸的电压电缆81进行收容的电缆室1,在中层设有对上下两层结构的断路器82进行收容的断路器室2。此外,在上层,从正面侧依次设有对控制各设备的控制回路(未图示)进行收容的控制室4和对三相母线分别进行收容的前母线室3A及后母线室3B。后母线室3B截面呈倒L字型,在下方的一部分形成有供后述的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配置的空间。另外,各区间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开关装置100A和开关装置100B中使各区间的配置不同。在前母线室3A以及后母线室3B的上方设有沿x方向贯穿开关装置100A和开关装置100B的共用管道15、即第一管道。共用管道15通过使设置于开关装置100A和开关装置100B各自上的部分被连接,从而构成贯穿开关装置的排列整体的一个管道。此外,开关装置100A的共用管道15的电气室外侧的端部与排气管道16、即第二管道连接。排气管道16延伸至电气室外,并将电气室外与共用管道15连通。在电缆室1与中层的区间之间的隔板设有开口部1a,在断路器室2与上层的区间之间的隔板设有开口部2a。此外,在前母线室3A以及后母线室3B的顶板分别设置有开口部3Aa以及开口部3Ba。在开关装置100A的背面与断路器室2之间设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电缆室释压管道11。此外,在开关装置的100A的背面与后母线室3B之间设置有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该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由分别沿x方向以及z方向延伸的两个部位构成。断路器室2和电缆室释压管道11被隔板分隔,后母线室3B和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被隔板分隔。电缆室释压管道11在下端经由开口部1a而与电缆室1连接,在上端与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连接。断路器室释压管道12在沿x方向延伸的部位的下端经由开口部2a而与断路器室2连接,在沿z方向延伸的部位的上端与共用管道15连接。此外,在共用管道15与前母线室3A以及后母线室3B之间设置有前母线室释压管道13A、后母线室释压管道13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装置,/n所述开关装置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在各自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区间,/n所述开关装置包括:/n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排列方向贯穿所述开关装置,并与多个所述区间的每一个连通;以及/n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将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电气室的外部连通,/n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n第一接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所述第一管道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n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n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紧固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开关装置,
所述开关装置沿排列方向排列于电气室内,在各自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区间,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沿所述排列方向贯穿所述开关装置,并与多个所述区间的每一个连通;以及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将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电气室的外部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接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所述第一管道的端部朝内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
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部处,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朝外侧弯折而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
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被两组以上紧固构件紧固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在相互交叉的两个紧固方向上被紧固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合部具有第三接合部,所述第三接合部朝所述第二管道侧弯折并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表面抵接,
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第四接合部,所述第四接合部朝所述第一管道侧弯折并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抵接,
所述第三接合部与所述第二管道紧固固定,并且所述第四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管道紧固固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帕德尔河西克纪井上直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